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小核仁RNA宿主基因8水平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晓璇 魏依兰 +4 位作者 于宁 韩玥莹 姚雪 刘瑶 窦志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小核仁RNA宿主基因8(SNHG8)表达水平变化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动脉指数(PI),将C...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小核仁RNA宿主基因8(SNHG8)表达水平变化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动脉指数(PI),将CSVD患者分为轻度组(n=31)、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24);另根据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CSVD患者分为CI组(n=51)和非CI组(n=49);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SNHG8水平;比较对照组、CI组与非CI组一般资料及血清SNHG8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CSVD患者血清SNHG8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NHG8水平与病情程度、MoCA评分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NHG8水平对CSVD患者并发CI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并发CI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CI组与非CI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病史、TC、TG、HDL-C、LDL-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受教育程度、IL-33及IL-18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CSVD患者血清SNHG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CSVD疾病进展,血清SNHG8水平逐渐降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NHG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561,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83,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NHG8诊断CSVD患者并发CI的AUC为0.860,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7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血清IL-18、IL-33、SNHG8均是CSVD患者发生CI的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CSVD患者病情进展,血清SNHG8水平逐渐降低,且血清SNHG8水平与CSVD患者并发CI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8 疾病进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曲杰 魏依兰 +1 位作者 吕喜英 李青山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7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生长因4(FGF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取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40例份,采用RT-PCR法检测FGF4 mRNA。培养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A、低转移乳腺癌细胞株T47D、高转移... 目的观察成纤维生长因4(FGF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取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40例份,采用RT-PCR法检测FGF4 mRNA。培养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A、低转移乳腺癌细胞株T47D、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采用RT-PCR法检测FGF4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GF4蛋白。收集T47D,利用p CDNA3.1-FGF4构建过表达FGF4的T47D稳定细胞株T47DFGF4-oe,以只转染p CDNA3.1的细胞株T47D-NC作为作为阴性对照组;收集MDA-MB-231,利用RNA干扰技术敲除FGF4构建稳定表达FGF4-shRNA的细胞株MDA-MB-231-FGF4-si,以MDA-MB-231-NC作为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GF4蛋白,MTT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结果乳腺癌组织中FGF4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CF-10A、T47D细胞FGF4 mRNA和蛋白灰度值均低于MDA-MB-231细胞,T47D细胞FGF4蛋白灰度值低于MDA-MB-231细胞(P均<0.05)。T47D-FGF4-oe细胞FGF4蛋白灰度值、增殖速度高于T47D-NC细胞,划痕距离小于T47D-NC细胞(P均<0.05)。MDA-MB-231-FGF4-si细胞FGF4蛋白灰度值、增殖速度低于MDA-MB-231-NC细胞,划痕距离大于MDA-MB-231-NC细胞(P均<0.05)。结论 FGF4在乳腺癌中显著高表达,并有促进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生长因子4 乳腺癌 T47D细胞 MDA-MB-231细胞 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形态、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魏依兰 曲杰 +1 位作者 窦志杰 申晓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绞股蓝总皂苷(Gyp)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株U87细胞形态、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别加入10、5 mg/mL的Gyp溶液100μL及等量PBS(分别计为A、B、C组),常规培养细胞。比较各组细胞形...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绞股蓝总皂苷(Gyp)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株U87细胞形态、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别加入10、5 mg/mL的Gyp溶液100μL及等量PBS(分别计为A、B、C组),常规培养细胞。比较各组细胞形态、迁移能力及IL-6蛋白。结果 A组细胞生长慢、体积小、固缩现象非常明显,细胞贴壁现象接近消失;B组细胞生长缓慢,体积缩小,胞质固缩,部分细胞甚至破裂死亡,细胞贴壁现象减弱;C组细胞生长规则,轮廓清晰,形态饱满,胞体透亮,贴壁生长良好。A、B、C组细胞迁移覆盖区域占原有划痕区的54.8%、82.4%、98.6%,两两比较,P均<0.05。A、B、C组穿膜细胞个数分别占19.8%、58.9%、100%,两两比较,P均<0.05。A、B、C组IL-6蛋白水平分别为小量、中等量、多量,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Gyp可抑制U87细胞生长及减弱细胞迁移能力,尤以10 mg/mL的Gyp效果更佳,机制可能与其可抑制IL-6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胶质母细胞瘤 U87细胞 细胞形态 细胞迁移能力 IL-6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依兰 申晓平 +3 位作者 杜录 吕英雷 高星 窦志杰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例为实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8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对象血清FGF4。将实...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例为实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8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对象血清FGF4。将实验组患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分为轻型脑卒中组(NIHSS≤3分,111例)和非轻型脑卒中组(NIHSS>3分,41例),持续治疗14 d后依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1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34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FGF4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清FGF4表达水平为(257.83±37.11)pg/mL,对照组为(143.02±47.29)pg/mL,两组相比,P<0.01。轻型脑卒中组患者血清FGF4表达水平为(244.13±28.43)pg/mL,非轻型脑卒中组为(294.90±32.35)pg/mL,两组相比,P<0.01。血清FGF4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正相关(r=0.816,P<0.01)。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FGF4表达水平为(245.62±29.32)pg/mL,预后不良组为(300.19±29.48)pg/mL,两组相比,P<0.01。血清FGF4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Rs评分正相关(r=0.647,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GF4表达水平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GF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NIHSS评分 mR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FGF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曲杰 魏依兰 +2 位作者 梁云薇 吕喜英 李青山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沉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传2代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下称MCF-7细胞),随机分为FGF4沉默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FGF4沉默组、阴性对照组按脂质体Lipofecta... 目的探讨沉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传2代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下称MCF-7细胞),随机分为FGF4沉默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FGF4沉默组、阴性对照组按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说明分别转染siRNA、阴性对照序列,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收集各组转染48 h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再培养24、48、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48 h早期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48 h cyclin D1、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FGF4沉默组再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 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FGF4沉默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 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FGF4沉默组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 05),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 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沉默FGF4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促进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郫县豆瓣关键滋味组分的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魏依兰 李娜 +4 位作者 刘佳莉 曾伟 姜典典 刘平 徐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58-366,共9页
为探究传统发酵调味品郫县豆瓣中的关键滋味成分,本研究分别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了郫县豆瓣中的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无机离子,并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 为探究传统发酵调味品郫县豆瓣中的关键滋味成分,本研究分别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了郫县豆瓣中的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无机离子,并通过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滋味重组实验、减除实验和添加实验结合确定了郫县豆瓣的关键滋味组分。结果表明,郫县豆瓣中共检测出29种滋味组分,通过感官实验确定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酒石酸、乳酸、琥珀酸、K^(+)、Mg^(2+)、Na^(+)、PO_(4)^(3-)和Cl^(-)共13种呈味组分为郫县豆瓣的关键滋味物质。13种关键滋味组分的滋味重组液与29种完全滋味重组液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郫县豆瓣的天然提取液相比,酸味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加深了对郫县豆瓣的滋味成分和滋味本质的认知,为郫县豆瓣的发酵过程中滋味变化规律、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滋味组分 关键滋味物质 减除实验 滋味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在糖脂代谢方面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申晓平 魏依兰 +1 位作者 窦志杰 张晓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0-1222,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疾病。既往大量研究均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8作为一种最近发现的激素,它与脂质代谢,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疾病。既往大量研究均表明,糖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8作为一种最近发现的激素,它与脂质代谢,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也表明,血清ANGPTL8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1-2]。并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循环ANGPTL8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未来发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ANGPTL8有望成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清ANGPTL8含量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这一新的糖脂代谢调控因子ANGPTL8,在糖脂代谢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蛋白质类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申晓平 窦志杰 +3 位作者 白磊鹏 魏依兰 杜录 吕英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连续纳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2 h且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23例,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受试者分...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连续纳入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2 h且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23例,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内膜增厚组73例、稳定斑块组55例、不稳定斑块组9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NGPTL8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ANGPTL8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ANGPTL8分别为663.3(529.7,791.9)ng/L、1099.8(847.5,1337.3)ng/L、1925.6(1613.3,2300.6)ng/L、2901.5(2662.8,3125.9)ng/L,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ANGPTL8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902,P=0.001)。血清ANGPTL8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血清ANGPTL8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最佳切点为2166.79 ng/L,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70~0.980,P=0.001)。结论血清ANGPTL8水平是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生成素类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吕英雷 杜录 +3 位作者 申晓平 魏依兰 高星 窦志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定量脑电图特点,评估其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岁以上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为试验组。依据受教育年限矫正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结果将试验组... 目的分析老年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定量脑电图特点,评估其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岁以上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为试验组。依据受教育年限矫正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结果将试验组患者分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组42例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正常(PSN)组22例。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科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35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头皮脑电图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数据特点,评估其与MoCA-B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PSN组、PSCI组定量脑电图θ波绝对功率/α波绝对功率比值(TAR)分别为1.48(1.04,2.10)、1.82(1.44,2.16)、2.52(2.13,3.80),呈递增趋势,且PSCI组显著高于PSN组和对照组(P<0.01)。TAR与MoCA-B评分呈负相关(r=-0.703,P=0.000)。TAR评估老年PSCI的最佳切点为2.1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697~0.921,P=0.001)。结论定量脑电图TAR在老年首发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评估中可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