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教学周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传宪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师专教科所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0年第11期58-60,共3页
-
-
关键词
教学周期
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
-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庄子》的思维方法论解读
- 2
-
-
作者
魏传宪
-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7,共7页
-
文摘
《庄子》的寓言、重言、卮言等“谬悠之说”,提醒读者研究它突破一切传统、一切固有 ,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进行多角度超常考察的思维方法。这些超常思维方法可归纳为从二极或三 (包涵多 )极追思“一”的“蝶式思维”,极力突出矛盾的此面而启迪或无意识诱导人们去思考矛盾彼面的“反启思维”,以及把一切事物作为生命活体或与生命相关联 ,将其放在共本原、共过程、共时空、共关系中来考察以升华生存境界的“共生思维”。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思维方法 ,有助于我们建设人与世界。
-
关键词
庄子
蝶式思维
反启思维
共生思维
多角度超常考察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美育与参与性学习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许书明
魏传宪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4-97,共4页
-
文摘
参与性学习是一种自美性学习 ,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参与性学习强调“实践的美”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崇高的美。从形式美的角度说 ,参与性学习要求教与学双方积极互动。从内在美的角度说 ,参与性学习对参与者的思想、人格、意志品质和“情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
关键词
美育
参与性学习
中国
素质教育
学习方法
-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participatory learning
pleasure
harmony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摹音绘声《琵琶行》
- 4
-
-
作者
魏传宪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9-101,共3页
-
文摘
描写音乐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千古传唱,使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名篇也为之逊色。它的描写音乐的高超技艺,人们已有不少的评述。然而我每次教读此篇,却另有感受萦于胸怀。这里,冒昧地谈出我的一得,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
关键词
摹音
《琵琶行》
绘声
乐曲
音乐形象
音响
曲意
摹声
幽咽
《听颖师弹琴》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