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00例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与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魏仙妮
许惠溢
黄宇虹
谢根英
-
机构
厦门市海沧医院药学部
-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6期665-669,共5页
-
基金
厦门市海沧区科技项目(Z20174008)。
-
文摘
目的分析厦门市海沧医院就诊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药物选择与治疗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我院就诊发生DILI的100例患者及其用药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引起DILI药物种类主要有抗感染药物、中药、降血脂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等。DILI发生时间在用药4周内的例数最多,共72例。男性患者51例的DILI发生率略高于女性49例;平均年龄为(51.0±17.7)岁,其中41~60岁的患者中DILI的发生率最高(38.00%);在并发症方面,82例有基础疾病,占总例数的82%。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的DILI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DILI后采取停药72例,继续用药23例,药物减量3例,未知2例。有39例使用1种保肝药治疗,36例联合使用2种保肝药治疗,16例联合使用3种保肝药治疗,未用4例,不详5例。91例使用保肝药治疗预后情况有23例治愈,45例好转,14例未愈,9例未知。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其次为中药。其中抗感染药物中抗真菌药、抗分枝杆菌药引起肝损伤的比率位居前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及时停用肝毒性药物和使用保肝药支持治疗;DILI预后情况总体良好,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临床使用相关药物应加强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及减少DILI的发生。
-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影响因素
治疗
保肝药
药品不良反应
-
Keyword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fluencing factor
treatment
hepatoprotective agent
adverse drug reaction
-
分类号
R994.11
[医药卫生—毒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