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可用集群的服务化EPICS与数据处理方式
1
作者 李宇鲲 杜垚垚 +6 位作者 叶强 岳军会 随艳峰 魏书军 许亮 谢友朋 曹建社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roxmox VE平台搭建的高可用Kubernetes集群下的新型服务化EPICS与新型前端数据获取方式,以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将EPICS服务化部署在Kubernetes集群上,实现了全新高效的前端数据处理及获取方式。数据获... 提出了一种基于Proxmox VE平台搭建的高可用Kubernetes集群下的新型服务化EPICS与新型前端数据获取方式,以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将EPICS服务化部署在Kubernetes集群上,实现了全新高效的前端数据处理及获取方式。数据获取方式利用基于Channel Access协议的分布式数据共享,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该方法具有降低硬件和维护成本、提高可移植性和灵活性、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等优势。实际应用和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在大型科学设施中应用的潜力,未来将探索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S Docker容器 Kubernetes集群 数据处理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暴发性害虫-柑橘窄吉丁研究初报 被引量:8
2
作者 魏书军 郑宏海 +3 位作者 施祖华 赖朝晖 许培骞 陈学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1,共4页
柑橘窄吉丁幼虫在柑橘树树体内蛀食危害,成虫取食嫩叶或叶柄.幼虫有5龄,1~5龄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分别为:0.12,0.21,0.32,0.51 mm和0.78 mm.在浙江省象山地区柑橘窄吉丁一年有2个成虫发生期,第1高峰期在5月份,成虫出孔期比较集中,... 柑橘窄吉丁幼虫在柑橘树树体内蛀食危害,成虫取食嫩叶或叶柄.幼虫有5龄,1~5龄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分别为:0.12,0.21,0.32,0.51 mm和0.78 mm.在浙江省象山地区柑橘窄吉丁一年有2个成虫发生期,第1高峰期在5月份,成虫出孔期比较集中,成虫产卵发育到老龄幼虫并钻入木质部越冬;第2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成虫出孔期分散,长达60 d以上,成虫产卵发育至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成虫羽化孔为典型的D形.末龄幼虫进入木质部后身体以3:7(头尾)对折,化蛹前身体明显缩短.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内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窄吉丁 柑橘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多通道数据自动对齐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魏书军 刘振安 +2 位作者 赵棣新 徐昊 卢云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0-412,32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多通道数据自动对齐的方法。该方法以FPGA技术为核心,通过状态机控制,并自动添加延迟寄存器的方式实现多通道数据对齐。它具有快速、灵活、通用等特点。
关键词 FPGA 多通道 自动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E总线在线“从串模式”配置FPGA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书军 刘振安 +1 位作者 赵棣新 过雅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2-856,共5页
本文介绍了在线配置FPGA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所设计的系统可以使FPGA的配置数据通过VME总线写入到一片Flash Memory中,并在加电时或使用命令的方式通过Flash Memory来配置FPGA。另外,FPGA的配置数据还可以直接保存在PC机终端上,而不是F... 本文介绍了在线配置FPGA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所设计的系统可以使FPGA的配置数据通过VME总线写入到一片Flash Memory中,并在加电时或使用命令的方式通过Flash Memory来配置FPGA。另外,FPGA的配置数据还可以直接保存在PC机终端上,而不是Flash Memory中,在需要时,通过VME总线直接将配置数据配置给FP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串模式 FPGA FLASH MEMORY C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BPM电子学在束流位置测量中流强依赖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书军 徐韬光 +11 位作者 叶强 杜垚垚 刘智 麻惠洲 随艳峰 岳军会 何俊 季大恒 高国栋 杨静 唐旭辉 曹建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66-1974,共9页
在BPM测量系统中,流强依赖(BCD)是影响BPM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BPM信号处理链路分析、BPM计算方法的研究,探索在BPM测量过程中产生流强依赖的主要原因;并利用Matlab模拟实验、实验室测试、实际束流测试,找到解决BP... 在BPM测量系统中,流强依赖(BCD)是影响BPM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BPM信号处理链路分析、BPM计算方法的研究,探索在BPM测量过程中产生流强依赖的主要原因;并利用Matlab模拟实验、实验室测试、实际束流测试,找到解决BPM测量流强依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BPM信号处理通道的非线性、ADC的直流偏置是产生BPM测量流强依赖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经过对BPM射频信号处理电路改进,对BPM信号算理算法的优化工作,解决了自研数字BPM电子学的流强依赖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BPM 流强依赖 射频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E总线的流水线数字信号产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书军 刘振安 +1 位作者 赵棣新 过雅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9-351,共3页
介绍了基于VME流水线数字信号产生器工作原理、设计与实现过程。并就如何利用CPLD器件实现其复杂的控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实现流水线数字信号产生器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案。
关键词 VME总线 流水线 CPLD LV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泽华 孙艳艳 +4 位作者 魏书军 马永军 石宝才 赵尔成 宫亚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1-224,共4页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棕榈蓟马的有效药剂,采用玻璃残留处理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蔬菜上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活性最高的是乙基多杀菌素,其48 h 的 LC50值为0.19 mg/L;其次是阿维菌素、溴氰虫...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棕榈蓟马的有效药剂,采用玻璃残留处理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蔬菜上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虫活性最高的是乙基多杀菌素,其48 h 的 LC50值为0.19 mg/L;其次是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和啶虫脒,LC50值为54.45~76.48 mg/L,呋虫胺的毒力最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棕榈蓟马药后1~14 d 的防效均达90.88%以上,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是防治棕榈蓟马的首选药剂,推荐轮换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蓟马 杀虫剂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金翠 王泽华 +4 位作者 金桂华 孙艳艳 张涛 魏书军 宫亚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0-233,253,共5页
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hLC50分别为0.38mg/L和2 225.63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 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hLC50分别为0.38mg/L和2 225.63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 3 000倍、10%溴氰虫酰胺OD 2 000倍、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对瓜蚜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3~14d防效均达到90%以上,防效差异不显著;20%啶虫脒WP 3 000倍和10%吡虫啉WP 3 000倍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差,1d防效分别为31.31%和6.66%,14d防效分别为57.39%和47.80%;60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000倍防效最差,药后14d的最高防效仅为34.70%。推荐田间轮换使用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防治瓜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瓜蚜 毒力 生物测定 田间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PCⅡ数字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电子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随艳峰 杜垚垚 +13 位作者 叶强 麻惠洲 岳军会 马宇飞 黄玺洋 季大恒 汪林 张醒儿 卢艳华 刘芳 王之琢 杨静 魏书军 曹建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78,共7页
BEPCⅡ加速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BPM)模拟电子学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老化,故障率上升,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根据该需求,自行设计了基于BEPCⅡ系统参数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内容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BPM固... BEPCⅡ加速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BPM)模拟电子学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老化,故障率上升,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根据该需求,自行设计了基于BEPCⅡ系统参数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内容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BPM固件算法逻辑、数据获取软件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部分。设计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经实验板级性能测试、实验室系统测试以及在线束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BEPCⅡ装置对束流位置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CⅡ 数字束流位置测量 FPGA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梨木虱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宫亚军 康总江 +3 位作者 石宝才 朱亮 王泽华 魏书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4,共3页
螺虫乙酯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生产的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该药剂可以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内吸传导。使用该药剂对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的田间防治结果表明,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速效性较低,但... 螺虫乙酯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生产的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该药剂可以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内吸传导。使用该药剂对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的田间防治结果表明,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速效性较低,但持效性很好。稀释2 000倍、3 000倍和4 000倍处理区的防效在施药后第28天均达89%以上,施药后第91天防效保持在81%~89%,明显高于常规药剂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的防效。研究表明,田间1次施药可以控制梨树整个生长季节内梨木虱的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传导药剂 螺虫乙酯 梨木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蓟马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泽华 石宝才 +1 位作者 宫亚军 魏书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29,共2页
棕榈蓟马虫个体小,颜色较浅,肉眼不易识别。为害严重时可使茄科蔬菜减产20%~50%,豆科蔬菜减产20%~35%,葫芦科蔬菜减产5%~40%。
关键词 棕榈蓟马 识别 防治 葫芦科蔬菜 茄科蔬菜 豆科蔬菜 减产 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PCⅡ的数字束流位置探测器信号处理算法的FPGA实现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宇飞 周嘉申 +11 位作者 曹建社 魏书军 叶强 岳军会 随艳峰 麻惠州 黄玺洋 卢艳华 汪林 杜垚垚 刘芳 王之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74-1878,共5页
数字束流位置探测器(BPM)算法是数字BPM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对束流位置测量的精度起决定作用。本文在完成数字BPM算法MATLAB模拟工作的基础上,将模拟优选出的数字BPM算法在自制的电子学硬件上进行FPGA实现。首先介绍了数字BPM算法的总... 数字束流位置探测器(BPM)算法是数字BPM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对束流位置测量的精度起决定作用。本文在完成数字BPM算法MATLAB模拟工作的基础上,将模拟优选出的数字BPM算法在自制的电子学硬件上进行FPGA实现。首先介绍了数字BPM算法的总体设计和实现方案;其次介绍了数字BPM算法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及其在FPGA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在输入信号频率499.8MHz、强度-10dBm、BPM探头灵敏度系数23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逐圈位置分辨达2.96μm,快响应位置分辨达0.65μm,闭轨位置分辨达0.33μm,验证了本算法在束流位置测量中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束流位置探测器 数字信号处理 FPGA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叶螨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泽华 宫亚军 +4 位作者 魏书军 康总江 朱亮 金桂华 石宝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8,共2页
朱砂叶螨俗称红蜘蛛,为多食性害螨,个体小、世代短、发育快、发生量大、极易产生抗药性,在我国危害严重。
关键词 朱砂叶螨 防治 识别 红蜘蛛 多食性 发生量 抗药性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0
14
作者 石宝才 路虹 +1 位作者 宫亚军 魏书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2,I0003,共3页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又名韭蛆,属双翅目蕈蚊科,是我国特有的种类,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可为害韭菜、葱、蒜、瓜类、莴苣、花卉和中草药等植物。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防治 识别 蕈蚊科 双翅目 中草药 韭蛆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宝才 路虹 +2 位作者 宫亚军 魏书军 康总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19,I0002,I0003,共4页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曾用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食性复杂的重要害虫。该虫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为害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近些年,该虫在广东、广西...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曾用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食性复杂的重要害虫。该虫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为害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近些年,该虫在广东、广西、安徽和江苏等南方地区常暴发为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防治 识别 长江流域 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 夜蛾科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Q型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宫亚军 王泽华 +4 位作者 康总江 石宝才 朱亮 金桂华 魏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7-160,共4页
为了筛选出防治Q型烟粉虱的有效药剂,研究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烟粉虱卵、若虫的防治效果。螺虫乙酯和对照药阿维菌素均对Q型烟粉虱卵无效,螺虫乙酯对若虫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无论在卵期施药、若虫低龄期施... 为了筛选出防治Q型烟粉虱的有效药剂,研究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烟粉虱卵、若虫的防治效果。螺虫乙酯和对照药阿维菌素均对Q型烟粉虱卵无效,螺虫乙酯对若虫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无论在卵期施药、若虫低龄期施药还是高龄期施药,防效均达95%以上,和对照药阿维菌素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施药后20d接虫,防效大幅降低到21.6%以下,施药30d后接虫对若虫无效。根据烟粉虱的发育历期推算,表明螺虫乙酯持效期可达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传导杀虫剂 Q型烟粉虱 螺虫乙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金翠 曹利军 +4 位作者 马中正 苑新新 宫亚军 沈修婧 魏书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81-86,共6页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不同龄期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为该虫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测定10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的防效,通过生物测定比较一龄、三龄、五龄幼虫对防效高于85%的...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不同龄期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为该虫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测定10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的防效,通过生物测定比较一龄、三龄、五龄幼虫对防效高于85%的4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药后7 d的防效均为100%,虱螨脲的防效为91.67%,溴氰虫酰胺的防效为88.89%,其余5种杀虫剂的防效较低,在44.44%~69.44%之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后48 h对一龄、三龄、五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90、0.0234、0.3918 mg/L,氯虫苯甲酰胺药后72 h的LC50分别为0.2167、0.2763、3.3718 mg/L,虫螨腈为1.1286、3.0194、19.2726 mg/L,虱螨脲为1.2213、2.1445、7.8419 mg/L。可见,随着龄期的增加,草地贪夜蛾幼虫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五龄幼虫的敏感性显著低于一龄和三龄幼虫。【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为1~3龄时推荐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和虱螨脲进行防治,当幼虫发育至五龄时推荐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氯虫苯甲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幼虫 龄期 杀虫剂 防治效果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螨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宝才 宫亚军 +1 位作者 朱亮 魏书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7,共2页
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nuslatus(Bank)]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附线螨、嫩叶螨、茶嫩叶螨、茶壁虱等,俗称阔体螨、白蜘蛛。该螨为世界性害螨,分布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热带地区分布最广。
关键词 侧多食跗线螨 防治 识别 茶黄螨 热带地区 白蜘蛛 世界性 叶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2个地区草莓叶螨种类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利军 周晓怡 +1 位作者 宫亚军 魏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8-161,共4页
为明确草莓上的叶螨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以便准确有效地指导草莓叶螨防治。本研究选取我国12个代表性的地区,采集草莓上的叶螨。采样范围覆盖了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的草莓产区。扩增和测定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将所获得的序... 为明确草莓上的叶螨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以便准确有效地指导草莓叶螨防治。本研究选取我国12个代表性的地区,采集草莓上的叶螨。采样范围覆盖了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的草莓产区。扩增和测定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通过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叶螨种类,并对cox1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测序获得了长度为632bp的cox1基因片段。BLAST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来自我国12个地区的91个样品均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我国草莓上二斑叶螨的cox1基因有2种单倍型,其中11个地区仅存在1种单倍型,北京昌平检测到2种单倍型。两种单倍型之间有1个核苷酸的同义突变。本研究表明,二斑叶螨为这些地区草莓上唯一的叶螨种类,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非常低。研究结果对于制定草莓上叶螨的防治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叶螨 分子鉴定 二斑叶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药剂对温室白粉虱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金翠 侯德佳 +2 位作者 王泽华 宫亚军 魏书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8-232,共5页
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 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对卵和若虫的防效高达85%以上。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均高达94%以上。因此,推荐在温室白粉虱发生初期选择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单用或螺虫乙酯和烯啶虫胺混用进行防治,世代重叠严重时可根据对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选择几种药剂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温室白粉虱 虫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