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9
1
作者
魏丽影
孙先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喇萨杏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注水开发与调整,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在厚油层中注入水波及区域内尚残存着大量剩余油,研究这部分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对提高厚油层采收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利...
喇萨杏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注水开发与调整,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在厚油层中注入水波及区域内尚残存着大量剩余油,研究这部分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对提高厚油层采收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利用铸体薄片、压汞资料、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厚油层的微观孔隙特征。采取冷冻制片手段,避免常规样品制片方法破坏油水分布的初始状态的缺陷,使微观状态看得更清楚。利用荧光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颗粒间油珠状、角隅状、喉道状,颗粒表面油膜状、吸附状以及颗粒内内孔状和裂隙状共3大类7种分布模式,对指导厚油层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河流相储层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容量阻力模型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
被引量:
7
2
作者
朱丽红
王海涛
+1 位作者
魏丽影
郭军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9-245,共7页
对处于特高含水期开发的油田,只有搞清低效无效循环场的分布,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无效注水治理,从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大庆长垣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强、层系井网复杂,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和容量阻力模型,提出了改进的...
对处于特高含水期开发的油田,只有搞清低效无效循环场的分布,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无效注水治理,从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大庆长垣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强、层系井网复杂,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和容量阻力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分阶段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评价方法。将注采井作为输入输出系统,建立基于单砂体注采关系评价的以井组为单元的分阶段容量阻力模型,运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通过单井液、油指标自动拟合,确定注采井间优势渗流方向;综合考虑渗透率分布、砂体连通质量等,建立非均质两相渗流阻力模型,定量评价各小层注采方向的注水量、产液量及含水率等指标;结合低效无效循环含水率界限,实现小层各方向上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并指导典型区块油水井措施调整。该识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特点,已编制成软件系统,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对多层砂岩特高含水油田低效无效循环识别与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特高含水期
低效无效循环
容量阻力模型
定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敏感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义坤
魏丽影
隋新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为开发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研究了该地区储集层的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盐敏性.结果表明:萨中过渡带地区的储集层对流体速度、水性和碱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酸度表现为无敏感性,对盐度表现为中等...
为开发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研究了该地区储集层的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盐敏性.结果表明:萨中过渡带地区的储集层对流体速度、水性和碱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酸度表现为无敏感性,对盐度表现为中等敏感性;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岩心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加,表明大庆油田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储层中不稳定的固相颗粒的含量低,已不能堵塞地层,可采用提高注水速度、酸化等措施增加油井产量;过渡带地区葡Ⅰ组地层底部碱敏性中等偏弱,葡Ⅱ组地层碱敏性程度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过渡带
储集层
敏感性
薄差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
9
1
作者
魏丽影
孙先达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摘
喇萨杏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注水开发与调整,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在厚油层中注入水波及区域内尚残存着大量剩余油,研究这部分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对提高厚油层采收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利用铸体薄片、压汞资料、扫描电镜等资料研究了厚油层的微观孔隙特征。采取冷冻制片手段,避免常规样品制片方法破坏油水分布的初始状态的缺陷,使微观状态看得更清楚。利用荧光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颗粒间油珠状、角隅状、喉道状,颗粒表面油膜状、吸附状以及颗粒内内孔状和裂隙状共3大类7种分布模式,对指导厚油层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河流相储层
荧光分析
Keywords
ultra-high water cut stage
microscopic remained oil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
fluorescence analysis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容量阻力模型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
被引量:
7
2
作者
朱丽红
王海涛
魏丽影
郭军辉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9-245,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油气持续有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E-0205)
文摘
对处于特高含水期开发的油田,只有搞清低效无效循环场的分布,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无效注水治理,从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大庆长垣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强、层系井网复杂,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和容量阻力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分阶段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评价方法。将注采井作为输入输出系统,建立基于单砂体注采关系评价的以井组为单元的分阶段容量阻力模型,运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通过单井液、油指标自动拟合,确定注采井间优势渗流方向;综合考虑渗透率分布、砂体连通质量等,建立非均质两相渗流阻力模型,定量评价各小层注采方向的注水量、产液量及含水率等指标;结合低效无效循环含水率界限,实现小层各方向上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并指导典型区块油水井措施调整。该识别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特点,已编制成软件系统,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对多层砂岩特高含水油田低效无效循环识别与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驱
特高含水期
低效无效循环
容量阻力模型
定量识别
Keywords
waterflooding
ultra-high water cut
low and no-efficiency cycles
capacity resistance model(CRM)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敏感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义坤
魏丽影
隋新光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文摘
为开发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开展了储层敏感性的室内实验,研究了该地区储集层的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盐敏性.结果表明:萨中过渡带地区的储集层对流体速度、水性和碱度表现为弱敏感性;对酸度表现为无敏感性,对盐度表现为中等敏感性;随着注水速度的增加,岩心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加,表明大庆油田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储层中不稳定的固相颗粒的含量低,已不能堵塞地层,可采用提高注水速度、酸化等措施增加油井产量;过渡带地区葡Ⅰ组地层底部碱敏性中等偏弱,葡Ⅱ组地层碱敏性程度弱.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过渡带
储集层
敏感性
薄差储层
Keywords
Daqing oilfield
transitional zone
reservoir
sensitivity
thin reservoir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微观剩余油分布
魏丽影
孙先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容量阻力模型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
朱丽红
王海涛
魏丽影
郭军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敏感性
刘义坤
魏丽影
隋新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