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西部典型高氟区土壤及蔬菜氟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1
作者 李佳琳 刘金华 +4 位作者 孙琪 于麗 高长峥 王鸿斌 赵兴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96-2304,共9页
为探究吉林省西部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与蔬菜中氟含量的内在关系,掌握高氟区蔬菜的氟污染状况,保障该地区农用地的安全有效利用和蔬菜安全优质生产,本研究在吉林省西部典型高氟区的乾安县采集了12种67个蔬菜样品及其根际土壤样品,并采集... 为探究吉林省西部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与蔬菜中氟含量的内在关系,掌握高氟区蔬菜的氟污染状况,保障该地区农用地的安全有效利用和蔬菜安全优质生产,本研究在吉林省西部典型高氟区的乾安县采集了12种67个蔬菜样品及其根际土壤样品,并采集了4种8个野生植物样品作为对照,分析根际土壤和蔬菜体内的氟含量,并利用富集系数和污染指数对蔬菜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蔬菜根际土壤的总氟(T-F)、水溶态氟(Ws-F)、可交换态氟(Ex-F)、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氟(Fe/Mn-F)、有机束缚态氟(Or-F)和残余态氟(Res-F)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02.79~319.12、1.45~9.89、3.49~21.25、6.95~25.72、1.78~5.16 mg·kg^(-1)和174.67~289.97 mg·kg^(-1),平均值分别为242.74、4.42、7.63、12.77、3.50 mg·kg^(-1)和214.41 mg·kg^(-1)。该地区根际土壤中Ws-F的平均含量是氟病发生区表层土壤Ws-F平均含量的1.77倍,这与苏打盐碱化土壤具有较高的pH和HCO_(3)^(-)含量有关。该地生物有效态氟(Ef-F)含量较高,氟更易于从土壤迁移至蔬菜体内。该地蔬菜氟含量范围为0.21~8.89 mg·kg^(-1),氟含量和富集系数表现为叶片部分>果实部分,具体表现为果实类蔬菜茎叶>叶菜类蔬菜茎叶>果实类蔬菜果实。除茄子外,蔬菜中氟与土壤中Ws-F呈显著正相关。蔬菜可食用部分中有40.00%氟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 mg·kg^(-1)),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苦菊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Ws-F和Ex-F含量较高,氟的生物有效性较强,致使该地区部分蔬菜体内的氟含量超出我国的健康标准,建议种植氟富集系数较低的果实类蔬菜以降低氟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形态 氟迁移 苏打盐碱化土壤 富集系数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