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毒汤保护肠屏障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笛 陈月 +2 位作者 杨佳璇 师娟 高连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37-2142,共6页
目的研究清毒汤对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探讨清毒汤保护肠屏障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处理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6,HIEC-6),通过细胞毒性法(cel... 目的研究清毒汤对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探讨清毒汤保护肠屏障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处理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6,HIEC-6),通过细胞毒性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LPS对HIE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mRNA表达情况,在体外构建肠屏障损伤的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清毒汤对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qRT-PCR法检测通路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Zonulin及miRNA122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qRT-PCR法的检测结果显示120μg/mL的LPS作为构建肠屏障损伤模型的浓度较为合适。qRT-PCR的结果表明,5%清毒汤含药血清能显著改善LPS对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mRNA的下调作用,因此后续实验中选取5%清毒汤作为实验条件。WB的结果表明清毒汤能明显改善LPS对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下调作用。qRT-PCR的结果表明,清毒汤能明显降低通路蛋白EGFR、Zonulin及miRNA122a的表达。结论清毒汤可能通过miR122a靶向EGFR调控Zonulin蛋白从而调节肠道紧密连接的表达,保护肠屏障,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汤 人肠上皮细胞 肠屏障 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 miRNA122a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小承气汤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连印 付修文 +2 位作者 谭勇 杜宇琼 车念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对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加味小承气汤进行干预,通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小承气汤对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加味小承气汤进行干预,通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的影响。结果加味小承气汤能明显降低TNF-α、内毒素的含量,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使内毒素含量、TNF-α水平降低是其对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小承气汤 慢性肝损伤 内毒素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调控肝细胞癌微环境细胞因子影响肿瘤转移复发机制初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连印 韦艾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肝癌转移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肝癌微环境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血管生成是决定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键重要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可引起血管新生加速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对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肝癌,... 肝癌转移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肝癌微环境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血管生成是决定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键重要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可引起血管新生加速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对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肝癌,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与络病的络脉亢进理论有一致性,络道亢进、络脉生成乃其主要的机制。活血化瘀类中药一方面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抑制肝癌血管新生,另一方面通过抗凝、抗纤溶、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改善血流微环境影响肿瘤转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环境 细胞因子 活血化瘀药 肿瘤转移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金霞 穆凌云 +3 位作者 张秋云 陈煜 高连印 杜宇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猪血清腹腔注射13周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建立ACLF模型。截断逆挽方... 目的动态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猪血清腹腔注射13周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建立ACLF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予截断逆挽方灌胃3 d。各组大鼠于急性攻击后4、8、12 h平行取材。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Bid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8 h Cyt C和Bid表达量增加、12 h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截断逆挽方组4、8 h Cyt C和Bid表达量减少、12 h表达量增加(P<0.05)。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严重破坏,且程度逐渐加深,而各时间点截断逆挽方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结论截断逆挽方可有效降低ACLF大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肝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截断逆挽方 线粒体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宇琼 车念聪 +3 位作者 付修文 高连印 吕爱平 谭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1-112,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 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l 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PBL教学模式是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在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循证医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温病学》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穆凌云 李金霞 +3 位作者 张秋云 陈煜 高连印 杜宇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10-415,共6页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JNK信号通路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截断逆挽方组和SP600125组,各组大鼠给予猪血清腹腔注射13周,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JNK信号通路死亡受体途径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截断逆挽方组和SP600125组,各组大鼠给予猪血清腹腔注射13周,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actosamine/lipopolysaccharide,D-Gal N/LPS)急性攻击,构建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SP600125组于急性攻击前半小时腹腔注射。各组大鼠均在急性攻击后4、8、12小时平行取材。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IHC)检测肝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8(Cysteine Proteinase-8,Caspase-8)、Caspase-3、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量,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肝组织中Fas配体(Fas ligand,FasL)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Caspase-3、Caspase-8、Fas、Fas L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组及SP600125组在4小时和8小时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12小时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断逆挽方可以有效降低Caspase-3、Caspase-8、Fas、FasL的表达量,阻断死亡受体途径,减少模型大鼠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截断逆挽方 细胞凋亡 死亡受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罗佳佳 高连印 +4 位作者 金双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重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治疗,采用血液生化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观察其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反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较,乳果糖组及清毒汤小、中剂量组大鼠中TBIL、AST、DAO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治疗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乳果糖组、清毒汤中剂量组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2)与乳果糖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TBIL、AST、DAO、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及ZO-1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清毒汤小剂量组中IL-6呈明显下降(P<0.05);清毒汤大剂量组中AST、DAO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清毒汤能降低重症肝损伤大鼠肠道黏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有害物质穿过肠道黏膜屏障,进而减少其通过肝肠循环途径而加重肝损伤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通透性 重症肝损伤 清毒汤 硫代乙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吴冰 高连印 +5 位作者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王融冰 罗佳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给予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ET、TNF-α以及NF-κB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TNF-α以及NF-κB蛋白含量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中、低剂量组和乳果糖组ET、TNF-α以及NF-κB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1),清毒汤高剂量组除ET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ET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具有降低ET、TNF-α以及NF-κB蛋白水平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推测其分子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NF-κB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保肝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内毒素 硫代乙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侯伟欣 郝玉林 +5 位作者 杨文龙 田甜 蒋天媛 张秋云 高连印 杜宇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肝纤维化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建立...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肝纤维化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将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中药组),中药组在急性攻击24 h后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5、10、15 d后平行取材。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呈下降趋势,15 d改善最明显。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各对应时间点中药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截断逆挽方能有效降低大鼠血清及肝组织IL-6、TNF-α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对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断逆挽方 慢加急性肝衰竭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E2F1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玉林 杨文龙 +4 位作者 侯伟欣 田甜 张秋云 高连印 杜宇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肝细胞周期转录因子E2F1、调控因子Cdc25表达量及其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通过调节肝细胞再生,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肝细胞周期转录因子E2F1、调控因子Cdc25表达量及其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通过调节肝细胞再生,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截断逆挽方组,模型组与中药组给予人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8周免疫诱导大鼠形成肝硬化模型,再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与脂多糖急性攻击,构建ACLF大鼠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各组大鼠在急性攻击后4、8、12小时平行取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2F1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qRT(quantitative real-time,q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dc2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4小时组E2F1和Cdc25表达量升高(P<0.05);8、12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4小时、8小时E2F1和Cdc25表达量有升高趋势,12小时组E2F1和Cdc25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并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各对应时间点截断逆挽方组细胞结构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截断逆挽方通过调节转录因子E2F1及细胞调控因子Cdc25的表达量,促进了肝细胞的代偿性增殖,从而改善肝细胞的大面积坏死,抑制肝衰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截断逆挽方 细胞增殖 E2F1信号通路 Cdc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内毒素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吴冰 高连印 +5 位作者 车念聪 张秋云 杜宇琼 付修文 王融冰 罗佳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AA致实验性...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T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低、中剂量组及乳果糖组血清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清毒汤高剂量组除血清内毒素含量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低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有较好的改善肝损伤和降低内毒素表达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最为明显,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肠道通透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内毒素 硫代乙酰胺 凝血酶原活动度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