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对肥胖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进辽 陈薇 +6 位作者 胡家宾 郭玉松 刘璐 黄鑫 邹晓 狄艳琪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6-862,共7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肥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喂食普通饲料为对照组,另40只喂食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率75%,将肥胖模型成功大鼠30只再随机分为肥胖组、诱导剂组[血红素氧合酶1(HO-1)诱导剂L-4F]和抑制剂组(HO-1抑制剂SnMP),每组10只,各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持续8周。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自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各项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心肌组织HO-1、脂联素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干预8周体质量较基线体质量增加显著升高(P<0.01),血糖、胰岛素、TNF-α、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3.26±0.51)μg/L和(5.90±0.49)μg/L vs (8.66±0.70)μg/L,P<0.05,P<0.01]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4.16±0.75)μg/L和(4.62±0.52)μg/L vs (6.72±1.09)μg/L,P<0.05],诱导剂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大(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LVEF及左心室最大压力最大变化速率显著降低(P<0.05,P<0.01),肥胖组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而诱导剂组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肥胖组和抑制剂组心肌组织HO-1和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诱导剂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肥胖组和抑制剂组(P<0.01);而抑制剂组与肥胖组HO-1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肥胖组心肌细胞肥大、充血,心肌细胞间有较明显的纤维条索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明显,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充血、心肌细胞肥大,纤维条索形成,但是较肥胖组减轻;诱导剂组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L-4F上调肥胖大鼠HO-1与脂联素轴,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心肌重构,改善肥胖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肥胖症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应激致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进辽 王士雯 +5 位作者 李泱 蓝云峰 方舟 刘岩 林敏 傅义程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应激致小鼠心肌损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变化特征及吡格列酮的防护作用。方法 50只KM小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力竭游泳运动组、噪声组、复合刺激组、吡格列酮干预组(药物组)。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应激致小鼠心肌损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变化特征及吡格列酮的防护作用。方法 50只KM小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力竭游泳运动组、噪声组、复合刺激组、吡格列酮干预组(药物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取血清和心肌组织,HE染色法观察心肌形态变化;ELISA检测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肌钙蛋白I(Tn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PPARγ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心肌形态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应激源作用组血清CORT和TnI升高明显(CORT:106.75±33.96,96.43±20.63,173.17±22.28;TnI:0.113±0.032,0.077±0.034,0.133±0.041;P<0.05),SOD则显著下降(103.36±10.43,124.93±8.47,97.16±17.30),心肌PPARγ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组与三组应激源作用组比较,血清CORT和TnI显著降低(P<0.05),SOD则显著升高,心肌PPARγ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激可导致心肌微损伤;应激条件下,PPARγ在心肌的表达降低;吡格列酮干预可使应激导致的心肌微损伤得到有效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肌钙蛋白Ⅰ 皮质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璐 曹剑 +4 位作者 黄鑫 陈德友 高进辽 郭玉松 范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钴原卟啉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7周龄雄性高血压大鼠52只,分为对照组、MS组、MS+钴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和MS+钴原卟啉+锡中卟啉组(锡中卟啉组),每组13只。采用Langendo... 目的探讨钴原卟啉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7周龄雄性高血压大鼠52只,分为对照组、MS组、MS+钴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和MS+钴原卟啉+锡中卟啉组(锡中卟啉组),每组13只。采用Langendorff装置测量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阻力,染色切片观察心脏横截面积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HO-1、HO-2、环氧化酶2,氮氧化物酶2、蛋白激酶(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磷酸化Akt、脂联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心肌超氧化物和TC水平,ELISA血浆脂联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冠状动脉阻力明显增高(26.70±0.90 vs 19.30±0.40,P<0.05)。与MS组比较,钴原卟啉组上调HO-1后不仅改善了心功能指标,脂联素、磷酸化AMPK/AMPK、磷酸化eNOS/eNOS明显增高,iNOS明显降低(P<0.05)。结论上调HO-1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提高脂联素水平,改善MS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代谢疾病 冠状血管 脂联素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系遗传性高血压发病年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曦 刘昱圻 +5 位作者 蓝云峰 杨洁 李宗斌 高进辽 李泱 尹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性高血压(MIEH)发病年龄的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高血压家系[家系A(n=104)和家系B(n=19)]及散发高血压病例(n=154),收集所有入选成员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高血压相关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性高血压(MIEH)发病年龄的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高血压家系[家系A(n=104)和家系B(n=19)]及散发高血压病例(n=154),收集所有入选成员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高血压相关的临床资料。比较家系中不同传代的MIEH患者发病年龄;散发高血压病例中MIEH患者(n=36)分别与非MIEH者(n=118)及正常对照者(n=36)的发病年龄、临床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和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家系A的14例MIEH患者中,不同传代的高血压发病年龄分别为:第Ⅱ代(62.0±6.2)岁(n=4),第Ⅲ代(46.3±5.8)岁(n=6),第Ⅳ代(23.3±2.9)岁(n=4)。家系B的6例MIEH患者中,不同传代的高血压发病年龄分别为:第Ⅰ代(58.0±0)岁(n=1),第Ⅱ代(48.3±7.6)岁(n=3),第Ⅲ代(37.5±0.7)岁(n=2)。在散发高血压病例中,MIEH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低于非MIEH的高血压患者(P<0.01);MI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体质量指数(P<0.05)、腰臀比(P<0.05)、饮酒(P<0.05)、肌酐水平(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EH具有早发和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的特征;遗传因素可能与高血压临床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参与MIEH的发病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母系遗传 年龄 遗传早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点突变有关的中国大家族母系遗传性高血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俊芳 高进辽 +4 位作者 李宗斌 蓝云峰 杨洁 李泱 刘昱圻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58-362,共5页
目的研究具有母系遗传性特点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国大家系临床与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入选的18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分析,发现线粒体DNA点突变,对其进行家系随访,收集该家系成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遗传学特点。结... 目的研究具有母系遗传性特点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国大家系临床与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入选的18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分析,发现线粒体DNA点突变,对其进行家系随访,收集该家系成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遗传学特点。结果该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5.6%,非母系成员高血压患病率15.6%(P〈0.01);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Ⅱ代(62.0±6.2)岁;Ⅲ代(46.3±5.8)岁;Ⅳ代(23.3±2.9)岁]母系成员血糖、总胆固醇、血钠明显高于非母系成员(P〈0.05),而超声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遗传学分析发现母亲患病子代发病率明显高于父亲患病者(P〈0.05),男女发病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该家系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母系成员,该家系符母系遗传特点,高血压发病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提示线粒体DNA突变可能与母系遗传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遗传 线粒体DNA 原发性高血压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果糖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晓星 王茵梦 +6 位作者 陈荣霞 刘璐 狄艳琪 孙沙沙 高进辽 郭玉松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模拟西方人群高果糖含量的饮食结构及习惯,本研究以单纯高果糖饲料喂养的方式,尝试构建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选取7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Wistar大鼠4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高果糖饲料喂... 目的模拟西方人群高果糖含量的饮食结构及习惯,本研究以单纯高果糖饲料喂养的方式,尝试构建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选取7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Wistar大鼠4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高果糖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动态监测大鼠体质量、腹围、血压等一般状况;6周后检测血糖和血脂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TG、HDL-C、LDL-C和TC;分析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测量内脏脂肪质量,并计算Lee's指数。同时采用多道生物记录仪测量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等。结果实验组大鼠内脏脂肪质量和内脏脂肪质量/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60±3.17)g vs(22.26±7.43)g,(7.26±2.23)%vs(5.16±1.20)%,P<0.05]。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TG、TC、LDL-C、胰岛素、IRI、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和IS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Wistar大鼠单纯高果糖饲料喂养6周,能够成功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肥胖症 血脂异常 高血压 胰岛素抗药性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功能的可能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玉松 柯瑟章 +6 位作者 高进辽 刘璐 李瑞生 黄鑫 邹晓 范利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于代谢综合征(MS)大鼠通过血红素氧合酶1(HO-1)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20只)与MS组(4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果糖饲料喂养6周,每组各取10只行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对于代谢综合征(MS)大鼠通过血红素氧合酶1(HO-1)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20只)与MS组(4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果糖饲料喂养6周,每组各取10只行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后处死,对照组剩余10只给予碳酸铵缓冲溶液(ABCT);MS组剩余3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T组、L4F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ABCT、L4F、L4F+抑制剂,继续喂养6周,检测心肌脂联素、HO-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表达。结果 MS组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抑制剂组比较,L4F组血压、血糖、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脂联素、p-AMPK、p-Akt、p-eNOS表达显著升高(P<0.05)。L4F组HO-1表达与抑制剂组相近(P>0.05)。结论L4F可能是通过作用于能量代谢通路HO-1、脂联素、p-AMPK、p-Akt、p-eNOS上调HO-1的表达,降低MS大鼠血压和血糖,改善心室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胰岛素抗药性 肥胖症 高血压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肥胖合并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焱 高进辽 +5 位作者 管博 洛佳坤 黄鑫 马宇飞 杨明艳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左旋-氨基酸(L-4F)对肥胖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对照组12只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8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随机分为肥胖组,心肌梗死组,L-4F组,...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左旋-氨基酸(L-4F)对肥胖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对照组12只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8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随机分为肥胖组,心肌梗死组,L-4F组,血红素氧化酶1(HO-1)抑制剂(SnMP)组,每组12只,后3组大鼠给予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肥胖合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干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计算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_(max)),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包括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磷酸化类蛋白激酶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LVESD、LVEDD、LVSP、LVEDP、Chop及磷酸化PERK明显升高,LVEF、LVFS、-dp/dt_(max)、HO-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心肌梗死组比较,L-4F组LVESD、LVEDD、LVSP、LVEDP、Chop、GRP78及磷酸化PERK明显降低,LVEF、LVFS、±dp/dt_(max)、HO-1、脂联素明显升高(P<0.05,P<0.01);与L-4F组比较,SnMP组LVESD、LVEDD、LVSP、LVEDP明显升高,Chop、GRP78及磷酸化PERK明显升高[1.14±0.15 vs 0.80±0.09,P<0.05;5.04±0.33 vs 2.96±0.22,P<0.05;16.79±0.89 vs 5.18±0.73,P<0.01],LVEF、LVFS、±dp/dt_(max)、HO-1、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L-4F通过激活肥胖合并心肌梗死大鼠HO-1-脂联素轴,抑制内质网应激,降低心肌细胞毒性,抑制心脏重构,改善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内质网应激 肥胖症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