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储龙生 黄显军 +7 位作者 王成磊 魏博豪 高越沛 李阿萌 杨科 徐骏峰 尚贤金 周志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4-536,共13页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分析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皖南医学院...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分析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MIS患者。MIS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收集并记录所有急性MIS患者的一般及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血压、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及住院期间(入院24、48、72 h)的NIHSS评分和NIHSS运动部分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方案[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单抗、双抗、抗凝)]、责任血管情况[轻中度狭窄(狭窄率>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闭塞(供血动脉完全阻断)]、住院时间。END定义为入院后72 h内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且运动部分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分。发病后90 d采用mRS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影响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临床实用性。对影响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826例急性MIS患者,年龄33~94岁,中位年龄67(57,76)岁,男571例,女255例,入院时NIHSS评分0~5分,中位入院时NIHSS评分3(2,4)分,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0~5分,中位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2(0,2)分,其中END组119例(14.4%),非END组707例(85.6%),卒中后90 d预后良好者744例(90.1%),预后不良者82例(9.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和非END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饮酒史、糖尿病及责任血管、TOAST分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END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责任血管狭窄及闭塞、TOAST分型分布和饮酒史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伴有责任血管重度狭窄(OR=5.88,95%CI:2.32~14.91,P<0.01)及责任血管闭塞(OR=5.74,95%CI:2.25~14.62,P<0.01)、有饮酒史(OR=5.59,95%CI:3.41~9.17,P<0.01)、高糖化血红蛋白值(OR=1.67,95%CI:1.35~2.08,P<0.01)及高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OR=1.43,95%CI:1.08~1.89,P=0.012)的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增加。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OR=2.59,95%CI:1.89~3.57,P<0.01)、发生END(OR=18.42,95%CI:5.13~66.18,P<0.01)与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相关。(4)基于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73~0.83),敏感度0.8,特异度0.7,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拟合度良好(P=0.333);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高风险阈值范围内(0.1~0.7),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责任血管重度狭窄、责任血管闭塞、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入院时NIHSS运动部分评分及有饮酒史是急性MIS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发生END及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是急性MIS患者卒中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多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血管内治疗后良好再通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越沛 王成磊 +7 位作者 郭亚鹏 徐骏峰 丁贤慧 许向军 杨科 杨倩 黄显军 周志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7-777,共11页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多血管闭塞(MVO)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血管内治疗(EVT)后良好再通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7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急诊行EVT后良好再通...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多血管闭塞(MVO)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血管内治疗(EVT)后良好再通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7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急诊行EVT后良好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及随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至穿刺时间(OTP)、发病至血流恢复时间(OTR)、既往史(包括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血压病)、饮酒史、吸烟史及入院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其他原因型)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根据术中延迟DSA时闭塞动脉供血区域内对比剂逆流使血管显影的程度,对软脑膜侧支情况进行评估,并分为侧支循环不良与侧支循环良好。恶性脑水肿定义为术后3 d复查CT时提示中线移位≥5 mm。主要终点事件(有效性指标)为术后90 d mRS评分,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次要终点事件(安全性指标)为术后90 d病死率。根据多个还是单个颅内血管闭塞将所有患者分为MVO组(非单个颅内血管闭塞)和非MVO组(单个颅内血管闭塞)。将急性MVO定义为在患者的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或DSA检查中,除了主要血管[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的M1段或M2段]闭塞外,还检测到其他的大或中等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导致不同于主要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遭受缺血。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急性MVO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影响ALVO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846例ALVOS患者,年龄26~94岁,平均(69±11)岁,男性患者占比57.2%(484/846);中位入院ASPECTS为8(7,9)分,中位入院NIHSS评分为14(12,18)分;术后3 d恶性脑水肿发生率13.4%(112/835),术后90 d病死率19.1%(162/846)。(1)846例ALVOS患者中,非MVO组810例(95.7%),MVO组36例(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O组与非MVO组的患者在心房颤动、恶性脑水肿、入院ASPECTS、入院NIHSS评分、TOAST分型、侧支循环、术后血管完全再通比例及术后90 d预后不良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术后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AST分型为心源栓塞型(OR=16.089,95%CI:1.835~141.061,P=0.012)和其他原因型(OR=9.768,95%CI:1.078~88.540,P=0.043)与MVO的发生有关。(2)846例ALVOS患者中,术后90 d预后良好组445例,预后不良组40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男性、吸烟比例更低,平均年龄、基线收缩压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患者比例更高(均P<0.01)。此外,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1),入院ASPECTS及侧支循环良好、血管完全再通比例更低,恶性脑水肿、MVO患者比例更高,且两组TOAST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VO与ALVOS患者行EVT术后90 d预后不良有关(OR=3.368,95%CI:1.149~9.878,P=0.027)。此外,年龄增加(OR=1.045,95%CI:1.025~1.066)、糖尿病(OR=1.719,95%CI:1.080~2.734)、高基线收缩压(OR=1.012,95%CI:1.004~1.019)、低入院ASPECTS(OR=0.746,95%CI:0.674~0.826)、高入院NIHSS评分(OR=1.115,95%CI:1.070~1.162)、术后即刻血管未完全再通(OR=0.413,95%CI:0.290~0.592)、侧支循环不良(OR=0.594,95%CI:0.415~0.851)、恶性脑水肿(OR=6.191,95%CI:3.026~12.670)均与ALVOS患者行EVT术后90 d不良预后有关(均P<0.05)。结论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型和其他原因型是导致MVO的高风险因素。MVO是影响ALVOS患者行EVT治疗良好再通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卒中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