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20年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模拟及归因分析
1
作者 姬广兴 刘智培 +5 位作者 高红凯 陈伟强 黄珺嫦 张亚丽 郭宇龙 陈轶楠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确定径流突变年份。其次利用ABCD水文模拟赣江流域基准期和突变期径流变化过程,计算得出月尺度实际蒸发量。然后利用去趋势预置白趋势检验法(TFPW-MK)分析实际蒸发的变化趋势和年内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月尺度Budyko模型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径流突变年份为1991年。(2)赣江流域2月、3月、4月、6月、9月的实际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实际蒸发为下降趋势。其中2月、3月的实际蒸发量显著上升(p<0.05)。(3)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量呈现“单峰型”分布,在7月附近达到最大值。(4)气候变化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的增加,人类活动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减少。[结论]赣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表现为正作用。人类活动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表现为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发量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ABCD模型 月尺度Budyk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目标函数对水文模型模拟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如强 高红凯 +1 位作者 刘俊国 田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与目标函数的选取直接相关,最常用的目标函数是纳什系数。纳什系数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产生了纳什系数的变形形式,主要包括对数形式、开方形式、绝对值形式和相对值形式。目前,不同目标函数(如纳什系数及其变形形式)对... 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与目标函数的选取直接相关,最常用的目标函数是纳什系数。纳什系数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产生了纳什系数的变形形式,主要包括对数形式、开方形式、绝对值形式和相对值形式。目前,不同目标函数(如纳什系数及其变形形式)对模拟效果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黑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区,应用FLEX-Topo水文模型、采用MOSCEM-UA参数优化算法,通过设定不同的目标函数,从纳什系数、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值之差4个数值指标评估模拟效果,从而揭示各变形形式对整体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纳什系数变形形式的模拟结果中,开方形式的模拟效果最好;(2)以纳什系数为目标函数的模拟结果会高估洪峰流量,而以变形形式的模拟结果略好,但都会低估基流流量;(3)目标函数分别为纳什系数和开方形式的模拟结果相差不大,但开方形式对洪峰流量的模拟略好,且相关系数更高。黑河流域的水文模拟建议采用开方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什系数变形形式 目标函数 模拟效果 黑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植被变化及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姬广兴 高慧珊 +7 位作者 高红凯 岳帅均 张进财 李青松 李根明 陈伟强 郭宇龙 张亚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2—2015年的年均I_(NDV)呈显著的波动增长趋势(p<0.01),且空间异质性较明显,植被增长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区域;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对I_(NDV)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99.56%和0.44%,但其贡献率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下垫面参数(ω)和I_(NDV)之间有较强相关性,表明流域产流能力对植被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气候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对径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28%和0.12%,表明气候因素导致植被增长是致使汉江流域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高度重视植被生长导致流域水资源减少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在辽西半干旱丘陵流域的适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博美 高红凯 +2 位作者 佘敦先 邵伟 夏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2-1082,共11页
采用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HAND-based storage capacity curve),以典型半干旱丘陵区的辽宁省叶柏寿流域为研究区,检验模拟效果。在只改变产流模块的情况下,把HSC线型同HBV(hydrologiska byrans vattenbalansavedlning)模型的beta... 采用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HAND-based storage capacity curve),以典型半干旱丘陵区的辽宁省叶柏寿流域为研究区,检验模拟效果。在只改变产流模块的情况下,把HSC线型同HBV(hydrologiska byrans vattenbalansavedlning)模型的beta函数、新安江模型的蓄水容量曲线、基于雨强阈值的超渗模型进行比较后发现,在进行长时间序列模拟时,极端高洪峰流量过程对径流的模拟结果有很强的影响。传统模型依赖参数率定,普遍存在参数过拟合现象,即为了提高洪峰流量模拟精度,导致优化的产流参数严重背离物理意义和假设。研究提出的产流模型基于HSC线型并耦合根系区蓄水容量反演的MCT方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无需率定,可避免传统模型存在的为提高对少数洪峰流量的模拟精度而产生的参数过拟合现象,因此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其洪水模拟精度表现更为可靠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地形为基础的HSC产流模型 产流机制 干旱半干旱区水文 叶柏寿流域 辽西半干旱丘陵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