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北羊角尾萤石矿成因:来自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松 王春连 +5 位作者 高立湧 张成信 王占兵 王畅 孟都 商朋强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82,共12页
闽北浦城羊角尾萤石矿产于侏罗系梨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内,对其地质矿产特征和矿石、围岩及矿区内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羊角尾萤石矿矿石ΣREE为65.17×10^(–6)~125.87×10^(–6),重稀土... 闽北浦城羊角尾萤石矿产于侏罗系梨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内,对其地质矿产特征和矿石、围岩及矿区内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羊角尾萤石矿矿石ΣREE为65.17×10^(–6)~125.87×10^(–6),重稀土相对富集,δEu和δCe无明显异常;Ni、Cd、Pb和As等中低温微量元素相对地壳富集。围岩梨山组火山碎屑岩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负异常明显,Sm/Nd值与萤石接近,微量元素相对地壳的含量曲线趋势与萤石基本一致。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则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的特征,Sm/Nd值远小于萤石矿。结合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及矿床成因判别图解,认为羊角尾萤石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为梨山组火山碎屑岩。成矿流体在形成后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在此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充分的水岩反映,使Ca、F、REE等重新活化,最终在构造破碎带就位沉淀形成矿体,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羊角尾萤石矿的矿床成因研究表明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系是区域萤石矿成矿的重要物源基础,在区域找矿工作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羊角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诺敏大山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永健 张成信 +6 位作者 张明明 程烁 高立湧 于汪 赵寒 王畅 张伟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03-2114,共12页
笔者等选择大兴安岭北段诺敏大山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域侵入岩成因类型、岩浆来源及构造环境。该区侵入岩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和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对其中正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 笔者等选择大兴安岭北段诺敏大山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区域侵入岩成因类型、岩浆来源及构造环境。该区侵入岩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正长花岗斑岩和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对其中正长花岗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正长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29.5±0.4 Ma,应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内侵入岩与地层相互接触关系,本区侵入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区内侵入岩具有富硅(SiO_(2)=67.36%~74.09%)、富碱(K_(2)O+Na_(2)O=8.88%~9.34%)、高铝(Al_(2)O_(3)=12.56%~16.15%),低MgO、TiO_(2)、CaO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0.94~1.31,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富集Rb、U、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Ti、Nb、Sr、P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Rb/Sr为0.9~2.0,Sr/Y为4.2~7.2,显示出高Sr、低Y的特点,指示岩浆源区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在早白垩世之前已结束碰撞,诺敏大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在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诺敏大山地区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浦城地区萤石矿床围岩和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利岗 金松 +3 位作者 王春连 商朋强 高立湧 王占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3-938,共16页
福建浦城地区位于闽西北隆起带北部武夷成矿带,区内现有萤石矿(点) 30余处,均产于北东向断裂带内。以浦城地区外洋、南山尖、黎处、龙头洋萤石矿和仁峰萤石矿化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萤石和围岩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区内萤石矿... 福建浦城地区位于闽西北隆起带北部武夷成矿带,区内现有萤石矿(点) 30余处,均产于北东向断裂带内。以浦城地区外洋、南山尖、黎处、龙头洋萤石矿和仁峰萤石矿化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萤石和围岩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区内萤石矿呈块状、条带状、网脉状分布,主要可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两种矿石。萤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2.22×10^(-6)~154.44×10^(-6),Y含量为5.68×10^(-6)~114.90×10^(-6),LREE/HREE值为1.10~4.67,(La/Yb)N值为0.85~5.04,δEu值为0.55~1.05,δCe值为0.73~0.95。二长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74.13×10^(-6)~340.42×10^(-6),Y含量为15.37×10^(-6)~90.49×10^(-6),LREE/HREE值为1.54~15.47,(La/Yb)N值为0.85~42.51,δEu值为0.10~0.72,δCe值为0.36~1.64。二长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高场强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Zr,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缓右倾型,产于板内构造环境,与萤石的矿化有密切关系。二长花岗岩中F含量较高,推测其为萤石矿中F元素的主要来源。区内萤石矿形成于热液低温还原环境中,研究区至少经历了两期次萤石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元素地球化学 华南花岗岩 福建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卡尔恰尔萤石矿区富氟花岗岩体的液态不混溶作用与成矿
4
作者 金松 高立湧 +7 位作者 张成信 胡中国 姚志宏 李英杰 姜振宁 代晓光 王猛 李健 《矿床地质》 2025年第5期1095-1113,共19页
阿尔金卡尔恰尔萤石矿床的控矿花岗岩为一套富氟碱长花岗岩,为了探究富氟花岗岩液态不混溶演化过程及其与萤石成矿的关系,文章在详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长花岗岩发育“眼... 阿尔金卡尔恰尔萤石矿床的控矿花岗岩为一套富氟碱长花岗岩,为了探究富氟花岗岩液态不混溶演化过程及其与萤石成矿的关系,文章在详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岩、矿石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长花岗岩发育“眼球”状析离体、萤石矿化囊包体,伟晶岩发育格架状石英及刀片状石英等岩浆液态不混溶地质标志。碱长花岗岩、萤石方解石脉、花岗伟晶岩存在SiO_(2)、Na_(2)O、K_(2)O组分分离,花岗伟晶岩与萤石方解石脉的Nb/Ta、Zr/Hf值较碱长花岗岩明显增大,δEu、(La/Yb)N、Sr、Ba等具有明显突变现象。碱长花岗岩、萤石方解石脉、花岗伟晶岩中各类包裹体共生现象普遍,均一温度和盐度表明它们被捕获于不均匀体系。上述证据表明,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是研究区富氟碱长花岗岩演化的主要机制,制约着岩浆演化晚期至热液阶段的岩浆分异演化和萤石富集成矿过程,液态不混溶作用对于矿床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液态不混溶 富氟花岗岩 卡尔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