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三合屯金矿床深部电性结构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科宁 邓居智 +5 位作者 刘文玉 余辉 陈辉 周聪 王彦国 刘宝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4-700,共17页
黑龙江省三合屯金矿床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西南端,地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且深部地球物理工作程度不足,制约了该地区深部找矿的突破和对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对横跨该矿床的音频大地电磁长剖面(约8.5km)数据进... 黑龙江省三合屯金矿床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西南端,地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且深部地球物理工作程度不足,制约了该地区深部找矿的突破和对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对横跨该矿床的音频大地电磁长剖面(约8.5km)数据进行二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二维精细电性结构.结果表明:三合屯金矿床地区100m以浅呈现低阻异常特征,反映了该地区浅层为白垩系砂泥岩和第四系风化物;剖面西北侧连续分布的低阻层与下伏高阻异常区分别指示了白垩纪火山岩和石炭纪侵入岩;剖面下方的高低阻转换带揭示了韧性剪切带和断裂等导矿和储矿构造的深部展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建立了三合屯金矿床成矿模式:在早—中侏罗世伸展构造背景下,成矿流体沿着断裂、韧性剪切带向上运移,并将晚石炭世侵入岩中的金元素淋滤浸出,促成了研究区第一期成矿;早白垩世研究区再次处于伸展拉分背景下,深部岩浆喷发所携带的金元素随岩浆热液沿着新形成以及重新活化的韧性剪切带和盆缘断裂向三合屯火山盆地边缘运移,后期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沉淀富集,并叠加在早期形成的矿化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合屯金矿床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成矿模式 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