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稻米油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1
作者 潘保辉 殷娇娇 +5 位作者 王澍 黄何 高盼 钟武 胡传荣 何东平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了促进稻米油产业发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以“rice bran oil”为主题词得到的1481篇有效文献的年发文量,被引频次,主要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国家、机构、作者,以... 为了促进稻米油产业发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3—2023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以“rice bran oil”为主题词得到的1481篇有效文献的年发文量,被引频次,主要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国家、机构、作者,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2023年,稻米油领域的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稻米油研究在食品科技领域发文量最多,其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印度、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发表论文最多;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巴西的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USDA)和巴西的圣保罗大学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Meirelles、Rodrigue以及王兴国是该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稻米油的稳定性、稻米油的提取工艺、稻米油中营养成分的活性、稻米油中活性成分的功效以及酯交换和生物柴油的制备。近年来,稻米油的综合营养评价以及副产物的开发利用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可围绕高效、绿色、经济的稻米油加工工艺以及稻米油在不同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等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油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盼 王宇先 +4 位作者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3,共9页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CK(不深松+不秸秆还田)、NFG(不深松+每年秸秆还田)、EFG(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TFG(隔两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和...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CK(不深松+不秸秆还田)、NFG(不深松+每年秸秆还田)、EFG(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TFG(隔两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和SFG(连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胡敏酸(HA)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EFG处理0~10 cm土层的SOC、HA含量和PQ值分别显著增加25.23%、16.19%和4.27%,FA含量降低4.55%。10~20 cm土层,EFG处理的SOC含量最高,较CK增加13.18%;SFG处理的HA和FA含量较CK提高最多,增幅分别为13.27%和32.74%。通过HA三维荧光图谱发现,与CK(Ex/Em=270/455,270/460)相比,EFG(Ex/Em=280/455,270/465)处理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的HA荧光峰波长均有红移现象。土壤胡敏酸中包含两个组分,C1(Ex/Em=270/280)和C2(Ex/Em=440/515)同为类腐殖酸物质,胡敏酸整体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其中EFG和TFG处理的C2组分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8.59%和31.38%。各处理的C1和C2组分F_(max)值均较CK有所增加,即腐殖化程度增加。综上所述,EFG处理(隔一年深松+每年秸秆还田)通过提升土壤有机碳及腐殖酸类物质含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强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为黑龙江黑土区较佳的耕作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深松 土壤有机碳 胡敏酸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3
作者 高盼 申慧波 +5 位作者 王宇先 蔡姗姗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无秸秆还田(CK)、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及其结构特征进行...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基于6 a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无秸秆还田(CK)、秸秆覆盖还田(FG)、秸秆翻埋还田(FM)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及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CK相比,FM处理0~40 cm土层SOC含量提高7.87%~29.54%,FG处理0~30 cm土层SOC含量增加1.91%~18.61%,30~40 cm土层SOC含量降低7.67%;FM和FG处理0~40 cm土层土壤WSOC含量分别提升13.42%~39.42%和0.28%~26.34%。(2)通过WSOC三维荧光光谱发现,各土层CK(Ex/Em=300/34、Ex/Em=300/340、Ex/Em=240/340、Ex/Em=300/340)处理WSOC荧光特征峰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荧光峰;FM(Ex/Em=340/430、Ex/Em=340/430、Ex/Em=340/435、Ex/Em=340/435)和FG(Ex/Em=270/440、Ex/Em=270/435、Ex/Em=340/435、Ex/Em=340/430)处理为类腐殖酸类物质荧光特征峰,腐殖化程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荧光区域积分表明,FM和FG处理类腐殖酸类物质(Ⅴ)和富里酸类物质(Ⅲ)的积分百分比分别较CK增加12.18%~27.39%、11.98%~30.72%和3.96%~5.73%、2.99%~5.40%。(3)土壤WSOC包含两个组分,C1(Ex/Em=340/435,270/435)组分为类腐殖酸类物质,C2(Ex/Em=290/345,240/345)组分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F max值结果表明,0~40 cm土层的C1组分相对含量表现为FM>FG>CK,表明秸秆翻埋还田更有助于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和形成更高分子量的有机物。综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提升SOC和土壤WSOC含量,增加腐殖化程度,加强土壤的供肥能力,翻埋还田处理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荧光结构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高盼 王宇先 +3 位作者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各土层均是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最高。FM处理4个土层砂粒(>0.250μm)和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1.78%和20.51%,FG处理分别提高了25.87%和13.52%。FM处理在各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顺序为FM>FG>CK,其中FM处理分别较CK增加22.73%和38.25%,FG处理分别较CK提高2.48%和26.32%。在>20~30和>30~40 cm土层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依次为FM>CK>FG,其中FG降低幅度分别为14.55%和9.41%,而FM处理增加幅度分别为10.68%和17.85%。不同处理之间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差异不明显。穗粒数顺序为FM>FG>CK,籽粒含水量顺序为FG>CK>FM;产量顺序为FM>FG>CK,FM和FG处理分别较CK增产5.20%和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秸秆还田 颗粒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盼 李淑芹 +1 位作者 叶水根 董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6期69-72,共4页
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进行区域内供需平衡分析,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区域... 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进行区域内供需平衡分析,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区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等诸多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承载力 徒骇马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盼 叶水根 李淑芹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8年第1期98-100,108,共4页
水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也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模型,进行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这将对... 水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也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徒骇马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模型,进行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了该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这将对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骇马颊河流域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盼 郭广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69,共4页
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了随机介质理论在隧道开挖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独岩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模型,选取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并编程实现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 针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岩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了随机介质理论在隧道开挖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独岩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模型,选取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并编程实现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K1+700隧道断面实测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随机介质理论 预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曲艺的荣光与衰落——新野槐书现状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盼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新野槐书产生于三国古城新野,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属于地方曲艺,2015年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于2015年10月起对这一濒临灭绝的地方稀有曲种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对其历史渊源、艺术形态、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考... 新野槐书产生于三国古城新野,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属于地方曲艺,2015年入选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于2015年10月起对这一濒临灭绝的地方稀有曲种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对其历史渊源、艺术形态、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分析,力图呈现出新野槐书的基本现状,梳理出其大致的发展脉络,以期更好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野槐书 历史渊源 艺术形态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核桃蛋白粉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氨基酸组成 被引量:5
9
作者 高盼 胡博 +6 位作者 王澍 杨歆萌 胡传荣 何东平 张晖 张跃进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4,共5页
为获得最佳的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原料,分别以核桃仁和核桃饼为原料,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利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并测定了脱脂核桃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脱脂核桃蛋白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核桃仁为... 为获得最佳的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原料,分别以核桃仁和核桃饼为原料,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利用正交实验优化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并测定了脱脂核桃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脱脂核桃蛋白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核桃仁为原料、料液比1∶2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9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脱脂核桃蛋白粉的脱脂率为99.38%,蛋白质分散指数(PDI)为14.88%;通过与FAO/WHO推荐氨基酸摄入组成比较发现,脱脂核桃蛋白粉能基本满足成人的需求,部分满足2~5岁儿童的需求。以核桃仁为原料,可以得到高脱脂率和高PDI的脱脂核桃蛋白粉,且脱脂核桃蛋白粉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核桃蛋白粉 核桃仁 核桃饼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辅助制备核桃蛋白的工艺优化及超滤回收核桃蛋白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盼 张慧慧 +6 位作者 王澍 杨歆萌 胡传荣 何东平 张晖 张跃进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7,共7页
为提高核桃蛋白得率,分别探索了以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为辅助酶,碱溶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的工艺,采用超滤工艺回收酸沉废液中核桃蛋白,比较醋酸纤维素(CA)膜、聚醚砜树脂(PES)膜和聚偏氟乙烯(PVDF)膜3种不同超滤膜的回收效... 为提高核桃蛋白得率,分别探索了以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为辅助酶,碱溶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的工艺,采用超滤工艺回收酸沉废液中核桃蛋白,比较醋酸纤维素(CA)膜、聚醚砜树脂(PES)膜和聚偏氟乙烯(PVDF)膜3种不同超滤膜的回收效率。结果表明,酶法辅助碱溶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纤维素酶为辅助酶、酶解时间60 min、酶解pH 3.6、酶添加量0.5%、酶解温度37℃,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核桃蛋白得率为84.11%。CA膜能显著提高核桃蛋白得率,在原料液质量浓度0.363 mg/mL、原料液温度30℃的条件下,CA膜的截留率可达92.33%,核桃蛋白得率可达8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纤维素酶 醋酸纤维素膜 酶法辅助 超滤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盼 李恒彬 +6 位作者 陈哲 杨歆萌 胡传荣 何东平 张晖 张跃进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制备蛋白纯度高于90%的核桃分离蛋白,采用糖化酶纯化核桃蛋白,探究了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5个因素对核桃蛋白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与低变性核桃蛋白粉(由核桃仁仅经过脱脂制备)比较考察其氨基酸组成与功能特... 为制备蛋白纯度高于90%的核桃分离蛋白,采用糖化酶纯化核桃蛋白,探究了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5个因素对核桃蛋白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与低变性核桃蛋白粉(由核桃仁仅经过脱脂制备)比较考察其氨基酸组成与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核桃蛋白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80 U/g,料液比1∶8,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0 min,酶解pH 5.0。在最优条件下,蛋白纯度为94.37%。制备的核桃分离蛋白氨基酸组成合理,持水性为3.72 g/g,吸油性为1.57 g/g,乳化性为57.60%,均明显优于低变性核桃蛋白粉。研究证明糖化酶纯化法得到的核桃分离蛋白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分离蛋白 糖化酶 纯化 蛋白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富集鱼油中EPA和DHA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闵征桥 高盼 +3 位作者 何东平 胡传荣 胡晚华 柳鑫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对影响尿素包合法分离效果的溶剂与鱼油比例、尿素与鱼油比例、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和包合次数进行了考察,分别以产品中EPA和DHA的纯度与收率为指标,主要考虑其纯度,进行了正交实验。最优工艺条件:尿素与鱼油质量比为1∶1、溶剂与鱼油体... 对影响尿素包合法分离效果的溶剂与鱼油比例、尿素与鱼油比例、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和包合次数进行了考察,分别以产品中EPA和DHA的纯度与收率为指标,主要考虑其纯度,进行了正交实验。最优工艺条件:尿素与鱼油质量比为1∶1、溶剂与鱼油体积质量比为7∶1、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12 h,包合2次。在最优方案下进行验证试验,鱼油中EPA和DHA含量总和由56%提高到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EPA DHA 尿素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蛋白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盼 杨歆萌 +4 位作者 马开创 潘坤 胡传荣 何东平 张四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6,75,共6页
以提高核桃蛋白产品的附加值为目的,探索核桃蛋白制备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对水酶法结合超声法制备核桃蛋白工艺和糖化酶处理纯化核桃蛋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核桃蛋白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酶解时间... 以提高核桃蛋白产品的附加值为目的,探索核桃蛋白制备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对水酶法结合超声法制备核桃蛋白工艺和糖化酶处理纯化核桃蛋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核桃蛋白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酶解时间2.0 h、加酶量2.0%、温度50℃、p H9.0,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得率为78.16%,蛋白质含量为82.53%;核桃蛋白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 4.5、酶解时间140 min、加酶量0.4%,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纯度为9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超声 水酶法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盼 刘睿杰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3,共7页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并探索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不同加工方式制备铁核桃油,亚甲基蓝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CHO试剂盒检测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总胆固醇含量的影...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并探索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不同加工方式制备铁核桃油,亚甲基蓝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CHO试剂盒检测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加工方式的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合成基因HMGCR、SREBP-2和CYP5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HepG2细胞的DMSO安全添加量为0.10%,铁核桃油对HepG2细胞作用的最佳终浓度为500μg/mL,与对照组相比,核桃油能降低HepG2细胞总胆固醇的含量,下调HMGCR、SREBP-2和CYP51 mRNA的表达量。铁核桃油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基因HMGCR、SREBP-2和CYP51的表达,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铁核桃油中的微量伴随物可能是引起降胆固醇功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核桃油 HEPG2细胞 胆固醇合成 伴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调和油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闵征桥 刘金勇 +2 位作者 高盼 胡传荣 何东平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3年第3期11-14,共4页
依据人体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取比例为1∶1∶1,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4~6)∶1,建立数学模型,并将其编程,利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中各原料植物油所占百分比... 依据人体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取比例为1∶1∶1,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4~6)∶1,建立数学模型,并将其编程,利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食用植物调和油中各原料植物油所占百分比。按照百分比调配,得到调配样品。测定样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确定食用植物调和油脂肪酸组成的一个区间值,以此脂肪酸组成区间值为依据来鉴别食用植物调和油。并选择市售食用植物调和油进行验证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食用植物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TOPSIS模型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盼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76,共6页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众多,科学合理地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互惠双赢的基础。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TOPSIS综合模型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首先使用DEA法筛选出相对有效企业,优化决策环境后,...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众多,科学合理地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互惠双赢的基础。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TOPSIS综合模型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首先使用DEA法筛选出相对有效企业,优化决策环境后,使用TOPSIS法对企业进行优劣排序。实证研究证明,DEA-TOPSIS信用评价模型可通过筛选淘汰无效企业,来降低TOPSIS逆序问题对决策的影响,有效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信用评价 DEA-TOPSIS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味是第6种基本味觉吗?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兴国 高盼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11,共11页
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认为脂肪酸具有基本味觉的特性,提出了第6种基本味觉为脂肪味的观点。综合现有的研究报道结合基本味觉的论证条件,从生物体电生理学特性、心理物理学特性、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脂肪味与其他基本味觉比较、脂肪味的... 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认为脂肪酸具有基本味觉的特性,提出了第6种基本味觉为脂肪味的观点。综合现有的研究报道结合基本味觉的论证条件,从生物体电生理学特性、心理物理学特性、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脂肪味与其他基本味觉比较、脂肪味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了脂肪味作为第六种基本味的论据并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味 脂肪酸 基本味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丁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莉芳 魏勇 +2 位作者 高盼 夏慧芸 牛艳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8-575,596,共9页
采用乳液合成法利用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制备了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BA-VAc)乳液,并将其用于改性水泥砂浆。研究了改性乳液对水泥砂浆凝结时间、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压折比、粘结强度和抗滑摆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BA-VAc)对砂浆进... 采用乳液合成法利用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制备了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BA-VAc)乳液,并将其用于改性水泥砂浆。研究了改性乳液对水泥砂浆凝结时间、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压折比、粘结强度和抗滑摆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BA-VAc)对砂浆进行改性使水泥砂浆凝结时间延长,吸水率和压折比大幅降低,粘结强度和抗滑性能显著提高。砂浆性能得到较大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填充砂浆内部孔隙形成了致密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 聚醋酸乙烯酯 水泥砂浆 力学强度 粘结强度 抗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C模型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降斌 高盼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63-270,共8页
2009年10月23日,筹备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在深圳鸣锣开板,创业板逐渐成为各行业人士一个崭新的话题。如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对4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 2009年10月23日,筹备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在深圳鸣锣开板,创业板逐渐成为各行业人士一个崭新的话题。如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对4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运用DEA2.1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运算,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创业板上市公司 规模效率 纯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588协议在机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士鹏 陈新华 高盼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9期121-124,共4页
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高精度的时钟同步是测试参数时间一致性的基础。为提高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的时钟同步精度,通过深入分析了IEEE1588协议的工作原理,获取时间偏差和线路延迟的计算方法,并针对IEEE1588协议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 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高精度的时钟同步是测试参数时间一致性的基础。为提高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的时钟同步精度,通过深入分析了IEEE1588协议的工作原理,获取时间偏差和线路延迟的计算方法,并针对IEEE1588协议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影响IEEE1588协议精度的因素和误差来源。在所有误差因素中,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负载作为IEEE1588时钟同步的主要误差来源,对整个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于IEEE 1588协议在机载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同步精度 IEEE1588 机载测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