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萌发对小粒黑豆活性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宏瑀
宋艳丽
王可心
高玉萌
高小丽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0800)
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NTX-36)。
-
文摘
以神木连枷条、定边小黑豆和子洲小黑豆3个黑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小粒黑豆萌发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等活性组分含量,同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粒黑豆萌发过程中,花色苷大量积累,3种小粒黑豆花色苷含量峰值分别为萌芽第1天的1.95、3.10、11.79倍,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有所上升;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强,其中O2-·的清除能力增强效果最为明显,3种小粒黑豆最大O2-·清除率依次是萌发第1天的1.83、1.53、1.93倍。相关性分析表明,子洲小粒黑豆和定边小黑豆的DPPH·清除能力分别与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神木连枷条和子洲小黑豆的O2-·清除能力和总酚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萌发可作为提高小粒黑豆活性组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
-
关键词
萌发
小粒黑豆
活性组分
抗氧化能力
-
Keywords
germination
small black beans
active compon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
分类号
S52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芸苔素内酯对糜子苯唑·二甲钠药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林瑞嫦
高玉萌
王可心
李鑫
杨思敏
高小丽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6-734,共9页
-
基金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6-13.5-A26)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TSCXL-NY-03-01)。
-
文摘
为研究芸苔素内酯对糜子苯唑·二甲钠药害的缓解效果,于2020年6—10月在陕西省榆林市以“榆糜2号”糜子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在糜子幼苗长至3~4叶期时,喷施0.6 kg·hm^(-2)苯唑·二甲钠防除杂草,药后3 d分别叶面喷施0.06、0.08、0.10 mg·L^(-1)的芸苔素内酯,调查除草剂药害和杂草防效,研究糜子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叶面喷施0.06、0.08、0.10 mg·L^(-1)芸苔素内酯后除草剂药害指数显著下降,分别较单施除草剂降低了11.34、13.26、12.75个百分点,杂草防效略有降低,但与单施除草剂差异不显著;在苯唑·二甲钠胁迫下,糜子的株高,茎粗,穗长,主穗质量,产量,功能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叶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药后3 d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均能缓解苯唑·二甲钠对糜子的药害,提高糜子产量及功能叶片的活性氧代谢酶活性、GST活性和叶绿素、GSH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研究表明,在0.6 kg·hm^(-2)的苯唑·二甲钠胁迫下喷施0.06~0.10 mg·L^(-1)的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高糜子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的平衡和提高GST酶活性促进苯唑·二甲钠与GSH形成无毒性的轭合物来缓解苯唑·二甲钠对糜子产生的药害,从而促进糜子正常生长,提高糜子产量,其中浓度为0.08 mg·L^(-1)的芸苔素内酯在缓解除草剂药害、促进糜子增产方面效果较好。
-
关键词
糜子
芸苔素内酯
苯唑·二甲钠
药害缓解
活性氧代谢
-
Keywords
broomcorn millet
brassinolide
WP mixture of tribenuron–methyl·carfentrazone-ethyl·MCPA-Na
phytotoxicity mitigation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
分类号
S451.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