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
1
作者 叶莹 何镜 +3 位作者 刘筱婧 高玉烨 周婷婷 高晓霞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57-570,共1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UPLC-QE-MS技术分析栀子豉汤及其组方药材栀子、淡豆豉中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通过体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验证探究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UPLC-QE-MS技术分析栀子豉汤及其组方药材栀子、淡豆豉中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通过体内外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抗生素鸡尾酒疗法建立伪无菌大鼠模型,寻找栀子、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在体内肠道菌群影响下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的差异;利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评价栀子、淡豆豉和栀子豉汤含药血清以及入血成分基于神经保护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分别在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中鉴定出37、7和43种化学成分,确定了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187、146和196个潜在靶点,从而进一步发现栀子和栀子豉汤治疗抑郁症的9个共同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栀子、栀子豉汤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对栀子、淡豆豉、栀子豉汤体内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栀子豉汤给药正常大鼠后可鉴定出18种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而栀子、淡豆豉给药正常大鼠,栀子豉汤给药伪无菌大鼠分别鉴定出9、3和12种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说明栀子在没有淡豆豉配伍或无体内肠道菌群调控下,其体内代谢会发生改变;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各组含药血清及部分入血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栀子豉汤含药血清以及栀子新苷的神经保护作用最显著,各含药血清均可下调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结论淡豆豉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栀子配伍后能够调控体内肠道菌群,影响栀子的体内代谢,栀子豉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豉汤 栀子 淡豆豉 抑郁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