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蓝色素还原工艺及对棉织物染色研究
1
作者 李晓菊 高爱芹 +1 位作者 张炜 谢孔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生物基蓝色素谷蓝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环保染料。该染料可以在碱性环境下被保险粉还原为隐色体状态而上染棉织物,但是谷蓝对染色条件极其敏感,难以通过传统染色工艺获得理想的色泽。文中以棉织物染色后的Integ值为评价标准,... 生物基蓝色素谷蓝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环保染料。该染料可以在碱性环境下被保险粉还原为隐色体状态而上染棉织物,但是谷蓝对染色条件极其敏感,难以通过传统染色工艺获得理想的色泽。文中以棉织物染色后的Integ值为评价标准,探讨了氢氧化钠、保险粉用量以及还原温度对还原工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及硫酸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谷蓝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氢氧化钠用量3.0 g/L,保险粉用量17.5 g/L,还原温度30℃;染色温度25℃,染色时间25 min,硫酸钠用量60.0 g/L。在此工艺下可以实现谷蓝的常温高效还原和稳定上染过程,且色牢度表现良好,对谷蓝的进一步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蓝 生物基染料 染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活性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2
作者 孙龙 张韵超 +1 位作者 吴慧萍 高爱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为母体,N,N-二甲基-1,3-丙二胺及不同碳链长度(n=4,8,12)的溴代烷为原料,成功合成含双季铵盐基团的新型水溶性二苯甲酮四羧酸衍生物BP-C4、BP-C8、BP-C12,这类BP-Cn(n=4,8,12)化合物具有光活性抗菌与紫外线吸收特... 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为母体,N,N-二甲基-1,3-丙二胺及不同碳链长度(n=4,8,12)的溴代烷为原料,成功合成含双季铵盐基团的新型水溶性二苯甲酮四羧酸衍生物BP-C4、BP-C8、BP-C12,这类BP-Cn(n=4,8,12)化合物具有光活性抗菌与紫外线吸收特性。研究发现,BP-C4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优异的活性氧产生能力。以BP-C4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为例,当整理液浓度为30g/L时,织物经紫外线照射30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85%和99.29%光动力抗菌性能良好,呈现出双季铵盐与二苯甲酮的协同抗菌效应;同时,整理织物的UPF值达到139.98,紫外线防护性能显著提升,实现了羊毛织物光动力抗菌和紫外线防护的多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衍生物 季铵盐 光动力抗菌性能 紫外线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爱芹 邹作君 +2 位作者 李垟 隋小妮 林春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9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院附属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3个月以上的3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死亡71例,其他原因退出治疗101例,统计截止期在透析患者134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院附属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3个月以上的3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死亡71例,其他原因退出治疗101例,统计截止期在透析患者134例。对同期进入透析的死亡和在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前后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前血肌酐(Scr.PHD)以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心血管病25例(35.21%),脑血管病23例(32.39%),全身衰竭8例(11.27%),严重感染8例(11.27%),恶性肿瘤6例(8.45%)。死亡组平均年龄大(P<0.01),HGB、Hct、ALB、Kt/V、Scr.PHD、PTH均低于在透析组(P<0.001或P<0.05),CHO高于在透析组(P<0.01)。结论心、脑血管病、全身衰竭和严重感染是MH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Kt/V及透析前血肌酐水平低是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FeOOH协同光催化/芬顿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侯爱芹 +1 位作者 高爱芹 谢孔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煅烧法和尿素/乙醇溶液协同介导法制备了磷掺杂g-C_(3)N_(4)纳米片(PCN)和αFeOOH复合的协同光催化/芬顿体系PCN/FeOOH,以罗丹明B(RhB)为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与单一的PCN或FeOOH相比显著... 利用煅烧法和尿素/乙醇溶液协同介导法制备了磷掺杂g-C_(3)N_(4)纳米片(PCN)和αFeOOH复合的协同光催化/芬顿体系PCN/FeOOH,以罗丹明B(RhB)为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与单一的PCN或FeOOH相比显著提高,分别为单独PCN光催化和单独FeOOH芬顿体系的2.99倍和3.59倍。在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8 g/L,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300 W氙灯下降解90 min,pH为3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mg/L的RhB降解率可以达到98.5%,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FEOOH 复合光催化剂 芬顿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退出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垟 隋小妮 +2 位作者 于龙丽 高爱芹 邹作君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6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透析原因及影响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25例患者退出治疗,退出率...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透析原因及影响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25例患者退出治疗,退出率53.19%,其中以死亡、肾移植和因经济原因退出为主,分别占38.40%、21.60%、20.80%。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病为主(31.25%),其原发病高血压肾病占80.0%;其次为心血管病占25.00%,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占75.0%。组间比较死亡组平均年龄较大,因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死亡者更明显(P<0.01)。因心血管病、严重感染和全身衰竭死亡者平均透析龄较短(P<0.05和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死亡和经济条件制约,脑血管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的发生与原发疾病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龄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发生全身衰竭和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选择透析方式和处方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PEG-400无尿素活性印花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红娟 高爱芹 谢孔良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6,共5页
使用聚乙二醇400(PEG-400)替代尿素,对棉织物进行活性染料印花,以解决尿素对水源的污染问题。通过测试印花产品的Integ值和固色率,探讨了PEG-400对活性染料红、黄、蓝单色印花织物性能的影响,并与尿素印花织物的色光、各项牢度进行比... 使用聚乙二醇400(PEG-400)替代尿素,对棉织物进行活性染料印花,以解决尿素对水源的污染问题。通过测试印花产品的Integ值和固色率,探讨了PEG-400对活性染料红、黄、蓝单色印花织物性能的影响,并与尿素印花织物的色光、各项牢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G-400在印花色浆中的质量分数为1.0%-3.0%时,可完全取代尿素,印花织物的表观深度、固色率、耐摩擦牢度及耐洗色牢度均与使用尿素印花的织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尿素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光致固液转变偶氮苯染料的合成及其光控可逆黏合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井明晓 高爱芹 +1 位作者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谱(1H NMR)及示差热量扫描(DSC)表明,在紫外光的作用下,D-Azo分子发生了异构转变,在光诱导下染料由固态快速转化为液态,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在多个光照周期中保持稳定的光响应性能。将D-Azo用于光控可逆黏合,D-Azo黏接的PMMA板承重达30~35 kg,黏附强度为0.80~0.93 MPa。D-Azo分子具有明显的光致固液转化特性,紫外光照射可以使其脱黏合,表明作为胶黏剂的可逆性和重复使用性能。该材料可望在纺织复合材料黏合领域以及可穿戴黏合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转化 光控黏合 可逆 偶氮苯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的负载型Au/TiO_(2)纳米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菊 高爱芹 +1 位作者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11,共6页
以天然牛角瓜纤维的碳化中空纤维(CF)为载体,通过高温水热法,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成功将TiO2负载在碳纤维上,制备出光催化剂TiO2/CF;并通过化学还原法,在TiO2表面进一步负载纳米Au粒子,得到高效光催化剂Au/TiO2/C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天然牛角瓜纤维的碳化中空纤维(CF)为载体,通过高温水热法,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成功将TiO2负载在碳纤维上,制备出光催化剂TiO2/CF;并通过化学还原法,在TiO2表面进一步负载纳米Au粒子,得到高效光催化剂Au/TiO2/C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光催化剂负载前后的形貌进行观察比较,同时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光催化剂进行光谱表征。研究发现,在TiO2/CF表面负载纳米Au粒子后,其禁带宽度值变小,由2.78 eV变为2.65 eV;通过对亚甲基蓝、罗丹明B、左氧氟沙星、阿昔洛韦四种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发现纳米Au粒子的负载可显著提高Au/TiO2/CF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光催化剂 化学还原法 贵金属沉积 等离子共振效应 有机化合物 牛角瓜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酸性染料在生物基纤维PA56上的染色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传国 刘宏东 +3 位作者 李蒙蒙 沈红卫 高爱芹 谢孔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5,20,共6页
生物基纤维聚酰胺PA56是以生物发酵技术制备的戊二胺为原料,与己二酸缩合而成。试验采用弱酸性染料对生物基纤维PA56织物进行染色,发现弱酸性染料深蓝5R在生物基PA56织物上的上染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生物基PA56织物可以进行低温染色,... 生物基纤维聚酰胺PA56是以生物发酵技术制备的戊二胺为原料,与己二酸缩合而成。试验采用弱酸性染料对生物基纤维PA56织物进行染色,发现弱酸性染料深蓝5R在生物基PA56织物上的上染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生物基PA56织物可以进行低温染色,在低温条件下,弱酸性染料的上染率可以达到85%以上。弱酸性深蓝5R染料对PA56的吸附过程不能用单一吸附模型描述,是弗莱因德利胥型和朗缪尔型吸附等温线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弱酸性染料 上染率 吸附等温线 生物基PA56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软模板修饰铁掺杂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玉洁 张旭芳 +3 位作者 肖乐 高爱芹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0,共6页
采用一步熔融法,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与铁元素一同掺杂到纳米g-C_(3)N_(4)上,成功获得树脂软模板修饰铁掺杂g-C_(3)N_(4)新型复合光催化剂g-C_(3)N_(4)/MF/Fe。采用X射线多晶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一步熔融法,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与铁元素一同掺杂到纳米g-C_(3)N_(4)上,成功获得树脂软模板修饰铁掺杂g-C_(3)N_(4)新型复合光催化剂g-C_(3)N_(4)/MF/Fe。采用X射线多晶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等多种手段对掺杂前后的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染料模型,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染料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将MF树脂与铁元素一同掺杂到g-C_(3)N_(4)上,复合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有优异的降解能力,40 min可以实现染料完全降解,催化剂的禁带宽度由2.63 eV降低至1.43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染料降解 树脂 铁掺杂 g-C_(3)N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活性染料的结构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园园 高爱芹 +1 位作者 李敏 谢孔良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黑色活性染料存在提升力差、用盐量多、固色率低、乌黑度不高的缺点,对活性黑5的染料分子进行结构改进,延伸共轭链,合成了3种新结构的染料,并研究了染料的4个特征参数(S,E,F,R)以及上染率、固色率、提升力曲线,讨论了染料的结构与... 针对黑色活性染料存在提升力差、用盐量多、固色率低、乌黑度不高的缺点,对活性黑5的染料分子进行结构改进,延伸共轭链,合成了3种新结构的染料,并研究了染料的4个特征参数(S,E,F,R)以及上染率、固色率、提升力曲线,讨论了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提升力及各项牢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黑5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荧光和抗菌多功能纺织品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晓雪 居盟 +3 位作者 陈煌煌 侯爱芹 谢孔良 高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萘酰亚胺为母体,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双子季铵盐荧光抗菌功能的染料NA-3,并将其用于改性涤纶和棉织物的染色,获得2种具有荧光的抗菌多功能面料。研究了功能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光学性能和抗菌性能,以及在两种功能面料上的性能。结果表明,NA-... 以萘酰亚胺为母体,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双子季铵盐荧光抗菌功能的染料NA-3,并将其用于改性涤纶和棉织物的染色,获得2种具有荧光的抗菌多功能面料。研究了功能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光学性能和抗菌性能,以及在两种功能面料上的性能。结果表明,NA-3在水中有106数量级的荧光强度,浓度为40μmol/L时,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可以达到99.99%。染色后的多功能涤纶面料上的荧光强度可以达到107数量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超过70%。棉织物上的荧光强度为106数量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可以达到90%。两种面料均具有良好的荧光发射和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荧光 抗菌 萘酰亚胺季铵盐 改性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发色体系的绿色活性染料在丝绸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涵 沈红卫 +3 位作者 高爱芹 张红娟 谢孔良 侯爱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9,共4页
文中将蓝光蒽醌发色体与黄光偶氮组分发色体相结合,设计合成了偶氮蒽醌混合发色体系的绿色活性染料D-BY,实现了染料分子内拼色。研究了该染料在丝绸针织物上的应用性能,探讨了染色过程及碱剂、元明粉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文中将蓝光蒽醌发色体与黄光偶氮组分发色体相结合,设计合成了偶氮蒽醌混合发色体系的绿色活性染料D-BY,实现了染料分子内拼色。研究了该染料在丝绸针织物上的应用性能,探讨了染色过程及碱剂、元明粉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染料在丝绸织物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能,固色率达到77.82%,绿色色光鲜艳,可以获得优良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其耐光色牢度可以达到6级。避免了绿色色光由于有多个染料拼色带来的配伍性问题,染料染色重现性好,在丝绸面料染色中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蒽醌 混合发色体系 绿色活性染料 丝绸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杂环苯并噻唑染料碱性短流程染色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婷婷 侯爱芹 +2 位作者 郑昌武 谢孔良 高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涤纶织物碱性染色可以缩短工艺过程,节能节水,是染色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碱性染色对染料的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用2-氨基-6-硝基苯并噻唑作为重氮组分,N-取代苯胺作为偶合组分,设计合成了5个含有不同N-取代基的分散染料。分散染... 涤纶织物碱性染色可以缩短工艺过程,节能节水,是染色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碱性染色对染料的结构稳定性要求较高。用2-氨基-6-硝基苯并噻唑作为重氮组分,N-取代苯胺作为偶合组分,设计合成了5个含有不同N-取代基的分散染料。分散染料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不同NaOH质量浓度(1~5 g/L)条件下染料的上染性能,以及在碱性染色条件下染料结构与染色稳定性的关系;对比不同结构的染料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含有乙基和苄基结构的杂环染料具有良好的耐碱稳定性,染色条件的酸碱性对两个染料的上染速率无明显影响,且染色牢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染色 分散染料 耐碱性能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燕 徐小云 +2 位作者 侯爱芹 谢孔良 高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87、7.09和2.79 nm,为分散性良好的近球形结构。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分别发射出绿色、黄色和蓝色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6、561和463 nm,对应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11.3%、5.6%和7.9%。三种N-CQDs的元素组成和表面基团构成基本一致;粒径越大,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越向长波方向移动;N含量越高,绝对荧光量子产率越高。此外,三种N-CQDs的颜色丰富,表面基团还能进一步功能化,在功能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多彩显示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三聚氰胺树脂 氮掺杂 荧光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结构对超仿棉SD型阳离子染料匀染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如晖 洪广伙 +2 位作者 高爱芹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探讨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DP-9993、扩散剂MF、平平加O等,对SD型阳离子艳红SD-5GN滤饼上染超仿棉的影响;探讨不同的复配比例对染料上染过程和移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BAC、M... 探讨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DP-9993、扩散剂MF、平平加O等,对SD型阳离子艳红SD-5GN滤饼上染超仿棉的影响;探讨不同的复配比例对染料上染过程和移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BAC、MF、平平加O以2∶0.5∶0.2比例复配用于超仿棉阳离子染料染色时,可显著提高染色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 表面活性剂 匀染性 移染性 超仿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羟辛基螺吡喃化合物的制备及在变色纺织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梦梦 李宁宁 +1 位作者 谢孔良 高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1,共6页
以2,3,3-三甲基吲哚啉、8-溴正辛醇、5-硝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3,3-二甲基-N-羟辛基-6-硝基-苯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结构,研究其在乙腈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介质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 以2,3,3-三甲基吲哚啉、8-溴正辛醇、5-硝基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3,3-二甲基-N-羟辛基-6-硝基-苯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结构,研究其在乙腈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介质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效应,以及开环和闭环动力学。将该化合物应用于涤纶织物染色,可制备出光致变色功能纺织品,其敏感、快速的光致变色性能,在开发智能变色纺织品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吲哚啉螺吡喃 溶剂效应 变色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针织功能面料的制备及颜色响应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铭健 高爱芹 +1 位作者 侯爱芹 谢孔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3,共5页
光致变色纺织品由于其优异的可逆变色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光致变色敏感性,文中设计合成两支不同碳链长短的新型螺吡喃光致变色功能染料,将这些染料通过高温高压染... 光致变色纺织品由于其优异的可逆变色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光致变色敏感性,文中设计合成两支不同碳链长短的新型螺吡喃光致变色功能染料,将这些染料通过高温高压染色上染涤纶针织物,获得了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针织功能面料。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在溶液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研究了变色功能针织面料的光致变色颜色响应,以及变色前后K/S值和ΔE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杂环氮上取代基碳链的增长,分子的空间体积逐渐增大,从而提高了涤纶面料上螺吡喃的变色敏感性,缩短可逆褪色时间,并能实现循环多次可逆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功能纺织品 涤纶针织物染色 螺吡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酮四甲酸丁酯用于涤纶织物光诱导耐久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柳 沈红卫 +1 位作者 高爱芹 侯爱芹 《染整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PTCD)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丁酯(BPTCA-E)作为光诱导抗菌剂,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 以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PTCD)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丁酯(BPTCA-E)作为光诱导抗菌剂,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将光诱导抗菌剂BPTCA-E应用于涤纶的抗菌整理,研究了BPTCA-E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整理后织物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并对不同BPTCA-E质量浓度整理涤纶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BPTCA-E 100 g/L、180℃焙烘2.5 min的条件下,整理涤纶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活性 羟基自由基 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基铜酞菁高分子染料合成与应用
20
作者 高梦华 高爱芹 +2 位作者 胡柳 侯爱芹 谢孔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6,共4页
铜酞菁(CuPc)由于其结构稳定、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印刷油墨、染料行业中,但其分子溶解度差、极易聚集、直接性低,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文中将铜酞菁衍生物接枝于水性聚氨酯高分子链上,制备得到水性聚氨酯基铜酞菁高... 铜酞菁(CuPc)由于其结构稳定、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印刷油墨、染料行业中,但其分子溶解度差、极易聚集、直接性低,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文中将铜酞菁衍生物接枝于水性聚氨酯高分子链上,制备得到水性聚氨酯基铜酞菁高分子染料(CupcPU),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离心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基铜酞菁高分子染料用于棉织物涂层,得色均匀,且具有较高的各项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基 铜酞菁 高分子染料 合成 涂层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