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疗效分析
1
作者 高浩源 王永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楔形截骨术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C-D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观察
2
作者 朱登嵩 朱冬梅 高浩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69,共1页
1991~1997年,我院以阔筋膜及臀中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肌蒂髂骨瓣 移植治疗 阔筋膜张肌 疗效观察 1991~199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花生蛋白对低盐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浩源 赵春波 +4 位作者 李苗云 马阳阳 赵莉君 朱瑶迪 赵改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9-224,共6页
为研究KCl替代部分食盐(NaCl)后,以及添加花生蛋白对低盐熏煮猪肉香肠品质的影响,在食盐添加量25 g(以原料肉1 kg计)的基础上,分别用KCl代替食盐0%、20%、30%、40%、50%(质量分数,下同),在每个替代量下在香肠中又添加了0%、4%、6%、8%... 为研究KCl替代部分食盐(NaCl)后,以及添加花生蛋白对低盐熏煮猪肉香肠品质的影响,在食盐添加量25 g(以原料肉1 kg计)的基础上,分别用KCl代替食盐0%、20%、30%、40%、50%(质量分数,下同),在每个替代量下在香肠中又添加了0%、4%、6%、8%的花生蛋白,探究它们对低盐猪肉熏煮香肠品质的影响。在实验考察范围内,KCl替代食盐量为30%~50%时,添加8%的花生蛋白可以显著提高香肠的出品率、保水率和红度,显著降低其亮度(P<0.05);在KCl替代食盐量为0%~50%时,添加4%~8%的花生蛋白能显著提高低盐熏煮香肠的黄度(P<0.05);在KCl替代食盐量为20%时,添加8%的花生蛋白对低盐熏煮香肠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KCl替代食盐量为40%和50%时,添加6%的花生蛋白也能显著提高低盐熏煮猪肉香肠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P<0.05)。根据香肠质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了关于KCl替代食盐香肠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程,研究结果为低盐熏煮猪肉香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煮猪肉香肠 KCl替代食盐 花生蛋白 综合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冲击铲刮变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杨 高浩源 +1 位作者 李滨 赵志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冲击铲刮效应不仅增加滑坡的体积与规模,而且会增大滑坡成灾范围,风险预测与判断出现明显误差,导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目前对于高速滑坡的铲刮深度、铲刮范围和铲刮体积等变量计算往往是采用基于经验的铲刮率算...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中,冲击铲刮效应不仅增加滑坡的体积与规模,而且会增大滑坡成灾范围,风险预测与判断出现明显误差,导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目前对于高速滑坡的铲刮深度、铲刮范围和铲刮体积等变量计算往往是采用基于经验的铲刮率算法,其是通过体积增量来反算铲刮变量的数学方法,而实际情况中高速滑坡的冲击铲刮是滑体冲击力和地表可铲刮材料之间的力学屈服破坏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接触力学、弹塑性力学和岩土力学,提出了地表可铲刮层在附加冲击荷载作用下铲刮变量的理论计算方法,认为竖向冲击和切向剪切是滑体冲击铲刮过程的两种主要作用方式。结合实际岩土体材料参数,发现不考虑切向荷载时,铲刮层塑性区主要以竖向破裂区为主,考虑切向荷载时,铲刮层塑性区沿切向迁移,直至塑性边界贯通至地表,符合实际情况,实现了对铲刮变量的定量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铲刮 冲击荷载 被动屈服 计算方法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特大地质灾害链发育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滨 高杨 +4 位作者 万佳威 刘铮 高浩源 卫童瑶 李壮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0年第2期11-14,35,共5页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藏的南部,其构造运动活跃、强震多发、地表侵蚀作用强烈,由崩滑(冰崩)—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要素组成的特大地质灾害链频繁发生。这类超高位超远程的链式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广、流域性成灾风险很...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位于我国西藏的南部,其构造运动活跃、强震多发、地表侵蚀作用强烈,由崩滑(冰崩)—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要素组成的特大地质灾害链频繁发生。这类超高位超远程的链式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广、流域性成灾风险很高,近70年以来已发生15次特大地质灾害链堵江事件,造成很大破坏。研究发现,其发生与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丰富的降水以及较强的冰川活动紧密相关,而沿河谷分布的高陡斜坡处的松散堆积体则为地质灾害链的发生提供了物源。本文就此依次分析了其形成所需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和气象水文等条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最后提出了3条对策建议:①加强特大地质灾害链调查与识别能力;②加强特大地质灾害链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建设;③加强特大地质灾害链工程防灾减灾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峡谷地区 地质灾害链 发育特点 形成条件 防灾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熏烤木材中木质素结构表征及其热解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菊 马阳阳 +7 位作者 李苗云 黄昊龙 高浩源 刘世杰 朱瑶迪 赵莉君 梁栋 赵改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探究传统熏烤肉制品熏烤时所采用不同化学组成及结构的木材类型对产生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的种类和生成量的影响,以传统熏烤肉制品生产时常用的松木、杨木、榉木、枣木、苹果木5种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及热重-红... 为探究传统熏烤肉制品熏烤时所采用不同化学组成及结构的木材类型对产生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的种类和生成量的影响,以传统熏烤肉制品生产时常用的松木、杨木、榉木、枣木、苹果木5种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重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考察5种木材中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及其热解特性。结果表明:5种木材中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中愈创木基结构单元(G)、紫丁香基结构单元(S)含量均存在差异;热解过程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主要发生在200~500℃范围内,但是5种木质素的质量损失速率、质量损失温度、热解速率、热解温度均不同,说明不同木质素的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熏烤木材中木质素含量,S/G结构含量及侧链结构上差异可导致其热稳定性的不同,而热解特性的不同则进一步影响多环芳烃等有害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烤木材 木质素 多环芳烃 结构表征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均质时间对牛骨白汤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洁 李苗云 +5 位作者 朱瑶迪 赵莉君 赵改名 马阳阳 洪念呈 高浩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754-5760,共7页
目的研究牛骨白汤在不同高压均质时间(4、8、12、16、20、24 min)的作用下其乳化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牛骨素、牛骨油为主要原料制备牛骨白汤,在25 Mpa下进行1次高压均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纳米电位仪、粘度计、光学显微镜和拉曼光... 目的研究牛骨白汤在不同高压均质时间(4、8、12、16、20、24 min)的作用下其乳化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牛骨素、牛骨油为主要原料制备牛骨白汤,在25 Mpa下进行1次高压均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纳米电位仪、粘度计、光学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测定不同均质时间处理的牛骨白汤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黏度、微观结构以及蛋白二级结构。结果均质时间由4 min增加到12 min可显著提高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黏度、Zeta电位、无规卷曲和β-转角(P<0.05),降低粒径、多分散系数、α-螺旋和β-折叠(P<0.05),均质时间为12 min时,乳化效果最佳,超过12 min,乳化效果下降。结论均质时间为12min时对牛骨白汤产生的乳化稳定性最佳,解决了牛骨白汤均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为食品工业化生产牛骨白汤等复合调味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时间 牛骨白汤 乳化稳定性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