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溥
高浩捷
+1 位作者
蔡森
黄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将预应力钢绞线与消能杆引入钢桁架梁,利用消能杆、预应力钢绞线分别来消耗构件的变形能、实现结构的自复位功能,从而有效减轻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理论推导了自复位钢桁架梁端截面对应于其恢复力骨架曲线关键特征点处的弯矩和刚度值;采...
将预应力钢绞线与消能杆引入钢桁架梁,利用消能杆、预应力钢绞线分别来消耗构件的变形能、实现结构的自复位功能,从而有效减轻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理论推导了自复位钢桁架梁端截面对应于其恢复力骨架曲线关键特征点处的弯矩和刚度值;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钢桁架梁的分析模型,进行了单向和往复水平荷载下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关键点处的梁端弯矩和刚度的模拟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往复荷载作用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类钢桁架梁具有很好的自复位和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钢桁架梁
非线性分析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熠明
杨溥
+2 位作者
高浩捷
蔡森
沈培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50,共9页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抗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框架柱脚节点的受力机制、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复位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主要来自阻尼器的屈服耗能,不同轴压比下该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能力大致相当;高轴压比导致框架柱产生轻微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变形增大,相应的复位能力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柱脚节点
轴压比
复位能力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溥
高浩捷
蔡森
黄诚
机构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09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1600)~~
文摘
将预应力钢绞线与消能杆引入钢桁架梁,利用消能杆、预应力钢绞线分别来消耗构件的变形能、实现结构的自复位功能,从而有效减轻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理论推导了自复位钢桁架梁端截面对应于其恢复力骨架曲线关键特征点处的弯矩和刚度值;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了钢桁架梁的分析模型,进行了单向和往复水平荷载下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应关键点处的梁端弯矩和刚度的模拟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往复荷载作用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类钢桁架梁具有很好的自复位和耗能性能。
关键词
自复位
钢桁架梁
非线性分析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Keywords
self-centering
steel truss beam
nonlinear analysis
residual deformation
seismic behavior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熠明
杨溥
高浩捷
蔡森
沈培文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华润置地(湖南)有限公司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093)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8jcyjAX0061).
文摘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抗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框架柱脚节点的受力机制、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复位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主要来自阻尼器的屈服耗能,不同轴压比下该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能力大致相当;高轴压比导致框架柱产生轻微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变形增大,相应的复位能力略有降低.
关键词
自复位柱脚节点
轴压比
复位能力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Keywords
self-centering column base joint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self-centering capacity
residual drift
seismic behavior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
杨溥
高浩捷
蔡森
黄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杨熠明
杨溥
高浩捷
蔡森
沈培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