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波作品
1
作者 高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3期117-11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波作品
2
作者 高波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8期F0002-F0002,共1页
作品简介:《大地春生》与《乡山新绿》两幅山水画作品皆取材于黄土高原,表现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作品以传统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彰显近年来黄土高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成效。创作者在探索西部山水画的新... 作品简介:《大地春生》与《乡山新绿》两幅山水画作品皆取材于黄土高原,表现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作品以传统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彰显近年来黄土高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成效。创作者在探索西部山水画的新路径和新思路的同时,致力于营造西部山水画的新意境和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画 作品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 新意境 表现形式 黄土高原 新路径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波【印花设计作品】
3
作者 高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6-316,共1页
高波(1972-),男,汉,湖北潜江人,武汉大学工程硕士,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印花 武汉大学 工程硕士 设计学院 副教授 纺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温雅、高波、陈晓忆、苏铿博作品
4
作者 陈温雅 高波 +2 位作者 陈晓忆 苏铿博 陈杰(指导)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原位开采选区评价
5
作者 郭旭升 李王鹏 +8 位作者 申宝剑 胡宗全 赵培荣 黎茂稳 高波 冯动军 刘雅利 武晓玲 苏建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术,分析试验区特征、地质和工程适应性、选区选层要求等认为:国外壳牌公司电加热法技术、中国吉林众诚公司的原位压裂化学干馏技术和吉林大学的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裂解技术实施了现场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但中国两项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且现有的原位开采技术对深部油页岩的适应性均未得到验证。通过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特点、地质资源条件、开采工程条件梳理分析,针对约束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键因素,结合加热方式确定了4项地质参数、6项工程参数和分级评价界限,并根据约束油页岩原位开采利用的程度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建立了油页岩原位开采有利区地质-工程双因素评价模型,优选出15个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Ⅰ类有利区。对选出的有利区进一步分析其顶底板、断裂、可动水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并综合评价优选出4个试验目标区,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旬邑区块、博格达山北麓南缘上黄山街含矿区、茂名盆地电白含矿区、抚顺盆地抚顺含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含油率 加热方式 原位转化 选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波 石有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1,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视角下,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多中心结构对...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视角下,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该效应是通过多中心结构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实现的;(2)在不同区位、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城市之间,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城市规模在多中心结构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4)城市群多中心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U”型关系,而省域多中心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要结合城市自身条件,选择合理化空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的作用,加快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多中心结构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ES耦合FW-H方法的吊舱推进器水动力噪声特性
7
作者 高波 梅子逸 +2 位作者 张宁 赖元庆 倪丹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0,共8页
为研究吊舱推进器非定常流场和诱发的声场结构,采用DDES耦合FW-H方法,对其开展了高精度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吊柱诱发的强烈动静干涉作用,使螺旋桨至吊柱区域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上升;吊舱推进器的涡量分布较为复杂,由于吊舱体的... 为研究吊舱推进器非定常流场和诱发的声场结构,采用DDES耦合FW-H方法,对其开展了高精度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吊柱诱发的强烈动静干涉作用,使螺旋桨至吊柱区域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上升;吊舱推进器的涡量分布较为复杂,由于吊舱体的扰流作用,除螺旋桨本身产生的主、副涡外,还出现干涉尾涡结构,且主涡区向上偏移.通过计算盘面上各个声接收点处的谐波频率标准差发现,声场在浆盘面上无明显声指向性.通过设置空间曲面内的声接收点阵列,获得了吊舱推进器的声场空间分布特性.发现轴频和叶频始终是其主要频率;在螺旋桨桨盘面附近的声压脉动无明显指向性,但在空间曲面上,轴频和叶频的分布特征明显,存在有明显形状的高低值区;在吊舱推进器后方,声压逐渐衰减,但叶频处能量衰减趋势小于轴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器 延迟分离涡模拟 非定常流场 水动力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与造物理论的哲学基础
8
作者 高波 徐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其“道器关系”“圣人四道”“制器尚象”等哲学命题对造物及造物活动的本质、造物活动的根本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制器”思想的重点在于超越其时代局限性,发现其与当下造物实践相适应的思想元素,如此才能为造物理论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设计理论共存互补的现代理论形态提供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理论 造物活动 设计理论 “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洪影响的桥梁技术方案研究
9
作者 高波 武林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4期814-816,共3页
在分析评价桥梁对河道的影响时,应根据跨越河流的桥梁跨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通过防洪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水利部门对河道保护管理... 在分析评价桥梁对河道的影响时,应根据跨越河流的桥梁跨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通过防洪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水利部门对河道保护管理力度逐年加大,对跨河桥梁的技术方案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以铜陵某座跨河桥梁为依托,基于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角度进行桥梁设计方案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以便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评价 桥梁方案 河道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高波 叶江灏 +1 位作者 方越 胡兴华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智慧公路是智慧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分析了智慧公路的内涵,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类分级模型;从需求侧分析了县域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发展的特征和智慧化需... 智慧公路是智慧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分析了智慧公路的内涵,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类分级模型;从需求侧分析了县域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发展的特征和智慧化需求;基于供-需耦合的思想,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级分类匹配方法,并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为例提出了县域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公路 县域交通 分级分类 供需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波 孙爱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6期38-40,44,共4页
目的探讨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对给定8个病区的22个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结果P_(8)、P_(6)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最优,P_(2)、P_(3)病区... 目的探讨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对给定8个病区的22个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结果P_(8)、P_(6)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最优,P_(2)、P_(3)病区最差,其他病区处于中等水平。从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看,指标c_(21)、c_(22)、c_(38)、c_(16)、c_(33)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指标c_(14)、c_(13)、c_(35)、c_(24)、c_(32)、c_(39),指标c_(25)、c_(23)、c_(36)、c_(31)、c_(11)的影响程度最低。结论该医院不同病区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均不高,应从人员进修培训、技能素养保障、起居生活照护、组织协调督导、住院感染控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评价 因素分析 秩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娟 高波 +3 位作者 李秀花 王容燕 黄山 陈书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2,324,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甘薯种薯及薯苗受线虫侵染率,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等量的10%噻唑膦颗粒剂。田间施用噻唑膦后再增施硅肥,可使噻唑膦防治效果显著增高,甘薯受害率降低,甘薯产量提高。其中硅肥途保佳15 L/hm^(2)与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或22.5 kg/hm^(2)联合使用后,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7%以上,显著高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处理。联合施用硅肥可以在减少噻唑膦用量情况下保持对茎线虫病较高防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噻唑膦 硅肥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G127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13
作者 张根林 胡可心 +3 位作者 周超 杜晓盼 许世武 高波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分布广泛、生物活性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生物防治菌株,降低成本提高细胞生物量是实现Bacillus velezensis广泛应用的关键。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响应面优化Bacillus velez...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分布广泛、生物活性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生物防治菌株,降低成本提高细胞生物量是实现Bacillus velezensis广泛应用的关键。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响应面优化Bacillus velezensis G127的高密度发酵条件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配方及培养条件为牛肉膏添加量15.2 g/L、糖蜜13.0 g/L、NaCl 5.0 g/L、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3.3%、初始pH值5.1,优化后生物量可达5.45×10^(10) CFU/mL,获得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为Bacillus velezensis G127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响应面优化 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38区长8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先导试验开发特征分析
14
作者 刘军全 余航 +1 位作者 冷福 高波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72-76,81,共6页
环江油田超低渗油藏储量、产量占比大,一次井网注水开发后水驱矛盾突出。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表面活性剂驱试验能大幅降低界面张力,具有抗吸附性、小浓度下改变润湿性等效果,两相共渗区范围扩大,驱油效率可提高5.53%。在L3... 环江油田超低渗油藏储量、产量占比大,一次井网注水开发后水驱矛盾突出。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表面活性剂驱试验能大幅降低界面张力,具有抗吸附性、小浓度下改变润湿性等效果,两相共渗区范围扩大,驱油效率可提高5.53%。在L38区中部选取4个注采井组开展先导试验,连续注入8个月后水驱矛盾改善,控水增油效果显著,开发指标变好,水驱动态储量增加1.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超低渗油藏 环江油田 开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优化
15
作者 高波 张晓林 +2 位作者 黄燕 马海你坡 吴新梅 《四川教育》 2025年第4期71-7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一体化课程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的建设,能实现知识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一体化课程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的建设,能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德性塑造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因此,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大中小幼体育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意蕴,并通过地方实践策略的深入挖掘,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的优化提供科学思路和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体育课程 立德树人 实践策略 共同体建设 价值引领 教书育人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桃蚜寄生蜂鉴定上的应用
16
作者 孙星星 陈永成 +7 位作者 王凡 蒋颖洁 王凯 胡积祥 高波 李红阳 顾慧玲 张礼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47-2151,共5页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有2科5种,分别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短矩蚜小蜂(Aphelinus abdominalis)和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茧蜂科(Braconidae)的细长径蚜茧蜂(Lipolexis gracilis)、棉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该研究提取了5种寄生蜂的COI基因,通过构建进化树的方法,发现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证明了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寄生蜂这类小型昆虫中的准确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寄生蜂 COI基因 鉴定 生物防治 桃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宝应县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17
作者 高波 陈书健 杨呈芹 《农技服务》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水稻是宝应县重要的粮食作物,2023年水稻全年种植面积5.52万hm^(2)、增长40 hm^(2),单产639.3 kg/667m^(2)、增产2.8 kg/667m^(2),提升宝应县水稻单产水平,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筛选出适宜宝应县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水稻品种,在宝应县进... 水稻是宝应县重要的粮食作物,2023年水稻全年种植面积5.52万hm^(2)、增长40 hm^(2),单产639.3 kg/667m^(2)、增产2.8 kg/667m^(2),提升宝应县水稻单产水平,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筛选出适宜宝应县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水稻品种,在宝应县进行15个水稻品种的种植试验,比较其生育期、茎蘖动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中研稻83011、南粳5718、宝粳1号、金香玉1号和香缘99共5个品种生育期、综合抗性及产量表现较好,产量为630.5~720.3 kg/667m^(2),可作为宝应县优质稻主推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宝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采出液状态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8
作者 杜国栋 毕新忠 +2 位作者 郭海涛 李剑 高波 《矿业装备》 2024年第S1期50-51,共2页
伴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实现油井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结合实际生产中信息化采集、大数据分析、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对影响油井生产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油水井自动化监控、含水在线检测、功图计量、电... 伴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实现油井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结合实际生产中信息化采集、大数据分析、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对影响油井生产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油水井自动化监控、含水在线检测、功图计量、电参温度压力采集处理、站库自动化监控、视频监控等信息自动化系统逐步应用,油气生产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及知识库的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示范应用已经展开,为实现油井生产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液 信息化 含水分析 远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龙德 王凤兰 +5 位作者 白雪峰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王永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9,758,共13页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多呈海绵状、缝网状集合体存在于页岩基质中,单个孔隙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板状,直径一般小于200 nm,不同于国内外页岩中已发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有机质孔;(2)随页岩成熟度增加,有机黏土复合物的C、Si、Al、O、Mg、Fe等元素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有机质生烃体积收缩、黏土矿物转化共同影响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形成;(3)青山口组页岩高成熟阶段,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最高占总孔隙的70%以上,三维空间内孔隙连通性明显优于有机质孔,反映高演化阶段这类孔隙是泥纹型页岩的主力孔缝类型,也是陆相页岩油核心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改变了陆相页岩无机质孔隙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的传统认识,对于泥纹型页岩油的形成机理、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泥纹型页岩油 纳米级 有机黏土复合孔缝 有机黏土复合物 成岩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寅 程月华 +2 位作者 高波 张燕华 徐贵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5-1664,共10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 卫星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是卫星提高工作效率和卫星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作为效能评估的对象,通过对卫星的任务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相关理论,引入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得到综合灰色关联度,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效能评估;通过数据验证所建体系具有可实现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效能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 熵权法 对地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