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对大鼠急性高眼压缺血再灌注视网膜谷氨酸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殿文 邵莉 杨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大鼠视网膜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9只,随机选5只为空白对照组,32只为实验组,32只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前房恒压(100mmHg)灌注生理盐水60min,之后恢复视网膜血流灌注,建立...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大鼠视网膜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9只,随机选5只为空白对照组,32只为实验组,32只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经前房恒压(100mmHg)灌注生理盐水60min,之后恢复视网膜血流灌注,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造模前6h实验组行刺五加注射液100mg/kgip,并于处理后每日上午给药1次直至处死。对照组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至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分批于缺血再灌注后6,24,48,72h处死,行视网膜Glu和NO含量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48hGlu和NO含量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P<0.01);实验组各时点Glu含量低于对照组,其中24,48,72h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视网膜NO含量在不同时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减少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视网膜Glu产生,对抗谷氨酸产生NO,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剌五加 谷氨酸 一氧化氮 视网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夏丽坤 周晶 +1 位作者 周佳子 高殿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将114例(228眼)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IR-LASIK组患者60例(120眼)采用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iris ocaliz... 目的研究虹膜定位技术主动校正LASIK术中眼球旋转对近视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及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将114例(228眼)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IR-LASIK组患者60例(120眼)采用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iris ocalization wavefront-guid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R-LASIK);LASIK组患者54例(108眼)采用常规LASIK。记录IR-LASIK组术中眼球旋转的角度并通过虹膜定位技术于术中主动校正眼球旋转的角度,比较2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裸眼视力、残余散光度数和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优于LASIK组,裸眼视力在1.0以上的眼数:IR-LASIK组分别为100眼、108眼、108眼、107眼,LASIK组分别为78眼、79眼、77眼、75眼,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残余散光度数分别为(-0.75±0.61)D、(-0.69±0.44)D、(-0.61±0.38)D、(-0.59±0.49)D,均明显小于LASIK组(-0.99±0.57)D、(-0.87±0.67)D、(-0.83±0.61)D、(-0.81±0.68)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分别为0.612±0.061、0.598±0.054、0.540±0.051、0.512±0.037,均明显小于LASIK组的0.836±0.056、0.801±0.076、0.706±0.062、0.679±0.0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R-LASIK组术中眼球旋转:≤6°的旋转占78.4%,>6°的占21.6%;右眼平均旋转度数为4.60°±3.04°,左眼平均旋转度数为3.25°±2.49°,双眼均以外旋为主,且双眼旋转度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LASIK能主动校正术中眼球的旋转,使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和高阶像差均比常规LASIK术后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虹膜定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晶 夏丽坤 +2 位作者 高殿文 薛龙全 杜长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欲行LASIK治疗的符合条件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5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对40眼...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欲行LASIK治疗的符合条件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5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对40眼使用波前像差联合非球面切削程序(A组),38眼使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程序(B组),39眼使用波前像差程序(C组),41眼使用标准切削进行LASIK手术(D组),比较术前和术后1,3,6mo的波前像差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验光值。结果:158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在术后6mo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4组间比较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A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球差均方根值较其它3组小。结论:与标准的LASIK、单独使用波前像差或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技术相比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LASIK手术更能有效地减少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改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像差 LASIK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组织中HSP60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沙倩 乔喜珍 +4 位作者 聂庆珠 姚志斌 王英爽 肖伟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HSP60(热休克蛋白60)在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高眼压组6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身及表面麻醉后,将一盛有等渗的生理盐水的储容器相连的7号针头于3... 目的:探讨HSP60(热休克蛋白60)在大鼠急性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高眼压组60只,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全身及表面麻醉后,将一盛有等渗的生理盐水的储容器相连的7号针头于3∶00位的角膜缘处刺入前房,提升储容器的高度,使眼内压达到110mmHg,但不超过150mmHg,观察大鼠眼前段变白,且视网膜色白,未见红色反光时即为视网膜缺血,缺血1h后再灌注,并于再灌注后2,6,12,24,72,168h将大鼠麻醉过量致死,处死前测眼压,抽血2mL,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使用,分析视网膜组织内HSP60抗原产生的血清中相应抗体水平。并立即取出眼球,同时对鼠眼视网膜组织进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HSP60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高眼压诱导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眼压明显升高,视网膜组织中的HSP60阳性表达率在术后各时间点,高眼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1,40.72,83.85,95.82,48.63及44.37,均P<0.01)。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中HSP60阳性表达随着眼压升高及高眼压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强,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中也出现较明显的HSP60阳性表达。结论:HSP60表达增强可能在急性高眼压所致的视神经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 HSP60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微型引流器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5
5
作者 底煜 聂庆珠 +1 位作者 高殿文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Ex-press微型引流器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01/11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4例30眼,施行Ex-press微型引流器(P-50)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感、眼压、视... 目的:探讨Ex-press微型引流器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01/11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4例30眼,施行Ex-press微型引流器(P-50)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分析术前及术后疼痛感、眼压、视力、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眼痛症状均缓解。术前平均眼压为51.15±2.60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5.11±2.51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有提高者8眼,无显著改变者22眼。术后前房出血2眼(7%),1wk后出血吸收。结论:Ex-press微型引流器植入联合深层巩膜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降低眼压,减少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微型引流器植入术 深层巩膜切除 难治性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CACG(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迅 刘鹤南 +1 位作者 聂庆珠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一切口和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包括41例41眼具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21例行一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 目的:评价并比较一切口和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包括41例41眼具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21例行一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20例行二切口手术。术后观察的指标包括:术后眼内压(IOP)、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9mo。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前各项指标没有差别。术后9mo,一切口组和二切口组IOP分别从术前22.7±4.9mmHg,23.7±4.7mmHg降至18.0±1.2mmHg,16.7±1.1mmHg(P<0.05)。各随访时间点两组IOP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mo,两组抗青光眼药物减少和BCVA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差异。结论:两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口 二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庆珠 刘致力 +2 位作者 于孔阳 沙倩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8-01/2009-09行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25例25眼和单纯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23例23眼的年龄和病因基本匹配的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 目的:观察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8-01/2009-09行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25例25眼和单纯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23例23眼的年龄和病因基本匹配的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组出院时成功率96%,术后3mo成功率88%,术后12mo成功率83%。单纯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组出院时成功率91%,术后3mo成功率59%,术后12mo成功率55%。两组中远期效果比较经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联合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能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特别是在中远期疗效上优于单纯减压阀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减压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生物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爱媛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PEDF对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7日龄的C57BL/6J新生鼠暴露在750mL/L高氧环境中,然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随机取1眼为实验眼,在出... 目的:观察PEDF对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7日龄的C57BL/6J新生鼠暴露在750mL/L高氧环境中,然后回到正常空气中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随机取1眼为实验眼,在出氧箱时(12d)玻璃体腔注射PEDF,另1眼为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PBS。所有小鼠均于17d处死,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未见明显的无灌注区形成;实验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10.18±1.74)比对照组(38.89±2.98)明显减少(P<0.01) ;组织切片未见视网膜毒性及炎症反应。结论:PEDF能够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新生血管 抑制作用 氧诱导 动物模型 PE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Tum5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爱媛 高殿文 +3 位作者 王桂玲 陈立中 盖春柳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构建及鉴定Tum5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在体外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有tumstatin基因的质粒克隆模板pSPORT1-Sfi钓取Tum5基因,并将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含EGFP基因)中,构建慢病毒载体表... 目的:构建及鉴定Tum5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在体外人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有tumstatin基因的质粒克隆模板pSPORT1-Sfi钓取Tum5基因,并将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含EGFP基因)中,构建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Tum5,通过酶切、测序验证Tum5基因后,将pGC-FU-Tum5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携带Tum5基因和E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GC-FU-Tum5,并转染靶细胞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检测标志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目的蛋白Tum5进一步验证pGC-FU-Tum5在靶细胞中Tum5的表达。结果:(1)pGC-FU-Tum5中携有正确的Tum5基因,并能在人类细胞中表达;pGC-FU-Tum5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能产生重组病毒GC-FU-Tum5;(2)目的基因Tum5能被重组慢病毒高效地转导入靶细胞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并达到稳定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GFP,Western blotting能检测到Tum5蛋白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Tum5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Tum5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um5的功能和眼部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5 慢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醛化脐带静脉管植入及MMC治疗POAG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迅 刘鹤南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醛化脐带静脉管(human umbilical vein,HUV)植入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醛化脐带静脉管(human umbilical vein,HUV)植入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42眼POAG患者进行NPTS联合HUV植入和MMC治疗。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术后抗青光眼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形态学以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12mo。结果:术后12 mo,手术完全成功81%,条件成功95%;眼压从术前(26.1±7.7)mmHg降至(15.3±3.8)mmHg(P=0.00);抗青光眼药物从术前(3.2±0.5)种减少到(0.3±0.2)种(P=0.00);滤过泡形态,Ⅰ型滤过泡26%,Ⅱ型滤过泡59%,Ⅳ型滤过泡14%。术后6眼出现包裹性滤过泡,3眼有轻微前房出血,无浅前房、低眼压和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NPTS联合HUV植入和MMC治疗POAG,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IOP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脐带静脉管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TSP-1f基因转移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爱媛 刘晓梅 +1 位作者 陈立忠 高殿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in sensitive protein-1,TSP-1)抗新生血管活性片段(TSP-1f)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TSP-1fcDNA序列;采... 目的构建表达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in sensitive protein-1,TSP-1)抗新生血管活性片段(TSP-1f)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TSP-1fcDNA序列;采用AdEasy系统构建TSP-1f重组腺病毒ADV-TSP-1f。将鼠龄为7d的40只C57BL/6J新生鼠置于体积分数75%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d,然后回到正常环境中建立氧诱导的鼠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每只鼠随机选取一眼为实验组,而对侧眼为对照组,在鼠生后12d时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ADV-TSP-1f,对照组注射ADV-LacZ。1周后麻醉处死小鼠,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TSP-1f在实验组视网膜中的表达;视网膜铺片ADP酶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组织学切片观察比较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结果成功构建表达TSP-1f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鼠视网膜,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实验组视网膜目的基因表达。视网膜铺片实验组视网膜未见明显的无灌注区形成,新生血管几乎消失。组织切片实验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10.18±1.74)明显减少,与对照组(48.89±2.98)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TSP-1f对氧诱导的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视网膜新生血管 腺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转移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爱媛 陈晓隆 +2 位作者 刘晓梅 陈立忠 高殿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adenovirus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Ad-PEDF)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PEDF基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生的影响。TUNEL染...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adenovirus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Ad-PEDF)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PEDF基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生的影响。TUNEL染色、流式细胞仪AnnexinV/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作用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果Ad-PEDF(感染复数分别为25和50)作用72h后,ECV304细胞数显著少于PBS组和Ad-LacZ组(P<0.05);TUNEL染色,ECV304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以感染复数为50的Ad-PEDF处理ECV304细胞72h后,细胞凋亡率为(26.51±1.54)%,PBS组为(2.90±0.79)%,Ad-LacZ组为(3.28±0.73)%,Ad-PEDF组与Ad-LacZ组、PBS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生,同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具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在兔眼深层巩膜切除术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飏 归东梅 +2 位作者 周雅丽 杨宏伟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在兔眼深层巩膜切除术(deep sclerectomy,DS)中的表达。方法:制备人去内皮冻干辐照脐带静脉管(HUV);选取28只大耳白兔,其中24只按自身对照原则,双眼均行深层巩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在兔眼深层巩膜切除术(deep sclerectomy,DS)中的表达。方法:制备人去内皮冻干辐照脐带静脉管(HUV);选取28只大耳白兔,其中24只按自身对照原则,双眼均行深层巩膜切除术,随机选取一眼于术中植入HUV,为植入组;另一眼不植入,为未植入组。分别于术后3,7,14d各处死8只;另4只8眼做正常对照组。应用半定量PCR检测兔眼深层巩膜组织中CT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植入组3d后,CTGF 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升高,至7d表达水平达到峰值,14d时表达水平开始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植入组中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变化与植入组类似。植入组与未植入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V在兔眼DS中没有明显的抗纤维增殖的作用,其瘢痕增殖的过程与正常瘢痕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其维持减压室作用机制可能是机械引流的作用结果;HUV作为一种植入物,并未刺激局部的瘢痕过度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深层巩膜切除术 人脐带静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醛化脐带静脉管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迅 刘鹤南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评价醛化脐带静脉管(human umbilical vein,HUV)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具有高危因素如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无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和发育性的难治性青光眼28例28眼。15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 目的:评价醛化脐带静脉管(human umbilical vein,HUV)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具有高危因素如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无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和发育性的难治性青光眼28例28眼。15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HUV植入,13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术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2mo。结果:术后6mo,手术完全成功:HUV组12/15(80.0%),对照组8/13(61.5%);术后12mo,手术完全成功:HUV组11/15(73.3%),对照组6/13(46.2%)。术后12mo,HUV组和对照组IOP分别从术前50.9±12.2,49.7±11.7mmHg降至17.3±1.1,20.9±2.2mmHg(P=0.00)。由于滤过过强,对照组术后早期出现低眼压2例,HUV组无低眼压;对照组出现包裹性滤过泡4例,HUV组仅出现1例。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HU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IOP控制良好、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脐带静脉管 难治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Caspase-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归东梅 石磊 +2 位作者 杨颺 李迅 高殿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730,73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只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20眼;巩膜烧灼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用药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EPO。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只大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20眼;巩膜烧灼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用药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EPO。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9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检测用药前后ERG-b波波幅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EPO用药组视网膜水肿明显减轻,视网膜厚度变薄的趋势明显减弱,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组ERG-b波波幅明显恢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9mRNA和蛋白在用药后除高眼压后3d组外,表达均明显减少,与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PO对慢性高眼压后的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Caspase-9介导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CASPASE-9 高眼压 视网膜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门洁 张晓辉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35-336,共2页
目的:观察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09-01/2011-01间我科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所做的23例42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随访10~34mo,记录眼压、角膜横径值和杯盘比值。结果:手术成功率术后1wk时... 目的:观察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09-01/2011-01间我科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所做的23例42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随访10~34mo,记录眼压、角膜横径值和杯盘比值。结果:手术成功率术后1wk时为88%,远期为84%。远期观察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杯盘比值也较术前改善,角膜横径和术前值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外路小梁切开术成功率较高,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较好方法,应作为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路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大鼠慢性高眼压视网膜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庆珠 王英爽 +1 位作者 沙倩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高眼压过程中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及应用氨基胍(amino guanidine,AG)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AG对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应用及未应用AG的慢性高眼... 目的:研究慢性高眼压过程中大鼠视网膜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变化及应用氨基胍(amino guanidine,AG)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AG对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应用及未应用AG的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在不同时点的形态学变化及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高眼压时间的延长,视网膜逐渐变薄,节细胞数量减少;在此过程中,NF-κB表达增多。慢性高眼压大鼠的视网膜应用AG者与未应用AG者相比,其形态学变化较小,而NF-κB表达则明显增多。结论:NF-κB是慢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AG通过上调其表达发挥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慢性高眼压 凋亡 氨基胍 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阀植入术后减压阀暴露和脱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盖春柳 聂庆珠 +1 位作者 陈晓隆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后减压阀暴露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例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后减压阀暴露者,分析其暴露原因,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减压阀暴露发生时间为术后6~31mo,经结膜修补或再次植入新阀后,随访6~24mo... 目的:探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后减压阀暴露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例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后减压阀暴露者,分析其暴露原因,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减压阀暴露发生时间为术后6~31mo,经结膜修补或再次植入新阀后,随访6~24mo效果良好。结论:青光眼减压阀暴露的原因与手术技巧、患眼的病变等因素有关,所以术中应积极避免暴露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减压阀 暴露 原因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高眼压下视网膜损伤中HIF-1α和caspase-9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归东梅 杨飏 +1 位作者 李迅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HIF-1α和caspase-9表达与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20眼。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高眼压3,7,14,21,28d组。巩膜静脉烧烙法制作高眼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HIF-1α和caspase-9表达与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20眼。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高眼压3,7,14,21,28d组。巩膜静脉烧烙法制作高眼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HIF-1α和caspase-9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HIF-1α和casepase-9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视网膜内层即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颗粒层。HIF-1α和caspase-9mRNA和蛋白在正常视网膜中有低浓度的表达,高眼压3d后,表达明显上升,HIF-1α到7d时达到高峰,caspase-9到14d达到高峰,随后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α和caspase-9是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展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CASPASE-9 高眼压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化脐带静脉管在兔眼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璐 高殿文 +2 位作者 石磊 聂庆珠 宋光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06-2209,共4页
目的:观察脐带静脉管在兔眼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i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中抗瘢痕化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30只家兔双眼行NPTS,按照自身对照原则,术中一眼于深层巩膜切除处放置经醛化脐带静脉管组成实验组,另一眼不植... 目的:观察脐带静脉管在兔眼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i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中抗瘢痕化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30只家兔双眼行NPTS,按照自身对照原则,术中一眼于深层巩膜切除处放置经醛化脐带静脉管组成实验组,另一眼不植入为对照组。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和眼局部反应,并做组织学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术后1~5wk滤过泡存留例数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及6wk以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前眼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8wk实验组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2wk眼压低于术前(P<0.05),术后1~8wk实验组平均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wk减压房被纤维组织充填,滤过道关闭,实验组术后28wk房水减压房内仍可见脐带静脉管,与周围瘢痕组织不发生紧密粘连,滤过道仍存在。术后1~28wkUBM检查脐带静脉管未降解,减压房仍然存在。术后:前房出血2眼(两组各1例),高眼压1眼(对照组),其余两组在观察期内均无明显炎症反应,植入物未见裸露及被排出现象。结论:醛化脐带静脉管可在家兔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防止滤过道粘连,维持巩膜间腔的存在,有效地降低眼压,无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静脉管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