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与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高欣缘
李小兰
+3 位作者
李思卿
李越
秦楠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2-350,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考察黄芪茎叶粗提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另设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
目的:探讨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考察黄芪茎叶粗提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另设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组。连续给药28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组织形态,并分析各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细胞能力及免疫因子水平,进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芪茎叶活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结果:黄芪茎叶正丁醇部位表现出良好的增强免疫力活性,与模型组相比,该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和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并将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显著提高了39.96%、15.87%、16.22%和47.68%(P<0.05)。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黄芪茎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和酚酸类。结论:正丁醇部位是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为后续深入研究黄芪茎叶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免疫低下
环磷酰胺
增强免疫力
正丁醇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芪茎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郭丽丽
李小兰
+2 位作者
高欣缘
龚玉凤
秦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所得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所得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硫酸铵质量浓度0.20 g/mL、液料比31∶1(mL/g)、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6℃、超声功率480 W,此条件下黄芪茎叶总黄酮提取量为15.008 mg/g。所制备的黄芪茎叶总黄酮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和·OH的IC_(50)值分别为0.933、0.691、0.965 mg/mL,2.0 mg/mL总黄酮提取物溶液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1.384 mmol/L,是同浓度阳性对照VC铁离子还原能力的8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超声波
双水相
总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小兰
高欣缘
+2 位作者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1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分析上述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分布规律。结果:10种成分随不同采收期均呈显著变化(P<0.05),其中黄芪茎中黄酮总量在8月下旬~9月较高,皂苷总量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黄芪叶中黄酮总量在8月~9月上旬较高,皂苷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在8月前后均有明显不同,进一步的熵权TOPSIS分析结果表明,8~9月的黄芪茎质量综合评价较高,8月的黄芪叶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建议黄芪茎叶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下旬。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黄芪茎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检测,所明确的黄芪茎叶最适采收期可为黄芪茎叶的质量控制和精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与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高欣缘
李小兰
李思卿
李越
秦楠
郭丽丽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2-350,共9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303021221160)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太行本草”专项项目(2022PY-TH-04)
+1 种基金
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专项资助(202304051001043)
山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022TD2008)。
文摘
目的:探讨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构建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分别考察黄芪茎叶粗提物、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另设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组。连续给药28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组织形态,并分析各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细胞能力及免疫因子水平,进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芪茎叶活性部位进行成分分析。结果:黄芪茎叶正丁醇部位表现出良好的增强免疫力活性,与模型组相比,该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免疫器官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和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并将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显著提高了39.96%、15.87%、16.22%和47.68%(P<0.05)。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黄芪茎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和酚酸类。结论:正丁醇部位是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为后续深入研究黄芪茎叶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芪茎叶
免疫低下
环磷酰胺
增强免疫力
正丁醇部位
Keywords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SL)
immune suppression
cyclophosphamide
enhancing immunity
n-butanol fraction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芪茎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郭丽丽
李小兰
高欣缘
龚玉凤
秦楠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基金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02303021221160)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23CYJSTX10⁃10)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太行本草”专项(2022PY⁃TH⁃04)。
文摘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所得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黄芪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硫酸铵质量浓度0.20 g/mL、液料比31∶1(mL/g)、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6℃、超声功率480 W,此条件下黄芪茎叶总黄酮提取量为15.008 mg/g。所制备的黄芪茎叶总黄酮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和·OH的IC_(50)值分别为0.933、0.691、0.965 mg/mL,2.0 mg/mL总黄酮提取物溶液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1.384 mmol/L,是同浓度阳性对照VC铁离子还原能力的83.47%。
关键词
黄芪茎叶
超声波
双水相
总黄酮
抗氧化
Key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stems and leaves
ultrasonic wav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total flavonoids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Q28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小兰
高欣缘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01D211544)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太行本草”专项项目(2022PY-TH-04)
+1 种基金
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2023CX044)
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2023KY687)。
文摘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1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分析上述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分布规律。结果:10种成分随不同采收期均呈显著变化(P<0.05),其中黄芪茎中黄酮总量在8月下旬~9月较高,皂苷总量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黄芪叶中黄酮总量在8月~9月上旬较高,皂苷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在8月前后均有明显不同,进一步的熵权TOPSIS分析结果表明,8~9月的黄芪茎质量综合评价较高,8月的黄芪叶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建议黄芪茎叶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下旬。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黄芪茎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检测,所明确的黄芪茎叶最适采收期可为黄芪茎叶的质量控制和精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芪茎叶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熵权TOPSIS法
Keywords
stems and leav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harvest tim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hemometrics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芪茎叶增强免疫力的活性部位与化学成分研究
高欣缘
李小兰
李思卿
李越
秦楠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芪茎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郭丽丽
李小兰
高欣缘
龚玉凤
秦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李小兰
高欣缘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