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6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评价肿物的发生部位、大小、形...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6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评价肿物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生长方式及有无转移等影像学特点。结果 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5例发生于胃部,4例发生于小肠,3例发生于结肠,2例发生于直肠。瘤体直径〈5 cm 13例,瘤体直径〉5 cm 11例。形态规整13例,形态不规整11例;边界清楚14例,边界模糊10例;内呈均匀低回声11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许多气体样回声6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液性回声7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14例,血流信号丰富10例;向消化道腔内生长7例,向消化道腔外生长17例;术前转移1例,术前未发生转移23例。胃肠道间质瘤典型超声图像特点:①瘤体直径〈5 cm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呈均匀低回声,瘤体血液运行一般不丰富,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②瘤体直径〉5 cm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肿瘤内多表现为囊实混合回声,或许多气体样强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于瘤体实性部分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6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评价肿物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生长方式及有无转移等影像学特点。结果 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5例发生于胃部,4例发生于小肠,3例发生于结肠,2例发生于直肠。瘤体直径〈5 cm 13例,瘤体直径〉5 cm 11例。形态规整13例,形态不规整11例;边界清楚14例,边界模糊10例;内呈均匀低回声11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许多气体样回声6例,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伴液性回声7例;瘤体血流信号不丰富14例,血流信号丰富10例;向消化道腔内生长7例,向消化道腔外生长17例;术前转移1例,术前未发生转移23例。胃肠道间质瘤典型超声图像特点:①瘤体直径〈5 cm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边界清楚,内呈均匀低回声,瘤体血液运行一般不丰富,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②瘤体直径〉5 cm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肿瘤内多表现为囊实混合回声,或许多气体样强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于瘤体实性部分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多向消化道管腔外生长。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