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高新才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新才 童长凤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1期3-5,共3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问,要从全国的视角看区域,从区域的视角看天下。作为一名经济学者,应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融对"天下事"的关怀于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 兰州大学 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研究 欠发达地区 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研究 学位授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新技术人才的激励与管理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新才 荣志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233,共4页
本文从高新技术人才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和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上,探讨了高新技术人才激励与管理的对策,提出了激励高新技术人才发挥潜能为企业和社会... 本文从高新技术人才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和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上,探讨了高新技术人才激励与管理的对策,提出了激励高新技术人才发挥潜能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措施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人才 激励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牧”的制度解释及治理的制度设计——对玛曲县人草畜紧张关系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25
3
作者 高新才 姜安印 李景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并没有因近几年政策的投入而得到遏制。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成原因及治理的制度结构进行分析,以厘清此类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创新。以黄河源区的玛曲县近三十年过牧历史为案例,对高寒牧区制度... 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并没有因近几年政策的投入而得到遏制。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成原因及治理的制度结构进行分析,以厘清此类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创新。以黄河源区的玛曲县近三十年过牧历史为案例,对高寒牧区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可持续性的制度框架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过牧 路径依赖 制度供给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被引量:49
4
作者 高新才 杨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利用城市流模型分析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0个城市的对外联系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外向部门的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总体偏低...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利用城市流模型分析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0个城市的对外联系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外向部门的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总体偏低且呈现东高西低格局,西部段中心城市的作用不够突出,较多城市存在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后,从交通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城市流强度结构改善等方面,提出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位熵 城市 城市流 外向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贸易之应对——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高新才 朱泽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从贸易角度考察,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规模较小国家已经初步发挥了贸易带动作用,成为这些国家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规模还较小。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与丝绸... 从贸易角度考察,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规模较小国家已经初步发挥了贸易带动作用,成为这些国家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规模还较小。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贸易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也成为制约贸易规模进一步拓展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发展中,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规模较小国家视为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而不仅仅是产品出口的市场,并且依托巨大国内市场扩大进口。通过承担更多责任,成为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规模 经济贸易 引力模型 区域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俱乐部趋同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高新才 殷颂葵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3,共9页
运用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E-SBM模型测度了西北地区33个地级城市2010-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借助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考察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及俱乐部趋同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尽管西北地区90.9%的城市水资... 运用基于非合意产出的SE-SBM模型测度了西北地区33个地级城市2010-201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借助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考察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及俱乐部趋同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尽管西北地区90.9%的城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技术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偏西北-偏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但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方向性略有减弱,而规模效率的方向性略有增强;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且低-低类型的板块集聚特征更为显著;水资源利用各项效率均存在较强的俱乐部趋同特征,且空间作用对俱乐部趋同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SE-SBM模型 标准差椭圆 空间马尔科夫链 西北地区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西北城市经济带的构建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新才 张馨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8,共18页
在对现代区域化城市空间组织形态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中国西北城市区域的分散性特征。结合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布局 ,重点对西北城市经济带的五大支持系统作了探讨 ,提出了沿欧亚大陆桥及相关重要铁路支线和黄河主干线构建西北城... 在对现代区域化城市空间组织形态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中国西北城市区域的分散性特征。结合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布局 ,重点对西北城市经济带的五大支持系统作了探讨 ,提出了沿欧亚大陆桥及相关重要铁路支线和黄河主干线构建西北城市经济带的构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区域 城市经济带 城市体系 西北地区 构建方案 区域经济合作 领导机构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新才 王一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互补 产业间互补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兼论其协调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高新才 杨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2,共7页
以西部十二省市区2006和2011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各省份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等级差评定法衡量了二者的协调状态,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显示:... 以西部十二省市区2006和2011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各省份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等级差评定法衡量了二者的协调状态,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显示:从发展水平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非均衡分布;从整体协调性看,西部地区处于高等教育与经济低水平协调的状态,西南五省的协调性相对较好,内蒙古和甘肃不协调的状况最为突出;从失调类型看,陕西、甘肃、青海高等教育相对超前,内蒙古、广西高等教育明显滞后。基此,有必要确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高等教育 经济 协调性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新才 马文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6-80,共5页
本文从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边缘性文化群落的特征入手, 论述了该地区文化力的孱弱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壁垒性制约。为进一步说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途径决定其未来的民族命运, 文章从宗教现代化、文化多元性及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等三... 本文从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边缘性文化群落的特征入手, 论述了该地区文化力的孱弱及其对民族经济的壁垒性制约。为进一步说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途径决定其未来的民族命运, 文章从宗教现代化、文化多元性及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等三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文化力 博奕 文化转型 文化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新才 魏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2,共7页
文章首先就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作了简要回顾,接着从风险投资的3个运作过程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政府 信息披露制度 产权市场 风险意识 风险投资 融资 投资 退出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金融抑制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新才 李新彬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9,共6页
简要疏理和评述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重点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独特金融抑制形式和影响进行制度分析,透析了我国现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西部经济中... 简要疏理和评述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现状,重点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独特金融抑制形式和影响进行制度分析,透析了我国现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西部经济中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不足而带来高额的交易成本,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思路,尝试构建适合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抑制 交易成本 西部地区 中国 金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高新才 魏丽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6,共6页
中国城乡失衡的区域差异必然决定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基于中国城乡失衡的区域差异分析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选取一组衡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城... 中国城乡失衡的区域差异必然决定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基于中国城乡失衡的区域差异分析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选取一组衡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模型。并以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的典型区域——甘肃省为例运用此模型,对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度作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 评价模型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视野的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培育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新才 王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49,共6页
改革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实现全面减贫而实施的扶贫开发战略导致了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并由此内生决定了贫困区域化的特征凸显,扶贫绩效递减。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应通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培育... 改革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实现全面减贫而实施的扶贫开发战略导致了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并由此内生决定了贫困区域化的特征凸显,扶贫绩效递减。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应通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培育特色产业。以提升贫困地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功能 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成熟度测量与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9,75,共7页
随着"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完善,"成熟度"这一概念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成熟度"的概念引入金融发展领域,形成"金融成熟度"及其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 随着"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完善,"成熟度"这一概念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成熟度"的概念引入金融发展领域,形成"金融成熟度"及其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9个省级地区的农村金融成熟度进行测量并排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发达省区如浙江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盛行。因此,对发达地区农村非正规金融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既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更要注重改善其涉农基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成熟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甘肃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新才 王晓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信息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甘肃省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间差距较大。以甘肃省十二个地级市为例,分析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信息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甘肃省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间差距较大。以甘肃省十二个地级市为例,分析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显著,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水平差距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偏离-份额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新才 杨兴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8,共4页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对陕西省和三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陕西省产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并进行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对陕西省和三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陕西省产业发展现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并进行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从而为改善陕西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离-份额模型 份额分量 产业结构分量 竞争力分量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类发展指数差异的时空演变透视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新才 殷颂葵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
运用差异系数、马尔科夫链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88个国家2001-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HDI)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HDI差异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中表... 运用差异系数、马尔科夫链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88个国家2001-2014年人类发展指数(HDI)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HDI差异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中表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阶段性特征,且存在着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四种不同类型的趋同俱乐部;空间维度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HDI分布不仅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而且在欧洲和亚洲存在局部集聚分布特征;同时研究期内HDI分布的空间格局与差异具有时间上的敏感性与依赖性。最后,基于HDI差异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应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HDI 马尔科夫链 ESDA 异质性需求 健康 教育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政策支撑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新才 李炎亭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0-74,共5页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立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孕育,合理的框架来引导,清晰的规则来约束。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尝试构建由政府、...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立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孕育,合理的框架来引导,清晰的规则来约束。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尝试构建由政府、商业银行和中介机构共同组成、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生态环境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重点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新才 符泳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提出在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新形势下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内 ,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的原则、调整的方向、重点和对策。
关键词 甘肃 产业结构 调整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