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降解黑木耳中抗生素
1
作者 蔡瑞 焦睿智 +3 位作者 岳田利 高振鹏 袁亚宏 王周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8,44,共9页
以超声波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协同作用为基础,联合降解黑木耳中的残留抗生素,以期为黑木耳生产中污染物控制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将抗生素浓度0.5 mg/kg的黑木耳浸没于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中,在超声功率480 W、温度30℃、频率25 ... 以超声波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协同作用为基础,联合降解黑木耳中的残留抗生素,以期为黑木耳生产中污染物控制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将抗生素浓度0.5 mg/kg的黑木耳浸没于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中,在超声功率480 W、温度30℃、频率25 kHz条件下处理45 min时,木耳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降解率分别为51.92%和55.47%,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的抗生素降解效果与预测值无明显差异。处理后黑木耳中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5.24%、1.24%、0.12%,而粗纤维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中黑木耳的理化指标要求。因此,超声波协同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对黑木耳中抗生素的降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抗生素 降解 超声波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醋及果醋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云阳 岳田利 +2 位作者 袁亚红 高振鹏 李学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以苹果为原料,探讨了摇瓶发酵法制备果醋的生产工艺, 并以发酵所得的苹果醋为原料,添加甜味剂、柠檬酸、乳酸钙等辅料调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醋饮料。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苹果醋具有苹果果香、风味独特、酸味适度;生产的果醋饮料清... 以苹果为原料,探讨了摇瓶发酵法制备果醋的生产工艺, 并以发酵所得的苹果醋为原料,添加甜味剂、柠檬酸、乳酸钙等辅料调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醋饮料。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苹果醋具有苹果果香、风味独特、酸味适度;生产的果醋饮料清朗、爽口,其配方为水100mL,果醋5mL,蔗糖9g,柠檬酸0.15g,乳酸钙0.1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苹果醋 果醋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果醋的研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云阳 岳田利 +1 位作者 高振鹏 王新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以陕西红富士苹果为原料 ,采用液态发酵工艺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采用酒精发酵 ,苹果汁糖含量 1 8°Bx ,接种量1 0 % ,3 0℃ ,发酵 6d ,酒精体积分数约 8% ;采用醋酸发... 以陕西红富士苹果为原料 ,采用液态发酵工艺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采用酒精发酵 ,苹果汁糖含量 1 8°Bx ,接种量1 0 % ,3 0℃ ,发酵 6d ,酒精体积分数约 8% ;采用醋酸发酵 ,糖含量 5°Bx ,酒精体积分数 8 5 % ,接种量 1 0 % ,3 0℃ ,发酵 5d ,醋酸含量约 7g/1 0 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发酵 果醋 酒精发酵 接种量 苹果汁 液态发酵 糖含量 酸含量 红富士苹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的危害及其控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贻椿 岳田利 +1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368,共5页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对果汁风味影响较大,成为果汁的主要安全性指标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对果汁的危害、污染果汁的途径及安全性问题,提出:①通过原料选择、清洗、膜过滤和...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对果汁风味影响较大,成为果汁的主要安全性指标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对果汁的危害、污染果汁的途径及安全性问题,提出:①通过原料选择、清洗、膜过滤和高温灭菌能较有效控制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②ClO2、乳酸链球菌素、促肠活动素等被研究证实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还未应用于工业化生产;③辐照杀菌、脉冲电场、超声波杀菌等非热杀菌技术亟待研究开发,在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控制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嗜酸耐热菌 脂环酸芽孢杆菌 代谢产物 危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岳田利 胡贻椿 +1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7-492,共6页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由于其耐热、嗜酸的独特生存能力而受到全球学术界和食品工业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与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征、结构、分类、分离方法、形态学、生理生化、生长条件、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分析、...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由于其耐热、嗜酸的独特生存能力而受到全球学术界和食品工业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与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征、结构、分类、分离方法、形态学、生理生化、生长条件、细胞膜脂肪酸组分分析、甲基萘醌分析、DNA组成及杂交试验、16SrRNA/D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方法,提出了我国应着力进行的几个研究领域:①脂环酸芽孢杆菌属新菌资源的开发;②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细胞膜中ω-环状脂肪酸和藿烷类化合物的功能研究;③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快速检测方法研究;④脂环酸芽孢杆菌属各菌种代谢动力学和基于代谢产物的快速检测技术;⑤脂环酸芽孢杆菌属控制技术方法研究;⑥脂肪酸芽孢杆菌热稳酶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果汁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在综合评判苹果酒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2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王云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4,共3页
利用顶空法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了8种苹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主要成分;选取对苹果酒总体香气贡献较大的7种高级醇类和6种酯类,并以2-辛醇为内标,测定了它们的含量;并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利用... 利用顶空法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了8种苹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主要成分;选取对苹果酒总体香气贡献较大的7种高级醇类和6种酯类,并以2-辛醇为内标,测定了它们的含量;并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了5#为最优苹果酒,6#次之,与感官品评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且比传统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客观性,更能全面地利用酒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酒 感官评判 SPME/GC—MS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真菌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7
作者 薛淑静 岳田利 +2 位作者 关健 袁亚宏 高振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0,共2页
根霉属真菌由于气生菌丝特别发达,菌丝容易产生褐色或黑色色素等,用以前文献报道的方法不易提取DNA或提取的DNA容易降解。本文采用改进的氯化苄法,得到的DNA质量好、产量高,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基因操作。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优... 根霉属真菌由于气生菌丝特别发达,菌丝容易产生褐色或黑色色素等,用以前文献报道的方法不易提取DNA或提取的DNA容易降解。本文采用改进的氯化苄法,得到的DNA质量好、产量高,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基因操作。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优点,而且需要样品量少,可用于小剂量样品DNA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DNA提取 氯化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猕猴桃干酒酵母的筛选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丽威 岳田利 +2 位作者 袁亚宏 彭帮柱 高振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6-87,共2页
以秦美猕猴桃为原料 ,采用低温酿造工艺 ,对 4种酵母的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通过综合评价 ,筛选出了
关键词 猕猴桃干酒 酵母 筛选 秦美猕猴桃 低温酿造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青苹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田玉庭 岳田利 +3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李彦萍 赵志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0-182,共3页
采用丙酮粉沉淀抽滤法从澳洲青苹中提取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经30%~9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除盐、交联葡聚糖G-75凝胶色谱层析、后经PEG6000浓缩,得到纯化的多酚氧化酶,纯化倍数为7.49。纯化后的酶液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 采用丙酮粉沉淀抽滤法从澳洲青苹中提取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经30%~9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除盐、交联葡聚糖G-75凝胶色谱层析、后经PEG6000浓缩,得到纯化的多酚氧化酶,纯化倍数为7.49。纯化后的酶液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一条电泳带。通对过PPO与邻苯二酚反应产物的波谱扫描显示,其产物在λ=410nm下有最高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青苹 多酚氧化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椰果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1 位作者 蔡福带 付娟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5-107,共3页
蜜椰果是以椰子水和波萝汁为原料 ,经过调糖、调酸后 ,通过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在液体表面长出一种白色或乳白色粘胶状厚膜 ,收获厚膜 ,经切割、脱酸、漂白、脱纤处理后 ,加果汁或糖浆蜜制灭菌后制成。通过对生长培养基配方改进 ,大大缩... 蜜椰果是以椰子水和波萝汁为原料 ,经过调糖、调酸后 ,通过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在液体表面长出一种白色或乳白色粘胶状厚膜 ,收获厚膜 ,经切割、脱酸、漂白、脱纤处理后 ,加果汁或糖浆蜜制灭菌后制成。通过对生长培养基配方改进 ,大大缩短了椰果凝固成形周期 ;通过脱酸环节的改进 ,增强了椰果的硬度 ,改善了成品的口感 ;改进厂房消毒环节 ,感染率由原来的 2 0 %降低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椰果 生产工艺 椰子水 波萝汁 醋酸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酒优质酵母的筛选及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江波 岳田利 +1 位作者 高振鹏 袁亚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6,共5页
通过对发酵力、耗糖速率的测定,结合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从1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2株作为原生质体电融合的亲本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两亲本的灭活条件和原生质体电融合的2项基本参数。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最... 通过对发酵力、耗糖速率的测定,结合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从1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2株作为原生质体电融合的亲本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两亲本的灭活条件和原生质体电融合的2项基本参数。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最佳酶解去壁条件为酶量16mg/mL,酶解时间60min,亲本WF58最佳热灭活时间为15min,亲本WF65最佳紫外灭活时间为40min;采用BTX830型细胞融合仪,最佳的脉冲场强为2000V/cm,最佳的脉冲时间是3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酒酵母 原生质体电融合 双亲灭活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与探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周利 蔡瑞 +3 位作者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汪勇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268-270,274,共4页
以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为目标,探究了该类型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能力提升中的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实践锻炼环节设置、校外导师选聘、研究生选题指导、实践锻炼质量评价... 以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为目标,探究了该类型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能力提升中的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实践锻炼环节设置、校外导师选聘、研究生选题指导、实践锻炼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措施与方法,以期为高水平、应用型食品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苹果渣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相启森 岳田利 +1 位作者 袁亚宏 高振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84,共5页
研究利用超声波提取苹果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处理时间、料液比和浸泡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渣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利用超声波提取苹果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处理时间、料液比和浸泡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渣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480 W,液料比1∶40(g/mL),浸泡时间24 h,超声波温度70℃,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7.4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苹果渣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酒酵母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高奇 岳田利 +2 位作者 高振鹏 柳艳霞 林小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以麦芽汁装液量(mL)、(NH_4)_2SO_4、Na_2HPO_4和 MgSO_4的质量浓度(g/L)为影响因素,以苹果酒酵母细胞浓度(个/L)为考察指标,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1株苹果酒酵母增殖所需培养基的数学模型,进而优化了针对该菌株的增殖培... 以麦芽汁装液量(mL)、(NH_4)_2SO_4、Na_2HPO_4和 MgSO_4的质量浓度(g/L)为影响因素,以苹果酒酵母细胞浓度(个/L)为考察指标,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1株苹果酒酵母增殖所需培养基的数学模型,进而优化了针对该菌株的增殖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在100mL 三角瓶中,培养开始酵母细胞浓度为 1.923×10~8个/L,麦芽汁装液量20mL,(NH_4)_2SO_4浓度0.196~1.033g/L,Na_2HPO_4浓度2.559~5.566g/L, MgSO_4浓度1.778~3.222g/L 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h 后,酵母细胞浓度可望高于1.125×10^(11)个/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酒酵母 增殖培养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周利 岳田利 +3 位作者 高振鹏 赵旭博 袁亚宏 蔡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254-256,共3页
结合新时代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要求,对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切实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教学改革 方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爆裂对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丽萍 高振鹏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28,共4页
石灰爆裂是危害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制品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和控制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现象对其作为承重墙材的推广使用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 石灰爆裂是危害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制品强度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和控制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现象对其作为承重墙材的推广使用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石灰爆裂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索了石灰爆裂的主要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多孔砖 石灰爆裂 破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稠酒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鹏 卢晓霆 高振鹏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93,96,共4页
以猕猴桃和糯米为原料,对猕猴桃稠酒发酵生产工艺及最佳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猕猴桃稠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糯米∶猕猴桃=4∶1,酵母接种量0.5%,发酵温度35℃;②猕猴桃稠酒的最佳稳定剂配比为0.05%A和0.06%B。
关键词 稠酒 猕猴桃 生产工艺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燕妮 岳田利 +1 位作者 袁亚红 高振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以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 1.172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LiCl和超声波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辅酶Q10菌株。结果表明:1g/L LiCl诱变能显著提高菌株的正突变率,超声波诱变会引起细胞壁结构与构成发生改变。通过罗红霉素初筛... 以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 1.172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LiCl和超声波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产辅酶Q10菌株。结果表明:1g/L LiCl诱变能显著提高菌株的正突变率,超声波诱变会引起细胞壁结构与构成发生改变。通过罗红霉素初筛和摇床复筛,获得辅酶Q10突变株C40-05,胞内辅酶Q10产量为1.198mg/g干菌,比出发菌株(0.389mg/g)提高了208%。菌株经5次传代培养,胞内辅酶Q10产量下降了2.67%,突变株遗传形状稳定,可作为辅酶Q10生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根瘤菌 辅酶Q10 紫外-LiCl 超声波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辅酶Q_(10)产生菌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子玲 袁亚宏 +1 位作者 岳田利 高振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6-189,共4页
以辅酶Q10产生菌R-SL15为实验菌株,为提高其辅酶Q10产量,对其进行培养基优化,得到最优发酵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对R-SL15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模型的建立,得出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8.90g/L,... 以辅酶Q10产生菌R-SL15为实验菌株,为提高其辅酶Q10产量,对其进行培养基优化,得到最优发酵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对R-SL15的培养基进行优化模型的建立,得出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8.90g/L,酵母粉5.54g/L,(NH4)2SO40.98g/L,KH2PO40.95g/L,牛肉膏6g/L,MgSO4.7H2O0.75g/L,FeSO4.7H2O100mg/L,NaCl10g/L,蒸馏水1L。辅酶Q10产量为51.31mg/L,比优化前的25.74mg/L提高了99.34%。该回归模型高度显著(R2=0.9423),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发酵 培养基优化 PLACKETT-BURMAN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翟若涵 蔡瑞 +3 位作者 高振鹏 岳田利 袁亚宏 王周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3937-3944,共8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等有毒真菌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常见污染食品的五大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以及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OTA广泛存在于各种谷物及其制品、...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等有毒真菌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常见污染食品的五大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以及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OTA广泛存在于各种谷物及其制品、葡萄与葡萄酒、咖啡等多种食品原料及其成品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OTA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OTA的检测,目前已经拥有许多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本研究对赭曲霉毒素A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食品中OTA的检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