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分离耦合超滤法回收玉米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及结构与功能性质
1
作者 张锐 李海天 +3 位作者 高志威 刘丹怡 韩建春 蒋龙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221,共11页
为解决玉米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难回收问题,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本研究提出了泡沫分离耦合超滤(Ultrafiltration,UF)的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进行回收,探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蛋白截留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为解决玉米淀粉加工废水中蛋白难回收问题,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本研究提出了泡沫分离耦合超滤(Ultrafiltration,UF)的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进行回收,探究了不同参数条件对蛋白截留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然后采取醇沉(Alcohol Precipitation,AP)、盐析(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ASP)、大孔树脂(Macroporous Resin,MPRS)方法分别提取蛋白。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紫外光谱和内源荧光光谱对蛋白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溶解度、持水力、吸油性、起泡及泡沫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对三种方式提取的蛋白进行性质分析。最终确定了当废水pH为8、流速100 L/h、温度为40℃的最佳工艺参数,此时蛋白截留率最高可达到92.93%。AP蛋白呈乳白分散颗粒状;ASP蛋白呈乳白连续蓬松状;而MPRS蛋白呈微黄致密光滑状,且相比于另两种蛋白具有更好的溶解度、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当pH为10时,MPRS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达到最大,分别为5.62 m^(2)/g和12.92 min,表明通过大孔树脂法提取的蛋白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加工废水 玉米水溶蛋白 高值化利用 蛋白结构 蛋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