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盱眙凹凸棒石粘土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德云 汤永奎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江苏盱眙有丰富的凹凸棒石粘土资源,10余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目前在开采、加工、产品结构与质量均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作者在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后,认为盱眙凹凸棒石粘土产业要更上一层楼,非走矿产品深... 江苏盱眙有丰富的凹凸棒石粘土资源,10余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目前在开采、加工、产品结构与质量均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作者在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后,认为盱眙凹凸棒石粘土产业要更上一层楼,非走矿产品深加工的路子不可。要从源头抓起,形成特色产品去占领市场等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开发现状 发展对策 江苏 深加工 产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矿业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德云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1年第6期1-4,共4页
矿产资源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采矿会不同程度地对土地造成破坏 ,如何决矿业开发与土地保护的矛盾 ,作者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矿业开发 土地保护 矿产资源 尾矿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树算法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德云 曹燕飞 张占彪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97,共7页
本文阐明了在局域网中对生成树算法的引入 ,详细介绍了生成树算法里保存在网桥中和网桥端口中的信息 ,以及包含在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BPDU)中的信息 ,从不同角度描述和探讨了生成树算法在局域网中的应用和实现。
关键词 局域网 生成树算法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多径源路由 被引量:26
4
作者 舒炎泰 高德云 王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9-282,共4页
本文针对无线ad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DSR(动态源路由 )的路由算法 ,多径源路由 (MSR) .MSR对DSR中的路由搜索和路由维护机制进行了扩展 ,用来解决多径路由问题 .本文还提出 ,在多条路径之间基于测量的RTT进行负载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 ,... 本文针对无线ad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DSR(动态源路由 )的路由算法 ,多径源路由 (MSR) .MSR对DSR中的路由搜索和路由维护机制进行了扩展 ,用来解决多径路由问题 .本文还提出 ,在多条路径之间基于测量的RTT进行负载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 ,MSR在只增加少量网络开销的情况下 ,提高了TCP和UDP的投递率 ,降低了丢包率 ,并减少了端到端之间的延迟以及队列长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路由 无线ADHOC网络 通信网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端到端多路径传输层架构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淼 高德云 +1 位作者 张思东 张宏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35,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网络无法有效同时使用多家乡终端的多个接口传输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端到端多路径传输层架构—E2EMP。E2EMP通过自适应的根据路径特性分发数据,采用双层序列空间,实施灵活的端到端路径管理,提高了多家乡... 为了解决传统网络无法有效同时使用多家乡终端的多个接口传输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端到端多路径传输层架构—E2EMP。E2EMP通过自适应的根据路径特性分发数据,采用双层序列空间,实施灵活的端到端路径管理,提高了多家乡终端的传输性能。实验仿真表明,E2EMP能够有效地聚合终端多家乡的出口带宽,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多路径传输 乱序 架构 下一代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面向紧急信息可靠传输协议 被引量:5
6
作者 梁露露 高德云 +1 位作者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领域,紧急信息的可靠传输成为关键问题。该文研究了面向紧急信息可靠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急信息可靠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全新的拥塞控制方式,将缓冲区队列长度与队列长度变化率相结合,...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领域,紧急信息的可靠传输成为关键问题。该文研究了面向紧急信息可靠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紧急信息可靠传输协议。该协议采用全新的拥塞控制方式,将缓冲区队列长度与队列长度变化率相结合,并引入状态机对节点的拥塞程度进行评估。节点在本地计算其拥塞度,并以此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划分,进而采用不同的速率、带宽调整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保证了紧急信息的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紧急信息 拥塞控制 队列变化率 可靠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梁玉芬 高德云 +1 位作者 牛延超 霍宏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9,共4页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结构,列举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军事、环境监测、建筑物监测、智能交通等应用领域的典型应用实例,总结了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的因素及目前研究热点。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宏科 梁露露 高德云 《中兴通讯技术》 2009年第5期37-40,共4页
将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与组织的重视。为了实现IPv6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需要全面设计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文章充分考虑IPv6以及无线传感器... 将IPv6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与组织的重视。为了实现IPv6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需要全面设计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文章充分考虑IPv6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嵌入式IPv6微型协议栈,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给出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互联的两种不同方式,并给出一个在精准农业生产中典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IPV6协议 协议栈 互联 精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V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爱国 高德云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VAV空调系统的特点,并指出了PID控制的缺点,回顾了智能控制方法在VAV空调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对该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应用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VAV 空调系统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轨道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服务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霍宏伟 郜帅 +2 位作者 牛延超 高德云 张思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7,共7页
列车在运行时,对轨道和路基等的承载设施进行全面监测并将获取的信息实时传送给机车操控人员和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用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建立一种多网关移动条件下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描述... 列车在运行时,对轨道和路基等的承载设施进行全面监测并将获取的信息实时传送给机车操控人员和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用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建立一种多网关移动条件下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描述网络的结构、定义传感数据生成的服务等级划分规则和数据的传输流程。提出一种在网关运动条件下基于相对位置信息的网络功率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应的通信协议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选择合理的底层通信协议的条件下,该网络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传输,并满足节能和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网关移动 动态功率控制 轨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弃尾队列的SCTP稳态吞吐量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淼 杨冬 +2 位作者 高德云 张思东 张宏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6,共6页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是一个基于IP网络用于传输信令的新传输协议.由于其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尤其对多宿的支持,使得其正在成为一种通用传输协议.本文对基于弃尾队列情况下的流控制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得到一个稳态吞吐量关于丢包...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是一个基于IP网络用于传输信令的新传输协议.由于其具有很多新的特性尤其对多宿的支持,使得其正在成为一种通用传输协议.本文对基于弃尾队列情况下的流控制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进行建模,得到一个稳态吞吐量关于丢包率的函数关系,并对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估计流控制传输协议在弃尾引发丢包情况下的稳态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控制传输协议 建模 弃尾队列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Quasi-UDG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测距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延超 高德云 张思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
针对Quasi-UDG模型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部署的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非测距基于权重的定位算法EWLS(Enhanced Weighted Least Square).首先,设计出一种节点跳数和距离关系估计的方法,然后依据跳数值与距离关系的概率表达式,给出EWLS定位... 针对Quasi-UDG模型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部署的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非测距基于权重的定位算法EWLS(Enhanced Weighted Least Square).首先,设计出一种节点跳数和距离关系估计的方法,然后依据跳数值与距离关系的概率表达式,给出EWLS定位算法中节点测量距离信息的权重.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锚节点密度、Quasi-UDG模型因子和平均邻居节点数的参数下,EWLS算法定位误差较小,同最小均方误差相比,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测距定位 Quasi—UDG模型 跳数和距离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互联网中连接标识解析映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飞 高德云 +1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共5页
分析了连接标识解析映射的4种情况,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映射机制.其优势在于根据服务的要求,合理的选择路径建立方式用于数据传输,通过探测网络单向状态参数,实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的目标.在真实网络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很好... 分析了连接标识解析映射的4种情况,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映射机制.其优势在于根据服务的要求,合理的选择路径建立方式用于数据传输,通过探测网络单向状态参数,实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的目标.在真实网络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很好的测量多条路径单项时延的差别,为准确检测网络单向状态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在新一代互联网中实现高性能数据传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标识 解析映射 网络单向状态参数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拓扑形状分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延超 高德云 +1 位作者 张思东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43-48,共6页
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不规则拓扑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拓扑分割定位法(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opology Segmentation,LATS).首先,根据锚节点之间每跳数距离,采用动态阈值将不规则拓扑形状分割为规则区域... 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不规则拓扑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拓扑分割定位法(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opology Segmentation,LATS).首先,根据锚节点之间每跳数距离,采用动态阈值将不规则拓扑形状分割为规则区域.然后,采用计算几何的方法构建规则区域的凸边界,得到有效的锚节点信息用于未知节点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锚节点选择策略,大大减少了节点位置估计的误差.最后进行了算法的性能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算法计算复杂度较低,在不规则拓扑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算法 拓扑分割 DV-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发现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宏伟 高德云 +1 位作者 牛延超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49-54,共6页
在诸如普适计算等未来网络应用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服务发现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从蚁群中获得的灵感,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服务发现机制,该机制使用基于需求的服务通告方法,通过有限次叠代来获取最优... 在诸如普适计算等未来网络应用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服务发现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从蚁群中获得的灵感,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服务发现机制,该机制使用基于需求的服务通告方法,通过有限次叠代来获取最优的服务提供者,同时获取到达该服务提供者的服务会话路径.在优化原则的设置上,通过调整行为参数可以调整目标函数,从而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需求能够动态处理跳数、时延和能量消耗的关系.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通过仿真试验将本文所题方法相比其他服务发现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服务发现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名数据网络下基于K-medoids的簇内Hash路由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鄢欢 高德云 苏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13-2322,共10页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是以内容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其随处缓存策略存在缓存冗余过多、邻居缓存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缓存空间的浪费及缓存效率的低下.本文提出的融合沿路径非协作和路径外协作的缓存路由机制(K-Medo...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是以内容为中心的新型网络架构,其随处缓存策略存在缓存冗余过多、邻居缓存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缓存空间的浪费及缓存效率的低下.本文提出的融合沿路径非协作和路径外协作的缓存路由机制(K-Medoids Hash Routing,KMHR),使用K-medoids算法选取层次簇内的中心点,并针对不同流行度的内容分别采用Hash路由及最短路径路由,保证簇内高流行度内容的精确定位和唯一性,降低缓存冗余,提高缓存效率.通过真实网络拓扑仿真得出,KMHR机制具有最低的请求时间、最优的路由增益和较少的缓存内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数据网络 层次簇 K-medoids算法 Hash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QoS的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时文丰 高德云 周华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82-2986,共5页
为缓解网络拥塞对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产生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Qo S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包括接触拥塞判断和基于Qo S的数据转发两种机制,分别从接触剩余可用容量和节点剩余存储空间两方面对每一段接触的拥塞程度进行预测,... 为缓解网络拥塞对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产生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Qo S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包括接触拥塞判断和基于Qo S的数据转发两种机制,分别从接触剩余可用容量和节点剩余存储空间两方面对每一段接触的拥塞程度进行预测,将接触划分为不同的拥塞等级。在计算路由时,以整段路径中所包含接触的最高拥塞等级为该路径的拥塞等级,并根据该拥塞等级发送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实验表明,基于Qo S的拥塞控制算法可以提高低优先级数据的传递率并在节点存储空间不足时降低最高优先级数据的传递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延迟容忍网络 拥塞控制 路径拥塞等级 基于QoS的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LoWPAN的IPv6传感器网络报头压缩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苑乐 周华春 +1 位作者 高德云 梁露露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7期74-77,81,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资源非常有限,如果能够对IPv6报头进行压缩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小数据传输量,提高IPv6传感器网络的整体性能。通过对6LoWPAN报头压缩方案的研究,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已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底层协...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资源非常有限,如果能够对IPv6报头进行压缩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小数据传输量,提高IPv6传感器网络的整体性能。通过对6LoWPAN报头压缩方案的研究,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已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底层协议和基本IPv6协议栈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支持对跳数限制压缩的IPv6报头压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报头压缩可以有效节省网络能耗,降低丢包率,减小数据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IPV6 报头压缩 6LoW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DTN接触图路由精确性提高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时文丰 周华春 高德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97,共11页
接触图路由利用空间DTN节点运动轨迹可以预知的特点,将节点间通信的开始与截止时间、速率等信息配置在接触图中,以此为依据计算路由,但这也带来了对接触图准确性要求极高的问题。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短时的电磁干扰或能量过低等原因可... 接触图路由利用空间DTN节点运动轨迹可以预知的特点,将节点间通信的开始与截止时间、速率等信息配置在接触图中,以此为依据计算路由,但这也带来了对接触图准确性要求极高的问题。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短时的电磁干扰或能量过低等原因可能导致接触意外失效,此时按照原始配置计算的路径将无法使用,另外接触图路由未考虑排队时延对低生存时间束(Bundle)的影响,导致这些束可能会在排队中过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接触图路由精确性提高方法,包括接触失效发现机制、接触恢复探测机制、接触失效及恢复通告机制、接触图更新机制和考虑接触失效的路由计算机制,同时使用基于效用函数的转发策略优先发送生存时间低的束。实验表明接触图路由精确性提高方法在链路意外失效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束的传递率、降低传递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图路由 非预期的接触中断 基于效用的束转发 L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化网关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琪 周华春 +3 位作者 李光磊 高德云 李泰新 李海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9-77,共9页
采用身份与位置分离、资源与控制分离、控制与转发分离的思想和空间DTN体系结构,提出一体化标识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并设计实现天地一体化网关,通过标识和协议转换实现地面网络和空间网络的互联互通。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络实验平台设... 采用身份与位置分离、资源与控制分离、控制与转发分离的思想和空间DTN体系结构,提出一体化标识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并设计实现天地一体化网关,通过标识和协议转换实现地面网络和空间网络的互联互通。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络实验平台设计地月通信实验场景,在不同的非对称上下行速率比、误码率情况下进行多次地月数据传输实验,测试所设计的扩展模块WebCache的基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网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空间链路特性,而WebCache模块能够帮助提高空间链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标识网络 DTN网络 天地一体化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