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带转载点封闭式自动化干雾抑尘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宝健 张志远 +4 位作者 许勃 许紫阳 高广新 宋伟鹏 罗坤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4期75-78,82,共5页
针对皮带转载点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敏东一矿102皮带走廊转载位置为试验点,通过对YS60-1.0、YS60-1.2、TK10、TGA08和BPZ60型5种煤矿常用喷嘴的流量、雾粒直径、雾化角参数进行选型研究,得出TGA08型喷嘴对呼吸性粉尘... 针对皮带转载点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敏东一矿102皮带走廊转载位置为试验点,通过对YS60-1.0、YS60-1.2、TK10、TGA08和BPZ60型5种煤矿常用喷嘴的流量、雾粒直径、雾化角参数进行选型研究,得出TGA08型喷嘴对呼吸性粉尘有较好的降尘效果,适用于皮带转载点喷雾降尘。通过在转载点增加密闭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了转载点喷雾降尘系统,总粉尘及呼吸性粉尘浓度由61.32 mg/m^(3)和28.89 mg/m^(3)降至16.45 mg/m^(3)和3.8 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73.2%和86.8%。呼吸性粉尘占比由47.1%降至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载点 干雾抑尘 密闭罩 自动化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偶件间隙泄漏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广新 袁竹林 +1 位作者 周阿朋 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6,共5页
为了精确测量二甲醚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中偶件间隙的燃料泄漏量,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测量微小流量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在活塞压力计基础上通过排除油缸自身泄漏,精确地建立了恒定压力,以实现恒温、恒压下间隙燃料泄漏量的测量,包括三组偶件... 为了精确测量二甲醚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中偶件间隙的燃料泄漏量,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测量微小流量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在活塞压力计基础上通过排除油缸自身泄漏,精确地建立了恒定压力,以实现恒温、恒压下间隙燃料泄漏量的测量,包括三组偶件的泄漏量和柱塞偶件不同位置的泄漏量.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测量的精确性,结果表明:偶件泄漏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柱塞-针阀-出油阀,柱塞偶件不同部位泄漏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进回油孔-泄油槽-裙部;二甲醚泄漏量几乎为柴油的1.8倍,且随着密封长度的增加该倍数减小.通过实测柴油泄漏量反算获得了间隙高度,再由间隙高度计算得到的二甲醚泄漏量,并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验证了测量装置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偶件间隙 泄漏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甲醇/汽油发动机冷起动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毅 高广新 +3 位作者 刘圣华 魏衍举 李广乐 迟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0,共5页
在一台4缸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上,研究了环境温度在从15℃下降到-25℃的过程中,4种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低温冷起动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环境温度下添加甲醇均能显著减少冷起动阶段HC和CO的排放.在冷起动过程中,HC的平均排放随着环境温... 在一台4缸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上,研究了环境温度在从15℃下降到-25℃的过程中,4种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低温冷起动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环境温度下添加甲醇均能显著减少冷起动阶段HC和CO的排放.在冷起动过程中,HC的平均排放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呈指数增加;随着甲醇添加比的增大,HC排放的增加量逐渐减小,当甲醇的体积分数超过30%时,HC排放减少得并不明显.CO平均排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与HC有所不同,当环境温度从5℃下降到-7℃时,CO排放增加了约10倍,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CO排放变化不大.甲醛和甲醇非常规排放随着甲醇添加比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起动 甲醇汽油 排放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面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治理研究
4
作者 高广新 许紫阳 张宝健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66-71,共6页
敏东一矿地面带式输送机煤流系统103转载点由于其位于地面输运厂房,空间较为开放,极易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部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治尘措施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降尘效率下降严重,加上本身设备因素及设计问题,粉尘治理效果不佳。针对敏东一... 敏东一矿地面带式输送机煤流系统103转载点由于其位于地面输运厂房,空间较为开放,极易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部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治尘措施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降尘效率下降严重,加上本身设备因素及设计问题,粉尘治理效果不佳。针对敏东一矿地面带式输送机103转载点的粉尘防治难题,设计加装了袋式除尘器、除尘管道、粉尘密闭罩等设施设备,并对其进行匹配优化选型,将设计优化好的设备在现场进行应用验证。应用发现,103转载点处的人员工作环境平均总尘浓度从185.72 mg/m^(3)降到6.14 mg/m^(3),平均呼尘浓度从77.31 mg/m^(3)降到3.28 mg/m^(3),总尘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从116.08 mg/m^(3)降到3.84 mg/m^(3),降尘效率为96.7%,呼尘浓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从48.32 mg/m^(3)降到2.05 mg/m^(3),降尘效率为95.8%,整体降尘效率十分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带式输送机 转载点 粉尘治理 密闭罩 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发动机燃料喷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盛新堂 高广新 +1 位作者 吴国伟 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在一台2102QB二甲醚发动机上测量了高压油管两端的压力,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负荷和不同的二甲醚燃料温度条件下比较了泵端、嘴端高压油管的压力,结合喷油器针阀升程信号计算了二甲醚燃料的喷射延迟期和持续期,以及不同二甲醚温度条件... 在一台2102QB二甲醚发动机上测量了高压油管两端的压力,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负荷和不同的二甲醚燃料温度条件下比较了泵端、嘴端高压油管的压力,结合喷油器针阀升程信号计算了二甲醚燃料的喷射延迟期和持续期,以及不同二甲醚温度条件下的声速.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的弹性模量小,压缩性大,喷射延迟期较柴油的长;二甲醚的温度对喷射的最高压力、持续期和压力波传播速度均有较大影响,二甲醚发动机的供油提前角需要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燃料温度重新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发动机 喷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油阀参数对大流量高压共轨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子朝 乔信起 +2 位作者 王先勇 顾坚 高广新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243-249,共7页
为研究进油阀参数对WJ泵容积效率的影响,搭建液力系统仿真模型,并由试验验证,将泵容积效率损失分为节流容积效率损失和回流容积效率损失两类分别进行研究。仿真分析了进油阀弹簧参数对进油阀开启压力和阀芯最大升程的影响,进而得到对泵... 为研究进油阀参数对WJ泵容积效率的影响,搭建液力系统仿真模型,并由试验验证,将泵容积效率损失分为节流容积效率损失和回流容积效率损失两类分别进行研究。仿真分析了进油阀弹簧参数对进油阀开启压力和阀芯最大升程的影响,进而得到对泵两类容积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了阀芯振动对供油泵回流容积效率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流容积效率损失因阀芯最大升程小于某临界值导致,回流容积效率损失随阀芯最大升程的增大而增大,还受阀芯振动影响,对大流量泵进油阀参数选择及其与泵的优化匹配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量泵 进油阀 容积效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车身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竹林 高广新 《汽车零部件》 2012年第9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客车车身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对某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实体测绘,得到建模的基本数据,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车身三维几何模型。定义了模型单元并对车身几何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定义了边界约束条件,... 为了研究客车车身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对某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实体测绘,得到建模的基本数据,通过合理的简化建立了车身三维几何模型。定义了模型单元并对车身几何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网格划分,定义了边界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身有限元模型。在弯曲、扭转、急转、制动4种不同工况下,对半承载式客车车身模型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结果表明:该客车车身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同时在车身等强度和轻量化设计方面有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骨架 有限元 ANSYS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褐煤综放工作面CO来源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光利 高广新 李树国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11期67-70,共4页
针对敏东一矿低变质老年褐煤低温氧化造成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问题,通过分析I0116300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CO来源,提出了以有害气体抽采为主,以帷幕注氮、气幕稀释、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等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 针对敏东一矿低变质老年褐煤低温氧化造成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问题,通过分析I0116300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CO来源,提出了以有害气体抽采为主,以帷幕注氮、气幕稀释、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等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I0116300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埋管进行CO等有害气体控制抽采,有效降低了隅角及回风CO浓度;采空区帷幕注氮,惰化遗煤氧化,可以有效抑制CO的生成量;局部均压通风和上隅角导风对抑制采空区CO涌出有较好的效果,工作面最佳配风量控制在1350 m 3/min左右并适当提高上隅角风压,有效减少了采空区CO涌出。通过现场应用,消除了I0116300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CO超限隐患,为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褐煤 综放工作面 回风隅角 CO来源 CO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抑尘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魏乾柱 高广新 徐洋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解决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因粉尘引起的环境污染及职业健康等问题,针对煤矿湿式除尘技术中抑尘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指出:现阶段国内抑尘剂的组分选择倾向于高分子聚合物及绿色天然材料,这些新型材料具备更好的除尘效果,且绿色... 为解决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因粉尘引起的环境污染及职业健康等问题,针对煤矿湿式除尘技术中抑尘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指出:现阶段国内抑尘剂的组分选择倾向于高分子聚合物及绿色天然材料,这些新型材料具备更好的除尘效果,且绿色无污染;抑尘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更复杂化,向复合型、专用型方向发展,且未来国内抑尘剂的研发应着重优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与配比,完善抑尘剂的抑尘性能评估体系,侧重环境友好型抑尘剂的研究开发,并推动高效环保抑尘剂的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表面活性剂 煤矿粉尘 防治 新型抑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