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资源食品玛咖中功能成分的UPLC-MS/MS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830-832,912,共4页
玛咖于2011年在我国获批为新资源食品,并已有大量引种。玛咖的主要功能成分为一类长链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脂肪酰胺类物质——玛咖烯及玛咖酰胺。以云南丽江产玛咖原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液质联用(UPLC-MS/MS)技术对其中的玛咖烯及玛咖...
玛咖于2011年在我国获批为新资源食品,并已有大量引种。玛咖的主要功能成分为一类长链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脂肪酰胺类物质——玛咖烯及玛咖酰胺。以云南丽江产玛咖原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液质联用(UPLC-MS/MS)技术对其中的玛咖烯及玛咖酰胺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发现6个新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玛咖烯
玛咖酰胺
UPLC-MS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态型云南引种玛咖的多糖含量及多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756-1775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结果]依照颜色不同而划分为4种不同生态型的玛咖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不同,几种玛咖块根的总多糖含量顺序为黑色>紫色>绿色>黄色。多糖纯化的最优方法为80%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结论]玛咖多糖的含量与其生态型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同生态型的玛咖,其生理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苯酚-硫酸法
生态型
多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红茶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董鸿竹
曾恕芬
+3 位作者
高大方
杨崇仁
张颖君
江鸿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方法(ISO 14502-1-2005和ISO 14502-2-2005),对以云南红茶为主的33个红茶样品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包括EC、EGCG、ECG、EGC和C)、茶没食子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方法(ISO 14502-1-2005和ISO 14502-2-2005),对以云南红茶为主的33个红茶样品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包括EC、EGCG、ECG、EGC和C)、茶没食子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茶样茶多酚总量在9.712%~18.625%之间,符合ISO提出的红茶茶多酚总量不低于9%的要求;红茶儿茶素类以ECG为主,其含量在1.2921%~13.165%之间,样品间存在明显差异;在部分红茶样品中可检测出EGCG和EC,含量分别为1.755%~4.983%和0.218%~1.579%,但在所有红茶样品中均未检测出EGC和C;在分析的红茶样品中,茶没食子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分别为0.213%~1.668%,0.127%~0.483%和2.484~5.093%。由此可知我国生产的红茶品质优异,符合ISO国际茶叶标准(以茶树大叶种为原料的云南红茶与国际标样更为接近);红茶内含物质的组成与含量还因加工方法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茶
茶多酚
儿茶素
茶没食子素
没食子酸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理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栽培大叶茶的起源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杨崇仁
张颖君
+2 位作者
高大方
陈可可
江鸿健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大理茶的模式标本由G.Foreest采于大理点苍山感通寺附近(G.Forrest 13477),最早定名为Thea taliensis W.W.Smith(1917),1925年合并入Camellia属中。该种与栽培的大叶茶在形态特征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顶芽、幼枝及叶片均无毛,花柱5裂,子房5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点苍山
大叶茶
种质资源
栽培
CAMELLIA
起源
评价
伊洛瓦底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光催化剂AgCl/AgBr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高大方
张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5,共6页
通过简单易行的沉淀工艺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AgCl/AgBr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该材料的结晶结构、形貌特征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在可见光照...
通过简单易行的沉淀工艺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AgCl/AgBr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该材料的结晶结构、形貌特征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TBBPA).研究结果表明:AgCl/AgBr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反应30min后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率达98.49%.探讨了AgCl/AgBr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机理,发现·OH和·O^-2是主要活性物质,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有效地阻止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l/AgBr
复合银基材料
光催化降解
TB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资源食品玛咖中功能成分的UPLC-MS/MS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高大方
张泽生
机构
天狮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830-832,912,共4页
文摘
玛咖于2011年在我国获批为新资源食品,并已有大量引种。玛咖的主要功能成分为一类长链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或脂肪酰胺类物质——玛咖烯及玛咖酰胺。以云南丽江产玛咖原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液质联用(UPLC-MS/MS)技术对其中的玛咖烯及玛咖酰胺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发现6个新的化学成分。
关键词
玛咖
玛咖烯
玛咖酰胺
UPLC-MS
MS
Keywords
Maca
Macaenes
Macamides
UPLC-MS/MS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态型云南引种玛咖的多糖含量及多糖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高大方
张泽生
机构
天狮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756-1775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型玛咖中的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间的差异,并研究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了云南丽江地区引种的4种生态型的玛咖块根中的多糖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玛咖多糖的基本纯化步骤为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结果]依照颜色不同而划分为4种不同生态型的玛咖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不同,几种玛咖块根的总多糖含量顺序为黑色>紫色>绿色>黄色。多糖纯化的最优方法为80%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结论]玛咖多糖的含量与其生态型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同生态型的玛咖,其生理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苯酚-硫酸法
生态型
多糖纯化
Keywords
Maca
Polysaccharides
Phenol sulfuric acid method
Eco-type
Polysaccharide purification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红茶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董鸿竹
曾恕芬
高大方
杨崇仁
张颖君
江鸿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玉溪维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办公室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摘
本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方法(ISO 14502-1-2005和ISO 14502-2-2005),对以云南红茶为主的33个红茶样品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包括EC、EGCG、ECG、EGC和C)、茶没食子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茶样茶多酚总量在9.712%~18.625%之间,符合ISO提出的红茶茶多酚总量不低于9%的要求;红茶儿茶素类以ECG为主,其含量在1.2921%~13.165%之间,样品间存在明显差异;在部分红茶样品中可检测出EGCG和EC,含量分别为1.755%~4.983%和0.218%~1.579%,但在所有红茶样品中均未检测出EGC和C;在分析的红茶样品中,茶没食子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分别为0.213%~1.668%,0.127%~0.483%和2.484~5.093%。由此可知我国生产的红茶品质优异,符合ISO国际茶叶标准(以茶树大叶种为原料的云南红茶与国际标样更为接近);红茶内含物质的组成与含量还因加工方法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云南红茶
茶多酚
儿茶素
茶没食子素
没食子酸
咖啡碱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理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栽培大叶茶的起源
被引量:
18
4
作者
杨崇仁
张颖君
高大方
陈可可
江鸿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办公室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文摘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大理茶的模式标本由G.Foreest采于大理点苍山感通寺附近(G.Forrest 13477),最早定名为Thea taliensis W.W.Smith(1917),1925年合并入Camellia属中。该种与栽培的大叶茶在形态特征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顶芽、幼枝及叶片均无毛,花柱5裂,子房5室,
关键词
大理点苍山
大叶茶
种质资源
栽培
CAMELLIA
起源
评价
伊洛瓦底江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P588.3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光催化剂AgCl/AgBr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的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高大方
张刚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249)
文摘
通过简单易行的沉淀工艺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AgCl/AgBr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该材料的结晶结构、形貌特征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且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TBBPA).研究结果表明:AgCl/AgBr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反应30min后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率达98.49%.探讨了AgCl/AgBr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机理,发现·OH和·O^-2是主要活性物质,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有效地阻止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AgCl/AgBr
复合银基材料
光催化降解
TBBPA
Keywords
AgCl/AgBr
compound of AgX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TBBPA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资源食品玛咖中功能成分的UPLC-MS/MS研究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生态型云南引种玛咖的多糖含量及多糖纯化工艺研究
高大方
张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红茶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董鸿竹
曾恕芬
高大方
杨崇仁
张颖君
江鸿建
《茶叶科学技术》
200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理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栽培大叶茶的起源
杨崇仁
张颖君
高大方
陈可可
江鸿健
《茶叶科学技术》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复合光催化剂AgCl/AgBr降解水中四溴双酚A的研究
高大方
张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