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张拉中心与宽高比对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影响
1
作者 王治杰 高喜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79-82,共4页
以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分析不同张拉位置和不同宽高比对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整体变形、混凝土应力、混凝土塑性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混凝土梁的宽高比对结构整体变形的影响较... 以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并分析不同张拉位置和不同宽高比对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整体变形、混凝土应力、混凝土塑性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混凝土梁的宽高比对结构整体变形的影响较小,改变张拉位置能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在不同张拉位置、不同宽高比下混凝土应力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张拉位置 结构变形 宽高比 钢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66
2
作者 王春雨 黄维肖 +3 位作者 袁义厘 沈桂琴 张守丽 高喜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 :汉化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评估量表(IADS),并对中文版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翻译英文版IADS量表,使用IADS量表对100例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患者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IADS量表保留... 目的 :汉化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评估量表(IADS),并对中文版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翻译英文版IADS量表,使用IADS量表对100例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患者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中文版IADS量表保留原量表14个条目,内容效度系数(CVI)为0.93;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389%;以皮肤状况评估工具(SAT)为校标,校标效度为0.826,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75,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901~0.931。结论 :中文版IADS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可用于临床失禁性皮炎患者皮肤损伤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性皮炎 皮肤损伤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体外沉默淋巴管内皮祖细胞VEGFR-3基因表达
3
作者 陈永春 金海峰 +5 位作者 谢立平 王丽芳 张梅 李珅 高喜仁 李静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11-14,共4页
目的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包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基因siRNA,体外沉默VEGFR-3基因表达... 目的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包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基因siRNA,体外沉默VEGFR-3基因表达,研究抑制LEPCs分化抗肿瘤淋巴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Ficoll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分选并鉴定LEPCs。PEI包裹VEGFR-3siRNA并转染入L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质水平VEGFR-3基因沉默效果。结果 VEGFR-3siRNA成功转入LEPCs,转染效率30%。VEGFR-3siRNA转染组LEPCs VEGFR-3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体外经由PEI介导的siRNA能有效的抑制LEPCs VEGFR-3的表达,为以LEPCs为靶点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祖细胞 VEGFR-3 聚乙烯亚胺 SIRNA 淋巴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急诊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覃辉 高喜仁 +2 位作者 金培英 赵佳佳 高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3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床边首次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对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3月进入急诊抢救室就诊的患者307例,立刻进行ETCO2测量,计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追踪患者气管插管、入住ICU、7d内死亡情况。... 目的探讨床边首次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对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3月进入急诊抢救室就诊的患者307例,立刻进行ETCO2测量,计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追踪患者气管插管、入住ICU、7d内死亡情况。以预后分组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病种、气管插管人数、入住ICU人数、MEWS评分、ETCO2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检验ETCO2与MEWS评分对预后预测的能力。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气管插管人数、入住ICU人数、MEWS评分、ETCO2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ETCO2值明显低于存活组,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TCO2值(AUC=0.867)和MEWS评分(AUC=0.881)对死亡的预测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辨度中等,但二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0,P=0.8494)。结论床边首次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对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为医护人员早期病情预测和护理工作量的合理分配提供客观、快速的辅助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 急诊抢救室 病情预测 患者预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