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步水热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晓娟
桑仁慧
+4 位作者
刘文琪
高和璇
刘海华
蒋金龙
陈梓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8,23,共4页
以凹凸棒石(Pal)黏土为原料,采用一步酸化-有机改性制备改性Pal,对其性能和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可去除可溶性杂质及解离Pal晶体,增加Pal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但对Pal黏度提高能力有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可在Pa...
以凹凸棒石(Pal)黏土为原料,采用一步酸化-有机改性制备改性Pal,对其性能和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可去除可溶性杂质及解离Pal晶体,增加Pal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但对Pal黏度提高能力有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可在Pal表面引入有机基团,其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可提高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酸洗后引入CTAB,CTAB不影响Pal结构性能,且极大地提高了改性Pal在水溶液中的黏度。当HCl浓度和CTAB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10 g/L时,改性Pal的黏度可达到1280 mPa·s。这是因为改性剂阳离子吸附后虽然会增加Pal表面正电荷,但也分散了Pal晶体,增加了Pal表面的暴露,CTAB碳链的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进一步提高了Pal的zeta电位绝对值,Pal颗粒间斥力增大,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改性剂浓度会提高Pal表面正电荷或者碳链数量,导致其负电荷及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黏度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酸化
有机改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妹
高和璇
+4 位作者
韩科星
吉盈年
蒋金龙
鞠景喜
毕玲玲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5,29,共5页
利用离子交换法,以凹凸棒石(Pal)为载体制备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Cu-Pal),研究其在SO_(2)存在与否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u-Pal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因Cu^(2+)进入Pal晶体并与骨架O结合使催化剂中具有...
利用离子交换法,以凹凸棒石(Pal)为载体制备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Cu-Pal),研究其在SO_(2)存在与否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u-Pal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因Cu^(2+)进入Pal晶体并与骨架O结合使催化剂中具有较多的Cu^(2+),导致其具有更多的酸量和强酸性位点,因此脱硝反应更易进行,最佳脱硝反应温度为320℃,低于浸渍法350℃制备的Cu-Pal催化剂,脱硝温度越高,脱硝性能越好,适宜的脱硝反应温度为320~350℃,脱硝温度进一步升高,发生NH3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结构坍塌烧结,脱硝性能急剧下降。SO_(2)分子与Cu-Pal脱硝催化剂中Cu^(2+)作用生成硫酸盐抑制脱硝反应,因此SO_(2)分子在低温阶段(150~250℃)对脱硝催化剂具有明显毒化影响,而当脱硝温度高于300℃时,硫酸盐分解,SO_(2)对催化剂的抑制作用减弱,催化剂脱硝性能基本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脱硝催化剂
铜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步水热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晓娟
桑仁慧
刘文琪
高和璇
刘海华
蒋金龙
陈梓
机构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淮阴工学院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8,23,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HPZ202001)
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2311049060Y)。
文摘
以凹凸棒石(Pal)黏土为原料,采用一步酸化-有机改性制备改性Pal,对其性能和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可去除可溶性杂质及解离Pal晶体,增加Pal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但对Pal黏度提高能力有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可在Pal表面引入有机基团,其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可提高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酸洗后引入CTAB,CTAB不影响Pal结构性能,且极大地提高了改性Pal在水溶液中的黏度。当HCl浓度和CTAB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10 g/L时,改性Pal的黏度可达到1280 mPa·s。这是因为改性剂阳离子吸附后虽然会增加Pal表面正电荷,但也分散了Pal晶体,增加了Pal表面的暴露,CTAB碳链的憎水性使Pal颗粒稳定,进一步提高了Pal的zeta电位绝对值,Pal颗粒间斥力增大,改性Pal在水中的黏度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改性剂浓度会提高Pal表面正电荷或者碳链数量,导致其负电荷及zeta电位绝对值下降,黏度反而下降。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酸化
有机改性
黏度
Keywords
palygorskite
acid-treatment
organic modification
viscosity
分类号
TD985 [矿业工程—选矿]
TQ316.6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妹
高和璇
韩科星
吉盈年
蒋金龙
鞠景喜
毕玲玲
机构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微通催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5,29,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NHB-009)
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HPZ202001)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育对象,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KJA530002)。
文摘
利用离子交换法,以凹凸棒石(Pal)为载体制备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Cu-Pal),研究其在SO_(2)存在与否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u-Pal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因Cu^(2+)进入Pal晶体并与骨架O结合使催化剂中具有较多的Cu^(2+),导致其具有更多的酸量和强酸性位点,因此脱硝反应更易进行,最佳脱硝反应温度为320℃,低于浸渍法350℃制备的Cu-Pal催化剂,脱硝温度越高,脱硝性能越好,适宜的脱硝反应温度为320~350℃,脱硝温度进一步升高,发生NH3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结构坍塌烧结,脱硝性能急剧下降。SO_(2)分子与Cu-Pal脱硝催化剂中Cu^(2+)作用生成硫酸盐抑制脱硝反应,因此SO_(2)分子在低温阶段(150~250℃)对脱硝催化剂具有明显毒化影响,而当脱硝温度高于300℃时,硫酸盐分解,SO_(2)对催化剂的抑制作用减弱,催化剂脱硝性能基本未受影响。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脱硝催化剂
铜
离子交换
Keywords
palygorskite
denitrification catalyst
copper
ion exchange
分类号
TQ032 [化学工程]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步水热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及性能研究
陈晓娟
桑仁慧
刘文琪
高和璇
刘海华
蒋金龙
陈梓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交换凹凸棒石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吴妹
高和璇
韩科星
吉盈年
蒋金龙
鞠景喜
毕玲玲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