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考改革: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高凌飚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12-15,共4页
-
-
关键词
高考
课程改革
应试教育
选拔性考试
封闭式试题
笔试形式
计分方法
考试价值
-
分类号
G637.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思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高凌飚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1年第8期1-2,共2页
-
文摘
随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的发布,由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制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将在全国数十个试验区进行试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也将重新制定,一场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展开.
-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
理解
高中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
基础教育改革
中心
教学工作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提倡“互动—发生式”教学
- 3
-
-
作者
高凌飚
梁爽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今日教育》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
文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应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敢于革新,打破因循守旧的传统惯性,大胆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其次是不要对传统和现实采取虚无的、完全否定的态度,要认真地分析传统的不足和优点,避短扬长,用新理念来改造旧传统,使新理念在现实中真正扎下根来。再次是应该博采各种教学理论的长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适应不同的实践需要,扩大新教学策略的普适性。
-
关键词
“互动—发生式”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以培育式的教学观指导理科课程教材改革
- 4
-
-
作者
高凌飚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0年第8期1-2,3,共3页
-
-
关键词
培育式教学观
理科课程
教材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学生关于“电”的前概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窦轶洋
袁媛
高凌飚
-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1年第11期9-11,共3页
-
文摘
1调查中学生前概念的目的
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早在他们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科学课程的学习前就已存在了.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概念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认识与要进行学习的科学知识密切相关,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模糊的、有的是错误的,人们称这种想法为"前概念(Pre-concept)" .
-
关键词
中学生
电
概念
调查报告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O441
[理学—电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