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深基坑工程变形规律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麻凤海 高冠一 刘增斌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S01期557-562,共6页
以徐州市地铁市政府站为依托,给出了现场的监测方案并对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支撑轴力的变化以及周围土体的成像规律。同时,也对地铁站的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的监测数据进... 以徐州市地铁市政府站为依托,给出了现场的监测方案并对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支撑轴力的变化以及周围土体的成像规律。同时,也对地铁站的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证明徐州地铁市政府站采用的地下连续墙加水平支撑的支护结构是合理的,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 地下连续墙 监测 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过海段复合衬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麻凤海 韩晓菲 +1 位作者 高冠一 董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以青岛地铁1号线胶州湾过海隧道为研究背景,选取了影响复合式衬砌外围水压力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利用Mida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分析了2种测试水平下这9个因素对水压力折减系数的显著性影响水平。结果表明:... 以青岛地铁1号线胶州湾过海隧道为研究背景,选取了影响复合式衬砌外围水压力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利用Mida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分析了2种测试水平下这9个因素对水压力折减系数的显著性影响水平。结果表明:影响二次衬砌外围水压力大小的显著性因素为二次衬砌外围半径和围岩渗透系数与二次衬砌渗透系数的比值;影响初期支护外围水压力大小的显著性因素为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圈渗透系数的比值、注浆圈厚度、围岩渗透系数与二次衬砌渗透系数的比值及隧道半径。其中,围岩渗透系数与二次衬砌渗透系数的比值对二次衬砌、初期支护的外围水压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在海底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衬砌的渗透性能,注意支护结构的参数设计和选取,以保障海底隧道的顺利开挖及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海底隧道 复合衬砌 正交试验 水压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粗集料理化性质和形状特征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艳 左震 +1 位作者 文波 高冠一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554-564,共11页
随着天然集料的日益缺乏以及国家对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高度重视,煤矸石集料的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不同地区煤矸石粗集料理化性质和形状特征差异较大,会显著影响混凝土性能。本文选取陕西省不同矿区的煤矸石,采用宏观指标(压碎指标、... 随着天然集料的日益缺乏以及国家对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高度重视,煤矸石集料的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不同地区煤矸石粗集料理化性质和形状特征差异较大,会显著影响混凝土性能。本文选取陕西省不同矿区的煤矸石,采用宏观指标(压碎指标、吸水率、坚固性、表观密度、含泥量)和细观指标(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和内部孔结构)评价煤矸石粗集料的理化性质,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针对煤矸石与天然碎石的形状差异,提出了球度、角数和纹理指数等煤矸石粗集料形状统计指标,并结合煤矸石粗集料宏观指标分析了对混凝土工作性与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高、微观形貌密实、孔隙率小的煤矸石粗集料,吸水率和压碎指标较低;与天然碎石相比,煤矸石粗集料球度较低,多呈不规则形状,角数和纹理指数高,表现为棱角较多且尖锐、表面更粗糙;压碎指标和吸水率低的煤矸石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强度高;当煤矸石粗集料压碎指标差异小时,其形状统计指标决定了混凝土强度,球度越高、角数和纹理指数越小,混凝土强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粗集料 形状统计指标 集料评价指标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视角探析新时代校园景观设计
4
作者 高冠一 《城市建筑》 2019年第5期72-73,共2页
文章对场地的生态属性和空间可塑性进行了分析,从设计优化性和实施科学性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生态造景与雨水管理融合的方法,进行了景观空间描绘与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叠加的研究,达到了山水融园、生态漫园、雨水透园的效果,解决了传统... 文章对场地的生态属性和空间可塑性进行了分析,从设计优化性和实施科学性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生态造景与雨水管理融合的方法,进行了景观空间描绘与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叠加的研究,达到了山水融园、生态漫园、雨水透园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景观设计与雨水管理技术平行不相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校园 生态营造 低影响开发 绿色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