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跃进“浮夸风”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有不自觉浮夸和自觉浮夸两种表现形式。不自觉浮夸是说大话,自觉浮夸是说假话。一般来说,自觉浮夸是不自觉浮夸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会导致新的不自觉浮夸的产生,而形成恶性循环。大跃进“浮夸风”具有持续时间长、...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有不自觉浮夸和自觉浮夸两种表现形式。不自觉浮夸是说大话,自觉浮夸是说假话。一般来说,自觉浮夸是不自觉浮夸的产物,它反过来又会导致新的不自觉浮夸的产生,而形成恶性循环。大跃进“浮夸风”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浮夸程度惊人、牵涉人员多、危害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运动 "浮夸风" 表现形式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对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其荣 《毛泽东研究》 2014年第1期28-38,共11页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持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确立了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调整,每一步都是毛泽东对自己设计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突破,因此...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持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确立了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调整,每一步都是毛泽东对自己设计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突破,因此是艰难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些调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毛泽东"一大二公"的理想模式,但却是当时促进全国农业形势好转的关键性措施,从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公社体制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土地斗争中团结中农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中农问题是我党在土地斗争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较早地认识到了团结中农的重要性,在土地斗争实践中对中农阶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农的阶级属性,区分了富农与富裕中农,提出了团结中农的两个基本条件和完整的团结... 中农问题是我党在土地斗争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较早地认识到了团结中农的重要性,在土地斗争实践中对中农阶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农的阶级属性,区分了富农与富裕中农,提出了团结中农的两个基本条件和完整的团结中农政策,为团结中农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土地改革 团结中农 阶级属性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农村集市贸易政策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58-63,共6页
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从关闭到有限开放,第二次关闭到重新恢复,再到进一步恢复的曲折历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农村集市贸易政策是管得过严、管得过死。关闭农村集市、限制集市贸易是因为夸大了农村... 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从关闭到有限开放,第二次关闭到重新恢复,再到进一步恢复的曲折历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农村集市贸易政策是管得过严、管得过死。关闭农村集市、限制集市贸易是因为夸大了农村集市贸易冲击计划市场、滋生"投机倒把"和产生资本主义等消极作用;开放农村集市、恢复集市贸易是因为认识到了农村集市贸易在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城乡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市贸易 政策 自留地 家庭副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弼时对青年工作的杰出理论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
任弼时是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去提出和思考青年工作问题的。他重视青年团的建设工作,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和坚持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倡导青年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结合,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关键词 任弼时 青年工作 青年团建设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解决国际争端的两大杰出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01年第5期40-44,共5页
从当代国际关系的现状和客观需要出发 ,邓小平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同时 ,他又提出“不能作放弃非和平方式的承诺” ,这是对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新思路的必要补充。另外 ,邓小平还从解决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争端出发 ... 从当代国际关系的现状和客观需要出发 ,邓小平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同时 ,他又提出“不能作放弃非和平方式的承诺” ,这是对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新思路的必要补充。另外 ,邓小平还从解决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争端出发 ,提出了一系列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方式 ,诸如“一国两制”方式、“主权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方式、“和平协商 ,合情合理 ,一揽于解决”方式、“结束过去 ,开辟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国际争端 和平方式 一国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年“浮夸风”的主要危害和历史教训
7
作者 高其荣 向旦伯 《云梦学刊》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1958年的“浮夸风”使我党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决策失误,搞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从1958年的“浮夸风”中我们应当吸取如下历史教训:一、搞经济建设要实事求... 1958年的“浮夸风”使我党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决策失误,搞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从1958年的“浮夸风”中我们应当吸取如下历史教训:一、搞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二、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注意科学性和全面性;三、要严格依法办统计;四、要发扬党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五、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夸风" 主要危害 历史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述论
8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0年第4期42-45,共4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经济是...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是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应巩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不要过早消灭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杏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5年第4期49-56,共8页
30多年来,学术界出版了一批有关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的历史资料集、出版了一批粮食工作领导人的文集、年谱和传记,出版了一批相关学术著作和地方粮食志,公开发表了大批关于粮食工作历史研究的论文,在粮食生产、粮食购销与流通、国内外粮食... 30多年来,学术界出版了一批有关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的历史资料集、出版了一批粮食工作领导人的文集、年谱和传记,出版了一批相关学术著作和地方粮食志,公开发表了大批关于粮食工作历史研究的论文,在粮食生产、粮食购销与流通、国内外粮食贸易、粮食调运、领导人关于粮食工作的思想和贡献以及综合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这一重要研究领域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还相对薄弱。研究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历史意义重大,需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研究视角,加大公布和出版粮食工作历史档案资料的力度,在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和阶段性研究为基础,重视和加强宏观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工作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土地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农的基本经验
10
作者 李杏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中国共产党从土地斗争一开始,就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团结政策。尽管其中也有过偏差和失误,但还是最终团结了广大中农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正确划分中农的阶级成分是团结中农的前提条件;必须给中农以看得见的经济、政... 中国共产党从土地斗争一开始,就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团结政策。尽管其中也有过偏差和失误,但还是最终团结了广大中农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正确划分中农的阶级成分是团结中农的前提条件;必须给中农以看得见的经济、政治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和"单纯贫雇农路线"两种错误倾向;对富农阶级的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团结中农的效果;必须动态地观察中农问题,根据中农阶级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考察中农问题的主要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土地斗争 团结中农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湘北抗战的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9年第4期22-27,共6页
广义的湘北抗战其内涵包括发生在湘北地区的军事抗战、政治抗战、经济抗战和文化抗战,其中军事抗战是核心和重点。狭义的湘北抗战专指发生在湘北地区的军事抗战,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为主体,还包括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和民间力量的... 广义的湘北抗战其内涵包括发生在湘北地区的军事抗战、政治抗战、经济抗战和文化抗战,其中军事抗战是核心和重点。狭义的湘北抗战专指发生在湘北地区的军事抗战,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为主体,还包括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和民间力量的零星杀敌。“第一次长沙会战”应该称为“湘北会战”,它与长沙会战一样,是抗战相持阶段的重要会战。湘北会战和长沙会战中的三次湘北战役一起构成湘北抗战的主体部分。构建湘北抗战的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推进湘北抗战研究、彰显湘北抗战历史地位的需要,是弘扬湘北抗战精神,有效利用、开发抗战文化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北抗战 长沙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12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苏联政府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德国法西斯 苏德战争 苏联红军 卫国战争 不干涉委员会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长工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3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201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何长工参加秋收起义,拥护毛泽东进军井冈山的决策,是改造王佐农民武装和毕占云、张威部队的实践者,是朱毛红军会师的牵线人和红四、五军会师的接应者,是建设和保卫井冈山斗争的重要参与者,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何长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结中农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发展
14
作者 高其荣 《云梦学刊》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认为: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党既没有象恩格斯提出的那样对属于“中等农民” 的中农采取关门政策,也没有象列宁提出的那样对上层中农采取中立政策,而是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联 合、团结政策。我党制定团结中农政策的依据除... 本文认为: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党既没有象恩格斯提出的那样对属于“中等农民” 的中农采取关门政策,也没有象列宁提出的那样对上层中农采取中立政策,而是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联 合、团结政策。我党制定团结中农政策的依据除了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之外,还主要有两点:一、中国革命 的性质和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团结中农的必要性;二、中国中农阶级自身的特点即中农的经济、 政治地位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为团结中农提供了可能性。团结中农政策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中农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