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NMSPNs参数估计算法及其在接触网可靠性建模中的应用
1
作者 钟杰 于龙 +1 位作者 王健 高仕斌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6,共10页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NMSPNs)是针对复杂可修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模型。考虑复杂可修系统状态不可完全观测,导致难以获取其时间样本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迁点火次数的NMSPNs参数估计算法。推导出变迁点火次数与NMSPNs参数...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NMSPNs)是针对复杂可修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模型。考虑复杂可修系统状态不可完全观测,导致难以获取其时间样本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迁点火次数的NMSPNs参数估计算法。推导出变迁点火次数与NMSPNs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可得迭代公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对NMSPNs对应的设备多失效状态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替代复杂可修系统中不可观测的数据,代入迭代公式,实现对NMSPNs参数的更新。所提算法仅以变迁点火次数的目标值作为输入数据,对复杂可修系统中事件的实施时间服从分布类型没有限制,且能准确估计出NMSPNs参数。分别用复杂可修系统和接触网绝缘子的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 蒙特卡洛模拟 参数估计 接触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体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高仕斌 罗嘉明 +5 位作者 陈维荣 胡海涛 涂春鸣 陈艳波 肖凡 王飞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9-979,989,共22页
为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耗,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新型协同供能技术体系,实现跨时空高效用能.针对此新型供电系统结构,本文全面分析协同供能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社会架构的基本组... 为降低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耗,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构建新型协同供能技术体系,实现跨时空高效用能.针对此新型供电系统结构,本文全面分析协同供能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社会架构的基本组成及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围绕资产能源化的基本概念,总结“荷-源”时空匹配评估方法与优化技术,并从系统角度阐述多源融合技术、保护重构、弹性评估等重要技术体系;重点分析“网-源-储-车”协同的高效能与高弹性的能源自洽技术,并基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构建多层级能量管控系统,实现不同能量流的高效耦合,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的架构特征、评估优化、安全运维及协同运行等关键技术,阐述协同供能系统的技术组成体系,为协同供能系统的工程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能源自洽 协同供能 弹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框架设计及典型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仕斌 胡晋豪 +3 位作者 韩正庆 陆德伟 白金鑫 吴游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5,共12页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技术,受到国内外铁路行业广泛关注。基于数字孪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提出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基于数字孪生的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及性能预测、牵引...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技术,受到国内外铁路行业广泛关注。基于数字孪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提出牵引供电数字孪生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关键技术需求。针对基于数字孪生的牵引变压器状态监测及性能预测、牵引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故障检测与处理等典型应用,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优化,提升牵引供电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数字孪生 牵引供电系统 接触网 框架设计 自愈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接触网静/动态几何参数及误差特性
4
作者 占栋 高仕斌 +1 位作者 游诚曦 于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共20页
接触网几何状态是决定高铁供电安全与弓网受流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接触网静/动态属性,明确接触网静/动态几何参数与静/动态检测涵义。针对接触网动态检测时车辆姿态变化、轨面弹性变形、接触线动态抬升与环境扰动问题,开展动力激扰下... 接触网几何状态是决定高铁供电安全与弓网受流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接触网静/动态属性,明确接触网静/动态几何参数与静/动态检测涵义。针对接触网动态检测时车辆姿态变化、轨面弹性变形、接触线动态抬升与环境扰动问题,开展动力激扰下接触网几何动态检测复合误差形成机理与补偿方法研究。通过轨道、车辆、接触网系统动力耦合及环境扰动作用下复合误差分解、溯源与辨识,分析车辆姿态误差特性及其表征模型,结合轨面弹性变形、接触线动态抬升、风载动态响应,阐述轮轨、弓网、风场多重耦合下接触网几何动态检测误差补偿方法。旨在揭示动力激扰作用下接触网几何动态检测误差产生、传播、复合与演变过程,形成面向高速接触网几何动态检测的复合误差控制基础理论方法,为提高我国接触网检测水平和保障接触网高品质维修起到科学有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 几何参数 动态响应 动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接触网磨耗动态检测系统视觉标定方法研究
5
作者 占栋 高仕斌 于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9,共11页
接触线磨耗是综合反映接触网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空间布置范围大,磨耗检测精度要求高,人工检测效率低的难题,提出综合运用激光三角和沙姆成像原理,研究构建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车载接触线磨耗主动视觉检测方法。提出采用... 接触线磨耗是综合反映接触网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接触线空间布置范围大,磨耗检测精度要求高,人工检测效率低的难题,提出综合运用激光三角和沙姆成像原理,研究构建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车载接触线磨耗主动视觉检测方法。提出采用高斯-牛顿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像平面与光平面单应性矩阵、镜头畸变参数进行交叉迭代求解,建立面向接触线磨耗动态检测的大视场、高精度视觉模型及其参数标定方法,解决接触线磨耗检测系统视觉建模及参数标定难题。立足现场实际需求,研制接触线磨耗车载检测装置,分步开展室内静态标定实验和现场动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标定重投影误差控制在0.083 mm以内,与传统模型相比提高53.1%。接触线磨损宽度、磨损深度及磨损面积动态检测数据与人工静态测量数据相比,RMS误差分别控制在0.119 mm, 0.115 mm, 0.788 mm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接触线 摩擦磨损 相机标定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翼云 胡海涛 +4 位作者 黄毅 葛银波 王科 高仕斌 郭旭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39-4651,I0005,共14页
针对既有电气化铁路分段、分相式供电结构导致的列车过分相速度损失、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multi-functional power flow control system for section post,SP-MPFC)及其控制策略,旨在充分利... 针对既有电气化铁路分段、分相式供电结构导致的列车过分相速度损失、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multi-functional power flow control system for section post,SP-MPFC)及其控制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变流设备容量,兼顾实现分区所处列车柔性过分相、牵引网末端电压稳定与再生制动能量转移利用。首先,介绍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然后,详细分析了柔性过分相、牵引网末端电压稳定与再生制动能量转移利用3种功能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所多功能潮流控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其中能量管理层计算系统内各个变流器的有功/无功输出功率参考值,设备层协同控制多个变流器快速跟踪各自功率参考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分区所 柔性过分相 网压稳定 再生制动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侵限异物检测与挂网异物清除技术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绍聪 高仕斌 +3 位作者 于龙 王健 丁楚刚 詹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64,共14页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成网运行,接触网分布范围日益扩大,异物挂网引发的安全事故逐渐增多,成为影响高速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接触网侵限异物的检测与挂网异物的清除方法研究颇少,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清除的研...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成网运行,接触网分布范围日益扩大,异物挂网引发的安全事故逐渐增多,成为影响高速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接触网侵限异物的检测与挂网异物的清除方法研究颇少,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异物检测、清除的研究成果颇丰。详细综述了接触网侵限异物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铁路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同时,借鉴电力系统领域异物清除技术研究,重点探讨了挂网异物清除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接触网清异的可能性及局限性,结合接触网的特点和运维需求,从远距离实时检测、远距离快速清除以及检测清除装置的小型化与轻量化3个方面,探讨了接触网异物检测清除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道 接触网 异物侵限 异物检测 挂网异物清除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高仕斌 王伟 +2 位作者 陈小川 贺威俊 田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27,共9页
电气化铁道AT供电牵引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化大,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生短路故障时,其故障总阻抗与距离的关系为非线性特性。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文献[1]~[3]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讨论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应用,并研制... 电气化铁道AT供电牵引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化大,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生短路故障时,其故障总阻抗与距离的关系为非线性特性。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文献[1]~[3]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讨论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应用,并研制出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测距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供电牵引网 故障测距 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高仕斌 江俊飞 +3 位作者 周利军 王东阳 李锦平 吴志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牵引供电系统负荷为间歇性负荷,使得牵引变压器空载损耗成为系统主要损耗之一,为降低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损耗,提高其运行经济性,研究开发节能型牵引变压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述节能型牵引变压器以卷铁心结构为基础,采用V/X接线形式,重... 牵引供电系统负荷为间歇性负荷,使得牵引变压器空载损耗成为系统主要损耗之一,为降低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损耗,提高其运行经济性,研究开发节能型牵引变压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述节能型牵引变压器以卷铁心结构为基础,采用V/X接线形式,重点研究了卷铁心结构及油道设置方案,主绝缘设计及过负荷温升控制方案,同时突破了大容量卷铁心卷绕、拼装、退火及其线圈一体化绕制等关键技术,是世界罕见的220kV级卷铁心牵引变压器。该样机通过了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试验,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其试验结果与传统叠片式铁心牵引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44.2%,噪声值下降30.9%,节能降噪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卷铁心 牵引变压器 空载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研究展望 被引量:18
10
作者 高仕斌 高凤华 +3 位作者 刘一谷 臧天磊 黄涛 陈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共17页
随着物联网与能源网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与社会(人)、环境、经济和交通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与此同时,物联网集成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计算架构模型、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据建模和分析更加智能、高效和可... 随着物联网与能源网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与社会(人)、环境、经济和交通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与此同时,物联网集成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计算架构模型、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据建模和分析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因此,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讨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能源生态系统的条件已相对成熟。文中依托物联网,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首先,依据心理学中自感知的概念,探讨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其次,阐述了物联网在构建自感知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点从数据驱动角度,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信息交互模型和信息处理模型。最后,总结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自感知能源互联网 信息交互 信息处理 协同优化 信息安全 弹复性评估 能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道应用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仕斌 钱清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是一种新型平衡变压器,由此可以实现四相输电方式,也可以用于电气化铁道的 AT供电方式。该文基于该变压器的结构、磁势平衡方程、中性点接地和三相输入阻抗平衡条件,导出了该变压器四相侧的等值电路。分析了 AT 牵... 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是一种新型平衡变压器,由此可以实现四相输电方式,也可以用于电气化铁道的 AT供电方式。该文基于该变压器的结构、磁势平衡方程、中性点接地和三相输入阻抗平衡条件,导出了该变压器四相侧的等值电路。分析了 AT 牵引网不同区段发生故障时变压器的负载阻抗特性,得到变电所处不设自耦变压器会影响三相侧的对称性和增加变压器的设计容量的结论。为了准确反映电力机车的负载电流或短路电流,应将接触导线和正馈线上的电流互感器次边差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道 电力变压器 平衡变压器 等值电路 四相输电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电所异相短路故障及常规馈线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仕斌 王毅非 张劲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6,共3页
分析了电力机车不降弓通过牵引变电所电分相时 ,发生异相短路故障的可能性及常规原理阻抗保护的动作行为 ,得出牵引网发生异相短路故障时 ,常规原理的阻抗保护将拒动的结论 。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 异相短路故障 馈线保护 电力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分析的高速铁路自耦变压器绕组轴向移位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仕斌 严静荷 +2 位作者 周利军 江俊飞 李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73,共9页
高速铁路自耦变压器绕组移位故障将极大地影响牵引供电系统安全性,频率响应法是目前检测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变形或移位的有效方法。为提升高速铁路自耦变压器分裂式绕组轴向移位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绕组仿真和试验频率响应曲线,综合... 高速铁路自耦变压器绕组移位故障将极大地影响牵引供电系统安全性,频率响应法是目前检测变压器绕组是否发生变形或移位的有效方法。为提升高速铁路自耦变压器分裂式绕组轴向移位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绕组仿真和试验频率响应曲线,综合考虑频率响应幅频和相频曲线,结合快速松弛矢量匹配算法计算得到系统传递函数表达式,求解得到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传递函数系数序列的Kendall Rank相关系数,并通过量化Kendall Rank相关系数,提出了一种分裂式绕组移位故障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相关系数能够有效反映绕组的移位程度,并通过实测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 自耦变压器 轴向移位 频率响应 矢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仕斌 王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1-33,共3页
提出一种无需空载调零而是在不同负荷电流下测量两次的在线监测变压器短路电抗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 ,还根据变压器后备保护与短路电抗在线监测所需的交流输入量相同的特点 。
关键词 单相变压器 绕组变形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仕斌 王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5,共6页
国内外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变压器绕组变形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短路电抗来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2种通过在线监测原、次边的电压和电流,实时计算绕组的短路电抗来判断变压器绕... 国内外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变压器绕组变形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通过测量变压器绕组短路电抗来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2种通过在线监测原、次边的电压和电流,实时计算绕组的短路电抗来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方法,并对电气化铁路主要接线形式的牵引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在线监测方案进行了设计。论文分析了互感器误差对短路电抗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变压器建模,分析了磁滞特性和负载变化大小对短路电抗测量结果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短路电抗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相四柱式三相变四相变压器差动保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仕斌 陈小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根据四相四柱式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三相侧与四相侧的电流变换关系,提出3种简单实用的差动保护接线.基于保证差动保护在各种情况下正确动作的前提,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接线、辅助变流器的配置数量等方面,比较分析3种接线的优劣.研究... 根据四相四柱式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三相侧与四相侧的电流变换关系,提出3种简单实用的差动保护接线.基于保证差动保护在各种情况下正确动作的前提,从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接线、辅助变流器的配置数量等方面,比较分析3种接线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接线方案1和方案2都能满足实际要求,其中方案1的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保护装置 四相四柱式三相变四相电力变压器 接线 电流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电力牵引系统馈线保护及故障点测距苦干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仕斌 贺威俊 陈小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3-58,共6页
本文分析了重载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在机车再生制动、机车过电分相等运行工况及接触线/正馈线断线接地故障时,馈线保护的动作行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距离继电器。同时分析了目前AT供电系统采用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原理的故障测... 本文分析了重载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在机车再生制动、机车过电分相等运行工况及接触线/正馈线断线接地故障时,馈线保护的动作行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距离继电器。同时分析了目前AT供电系统采用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原理的故障测距装置在经济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故障点测距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 电力牵引系统 馈线保护 继电器 电气化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线电力牵引网瞬时与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仕斌 陈小川 徐志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提出了两种识别复线牵引网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的方法———电压识别法和补偿电压识别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识别方法都是有效的,补偿电压识别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复线电气化铁道 牵引网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网络的牵引供电智能运维体系与应用架构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仕斌 刘帝洋 +3 位作者 韦晓广 康高强 罗嘉明 雷杰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共15页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牵引供电智能运维系统是实现轨道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举措。以数字孪生网络为核心,构建智能运维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从全息感知、信息传输、数字建模和运维决策角度,...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牵引供电智能运维系统是实现轨道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举措。以数字孪生网络为核心,构建智能运维系统的物理架构、信息架构和模型架构。在此基础上,从全息感知、信息传输、数字建模和运维决策角度,分析实现架构的关键技术。基于构建的系统架构,提出智能运维系统故障应对机制,全面提升系统响应、自愈、吸收、恢复和预防的能力。最后,给出数字孪生网络的具体应用场景,并对面临的挑战和新兴技术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运维系统 系统架构 故障应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仕斌 王伟 贺威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15-621,共7页
本文介绍了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对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从系统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精确性等方面,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原理构成的测距系统进行了全面比较,经试运行表明新型... 本文介绍了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对其抗干扰设计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从系统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精确性等方面,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原理构成的测距系统进行了全面比较,经试运行表明新型测距系统在各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网 故障检测 微机 供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