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A171湿法改性白炭黑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中飞 王明贺 +2 位作者 陈南飞 卢爱平 郭登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2,84,共5页
白炭黑(SiO_2·n H_2O)作为橡胶补强剂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工业。以硅烷偶联剂A171为改性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温度、时间、pH和改性剂质量分数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红外光谱(FTIR)、透... 白炭黑(SiO_2·n H_2O)作为橡胶补强剂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工业。以硅烷偶联剂A171为改性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温度、时间、pH和改性剂质量分数对白炭黑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对白炭黑进行表征。适宜的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为90℃,改性时间为120 min,pH为2.5,A171质量为白炭黑湿凝胶质量的3.0%时,改性后白炭黑的活化度达100%,表面硅羟基下降,提高了传统白炭黑的疏水性。将白炭黑应用于丁苯橡胶时,300%、500%定伸应力较未改性提高了88.5%、86.3%,拉伸强度提高16.2%,体积磨耗下降12.6%,提高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和补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A171 改性 橡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碱催化剂KF/MgO催化合成丙二醇丁醚的绿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文娟 钱婷婷 +2 位作者 胡猛男 高中飞 郭登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7,共5页
采用固体碱催化剂KF/Mg O催化环氧丙烷(PO)和正丁醇合成丙二醇丁醚,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EM、CO2-TPD表征,经FT-IR表征确认目标产物为丙二醇丁醚。同时对合成丙二醇丁醚的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反应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 采用固体碱催化剂KF/Mg O催化环氧丙烷(PO)和正丁醇合成丙二醇丁醚,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EM、CO2-TPD表征,经FT-IR表征确认目标产物为丙二醇丁醚。同时对合成丙二醇丁醚的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反应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n(丁醇)∶n(环氧丙烷)为4∶1。在此条件下,PO转化率达97.88%,丙二醇丁醚产率达81.34%。同时对催化剂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在重复使用4次之后,催化剂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PO转化率达90.86%,丙二醇丁醚产率达7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碱催化剂 绿色 合成工艺 丙二醇丁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基化法一步合成乙二醇甲醚苯甲酸酯的研究
3
作者 宋文娟 王燕 +3 位作者 赵会晶 高中飞 王明贺 郭登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3,共4页
采用镁铝锰固体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开环并插入苯甲酸甲酯(MB)的酯键中一步合成乙二醇甲醚苯甲酸酯(EGMB),研究了催化剂中镁铝锰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SEM分析催化剂形貌特征,经FTIR表征确认目标... 采用镁铝锰固体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开环并插入苯甲酸甲酯(MB)的酯键中一步合成乙二醇甲醚苯甲酸酯(EGMB),研究了催化剂中镁铝锰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采用SEM分析催化剂形貌特征,经FTIR表征确认目标产物为EGMB。同时优化了烷氧基化法一步合成乙二醇甲醚苯甲酸酯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n(Mg^(2+))∶n(Al^(3+))∶n(Mn^(2+))=1∶1∶0.04,焙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苯甲酸甲酯与环氧乙烷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的条件下,EO转化率为86.40%,EGMB的产率为47.00%,DEGMB的产率为25.95%,TEGMB的产率为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甲酯 环氧乙烷 一步烷氧基化反应 乙二醇甲醚苯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电子级二乙二醇甲醚中Cd含量
4
作者 王燕 宋文娟 +1 位作者 高中飞 郭登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1-203,205,共4页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电子级二乙二醇甲醚(DGME)中的Cd含量。对分析线、石墨管类型、基体改进剂、仪器分析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线选择228.8 nm,...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电子级二乙二醇甲醚(DGME)中的Cd含量。对分析线、石墨管类型、基体改进剂、仪器分析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线选择228.8 nm,以10 g/L酒石酸加3 g/L硫酸铵作复合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900℃,原子化温度为1 900℃,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160 8x+0.096 9,相关系数R=0.999 3。方法相对标准偏差〈4.28%,检出限为0.273μg/L,加标回收率为95.0%~103.4%之间。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标准加入法 二乙二醇甲醚(DGME)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