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生化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勇 何禾 +5 位作者 唐治贵 刘容海 唐佳 高中燕 米永华 袁作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2(Y1)和检测系统3(Y2)作为比较检测系统,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病人新鲜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acid,UA)水平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各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2>0.9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Y1)Urea低浓度水平时SE%>1/2CLIA’88TEa,与检测系统1(X)不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偏倚评估临床可接受。结论:除低水平Urea外,AST、ALT、GGT、ALP、Cr、UA检测结果在我院3套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研究 质量管理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血清IgM和IgG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莫展 余莉华 +5 位作者 冉季于 陈余 高中燕 曾猛 徐婷 张晓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检测试剂盒,对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科病房2020年1-3月9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检测试剂盒,对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科病房2020年1-3月9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273份血清样本及99份健康医务人员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的检测.结果COVID-19发病后IgM和IgG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9~15 d达到峰值后回落.99份健康医务人员血清标本检测特异度为100%.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当天两组间IgM和IgG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发病后9~15 d检测,具有很高的阳性率;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可作为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协同使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