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其干预 被引量:2
1
作者 骆飞莉 李嘉颖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大学生隐性逃课呈中等水平(均值2.71分);大学生隐性逃课在性别(t=2.725,P<0.05)、学校类型上(t=3.432,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F=1.740,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隐性逃课的时间效应(F=6.667,P<0.05)、组别效应(F=4.627,P<0.05)均显著,且隐性逃课的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5.922,P<0.05)。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较少出现隐性逃课,但24.5%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程度高;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水平,且效果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同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2
作者 骆飞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3-137,149,共6页
目的: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专业认同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分别在专业认... 目的:探讨专业认同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专业认同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隐性逃课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大学生隐性逃课;(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分别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生命意义感、自我控制在专业认同和隐性逃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专业认同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重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减少隐性逃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隐性逃课 生命意义感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