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ASME标准的地铁车辆防撞柱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洪涛
王科飞
骆起
赵国丹
张春玉
李晓峰
-
机构
中国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出处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1200504-A-05)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5J007-H)
-
文摘
基于最新美国地铁车体设计标准ASME RT-2:2014,研究车体前部防撞柱弹塑性变形的规律.首先,确定防撞柱承受载荷的条件,根据载荷条件归纳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防撞柱弹塑性计算的有限元模型,根据载荷要求与边界条件,分析防撞柱弹塑性变形的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设计结构进行弹塑性试验,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分析的一致性.采用ASME RT-2 2014标准设计和研究防撞柱弹塑性问题,可为同行学者进一步进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轨道车辆
防撞柱
弹塑性
计算分析
试验验证
-
Keywords
track vehicle
collision post
elasticplastic
calculation analysis
test verification
-
分类号
U270.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适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吸能区设计的试验研究
- 2
-
-
作者
骆起
王科飞
刘洪涛
董华新
张春玉
李晓峰
-
机构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
出处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15,共3页
-
基金
中国中车2018年科技研究重点计划资助项目(2018CCB093)
-
文摘
采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设计标准,研究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区的工作机理和能量分配数据.首先,归纳吸能区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车辆吸能区碰撞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依据ASME RT-2:2014标准中提到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状态条件,分析得出了吸能区碰撞过程的速度、加速度等的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实际碰撞试验的方法验证吸能区的实际加速度数值,对比与计算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得出碰撞吸能区可满足美国地铁车辆标准的结论,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应用.
-
关键词
车辆碰撞
北美标准
碰撞试验
能量吸收
-
Keywords
vehicle collision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impact test
energy absorption
-
分类号
U270.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北京地铁5号线电动客车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郭景英
刘玉民
骆起
-
机构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城轨客车开发部
-
出处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车辆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
关键词
地铁车辆
不锈钢车体
车辆设计
性能指标
-
分类号
U27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