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赵军
曹亚莉
+1 位作者
骆海鹏
杨秀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了克服用PVA固定甲烷八叠球菌存在的缺点,而采用吸附包埋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固定,并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特性进行了研究。55d的运行数据表明,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在处理人工废水时取得了明显...
为了克服用PVA固定甲烷八叠球菌存在的缺点,而采用吸附包埋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固定,并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特性进行了研究。55d的运行数据表明,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在处理人工废水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COD最高容积负荷为14.7kg/(m3·d),最高去除率为94.29%,最低水滞留期为16.4h,甲烷含量为65%~73%。运行过程中的挥发酸(主要为乙酸)含量小于0.2%。运行期间固定化介质不上浮、不膨胀,具有很好的传质和脱气性能,较好地解决了包埋法固定化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包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废水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反应器
接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甲烷菌固定化新方法及其甲烷化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田沈
赵军
+4 位作者
曹亚莉
骆海鹏
吴创之
袁振宏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8-781,共4页
为了克服以PVA为包埋介质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用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 ,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用人工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4 7k...
为了克服以PVA为包埋介质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用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 ,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用人工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4 7kgCOD/m3·d ,最高COD去除率为 94 3 % ,最低水滞留期为 16 4h ,甲烷含量为 65 %~73 %。用豆制品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COD负荷 17 6kgCOD/m3·d ,平均容积负荷 8 2kgCOD/m3·d,最短水滞留期 13 7h。最高产气率 7L/d·L平均产气率固定化为非固定化的 15 .2倍 ,最高COD去除率达到了 87.0 % ,运行期间固定化介质不上浮、不膨胀 ,具有很好的传质和脱气性能 ,较好的解决了包埋法固定化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甲烷化作用
吸附法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飞
曹进
+6 位作者
骆海鹏
任秀
刘娜
陈怡文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521-3524,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在食源性致病菌上的检出效果。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7类食品共600例样品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增菌后的增菌液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检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
目的探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在食源性致病菌上的检出效果。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7类食品共600例样品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增菌后的增菌液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检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600例样品共检测出35株致病菌,食品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5.8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达到1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达到10.00%。传统细菌培养法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2.67%,荧光定量PCR检测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3.17%,两种检测方法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明显差异(X^2=1.882,P>0.05)。结论检测中将传统细菌培养法同荧光定量PCR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也可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出率。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大样本量并覆盖更多食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传统细菌培养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杨秀山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5997602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992004)项目。
文摘
为了克服用PVA固定甲烷八叠球菌存在的缺点,而采用吸附包埋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了固定,并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特性进行了研究。55d的运行数据表明,吸附包埋的甲烷八叠球菌在处理人工废水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COD最高容积负荷为14.7kg/(m3·d),最高去除率为94.29%,最低水滞留期为16.4h,甲烷含量为65%~73%。运行过程中的挥发酸(主要为乙酸)含量小于0.2%。运行期间固定化介质不上浮、不膨胀,具有很好的传质和脱气性能,较好地解决了包埋法固定化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吸包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废水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反应器
接种物
Keywords
adsorption&entrapment method
immobilized methonasarcina
waste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甲烷菌固定化新方法及其甲烷化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田沈
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吴创之
袁振宏
杨秀山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8-78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 (5 99760 2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 992 0 0 4)项目
文摘
为了克服以PVA为包埋介质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存在的缺点 ,采用吸附和包埋结合法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用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人工废水和豆制品废水 ,对其特性进行研究。用人工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容积负荷为 14 7kgCOD/m3·d ,最高COD去除率为 94 3 % ,最低水滞留期为 16 4h ,甲烷含量为 65 %~73 %。用豆制品废水运行的结果表明 ,最高COD负荷 17 6kgCOD/m3·d ,平均容积负荷 8 2kgCOD/m3·d,最短水滞留期 13 7h。最高产气率 7L/d·L平均产气率固定化为非固定化的 15 .2倍 ,最高COD去除率达到了 87.0 % ,运行期间固定化介质不上浮、不膨胀 ,具有很好的传质和脱气性能 ,较好的解决了包埋法固定化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包埋法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
甲烷化作用
吸附法
有机废水
Keywords
adsorption and entrapment
immobilized Methonasarcina
methanozation
分类号
X78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飞
曹进
骆海鹏
任秀
刘娜
陈怡文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521-3524,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61100002116003)~~
文摘
目的探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在食源性致病菌上的检出效果。方法对2015年采集的7类食品共600例样品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及增菌后的增菌液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检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600例样品共检测出35株致病菌,食品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5.8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达到1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达到10.00%。传统细菌培养法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2.67%,荧光定量PCR检测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为3.17%,两种检测方法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明显差异(X^2=1.882,P>0.05)。结论检测中将传统细菌培养法同荧光定量PCR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也可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出率。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大样本量并覆盖更多食品种类。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传统细菌培养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Keywords
foodbome pathogens
traditional bacterial culture metho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分类号
TS207.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
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杨秀山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产甲烷菌固定化新方法及其甲烷化特性
田沈
赵军
曹亚莉
骆海鹏
吴创之
袁振宏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索研究
高飞
曹进
骆海鹏
任秀
刘娜
陈怡文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