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氧化剂类型对rGO/CNTs催化膜去除水中消炎药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严昱
夏芯
+2 位作者
骆俊鹏
刘大朋
钱飞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6-1445,共10页
磺胺吡啶(SSZ)与甲氧苄啶(TMP)是常用的消炎药组合,其排入水体后可能引发生态风险。为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rGO/CNTs)复合碳层负载于微滤膜表面,并通过活化多种氧化剂,建立了可实现连续处理的原位催化氧化...
磺胺吡啶(SSZ)与甲氧苄啶(TMP)是常用的消炎药组合,其排入水体后可能引发生态风险。为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rGO/CNTs)复合碳层负载于微滤膜表面,并通过活化多种氧化剂,建立了可实现连续处理的原位催化氧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过二硫酸盐(PDS)和过一硫酸盐(PMS)分别是rGO/CNTs催化膜去除水中SSZ和TMP的最佳氧化剂,而过氧化氢(H_(2)O_(2))体系的除污效能随运行时间衰减较快。由活性氧组分淬灭实验、碳层表面基团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可知,碳层缺陷结构是吸附、活化PDS和PMS分子,诱发表面氧化和单线态氧(^(1)O_(2))等非自由基氧化的关键位点。与羟自由基(·OH)反应占主导的H2O2体系相比,PDS和PMS催化氧化具有明显的目标物选择性,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水体背景物质的干扰和减缓膜污染的形成。上述发现对于进一步优化碳质催化膜的功能设计、推动原位催化氧化新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膜
石墨烯
过氧化物
消炎药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
30
2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3 位作者
骆俊鹏
方茹
史娟娟
王昌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300、450、600℃下制备了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TC)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加,孔径变小。准2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
在300、450、600℃下制备了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TC)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加,孔径变小。准2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生物炭对TC的吸附,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是受2种以上因素共同影响的单分子层吸附,生物炭对TC的吸附容量顺序为q(XM600)>q(XM450)>q(XM300)。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发现生物炭对TC的吸附包括快速外扩散与缓慢内扩散2个过程。pH影响了生物炭与TC之间的静电作用及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导致吸附容量先减小后增大,在pH=9.02时最大。阳离子与TC之间的竞争作用导致生物炭对TC的吸附容量略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抗生素
四环素
吸附
小麦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9
3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3 位作者
骆俊鹏
方茹
李世钊
孟洋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1-2407,共7页
通过在300℃、450℃、600℃下制备玉米秸秆基生物炭(YM300、YM450、YM600),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性能及吸附...
通过在300℃、450℃、600℃下制备玉米秸秆基生物炭(YM300、YM450、YM600),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明显增加,孔径变小,酸性官能团减少。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并不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提高,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q(YM300)>q(YM600)>q(YM450),主要与低热解温度所得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炭化有机质的吸收-分配作用及丰富的表面功能团有关;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与升高温度促进了NOR与生物炭间的疏水作用结合相关;随pH值的增加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在pH=6.04时达到最大,与静电吸引及氢键作用密切相关;阳离子与NOR存在竞争吸附,离子浓度及类型均影响生物炭对NOR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炭
抗生素
诺氟沙星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特性
被引量:
12
4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5 位作者
方茹
骆俊鹏
安天一
杨正武
张茹
贺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SEM、FTIR及Boehm滴定对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进行表征,考察了生物炭对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大,孔径变小,表面羧基、内酯基与酚...
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SEM、FTIR及Boehm滴定对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进行表征,考察了生物炭对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大,孔径变小,表面羧基、内酯基与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3种生物炭对NOR的吸附,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发现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包括快速外扩散与缓慢内扩散;XM300对NOR的吸附容量最大(40.30 mg/g),得益于低热解温度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碳化有机质的分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诺氟沙星
小麦秸秆
吸附
分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剂类型对rGO/CNTs催化膜去除水中消炎药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严昱
夏芯
骆俊鹏
刘大朋
钱飞跃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6-14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394)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SJCX22_1563,SJCX23_1715)
+1 种基金
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SYG202141)
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22SS10)。
文摘
磺胺吡啶(SSZ)与甲氧苄啶(TMP)是常用的消炎药组合,其排入水体后可能引发生态风险。为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rGO/CNTs)复合碳层负载于微滤膜表面,并通过活化多种氧化剂,建立了可实现连续处理的原位催化氧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过二硫酸盐(PDS)和过一硫酸盐(PMS)分别是rGO/CNTs催化膜去除水中SSZ和TMP的最佳氧化剂,而过氧化氢(H_(2)O_(2))体系的除污效能随运行时间衰减较快。由活性氧组分淬灭实验、碳层表面基团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可知,碳层缺陷结构是吸附、活化PDS和PMS分子,诱发表面氧化和单线态氧(^(1)O_(2))等非自由基氧化的关键位点。与羟自由基(·OH)反应占主导的H2O2体系相比,PDS和PMS催化氧化具有明显的目标物选择性,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水体背景物质的干扰和减缓膜污染的形成。上述发现对于进一步优化碳质催化膜的功能设计、推动原位催化氧化新技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催化
膜
石墨烯
过氧化物
消炎药成分
Keywords
catalysis
membrane
graphene
peroxide
anti-inflammatory medicine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
30
2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骆俊鹏
方茹
史娟娟
王昌松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省工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610003)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KC18150)
徐州工程学院培育项目(XKY2017121)
文摘
在300、450、600℃下制备了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TC)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加,孔径变小。准2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生物炭对TC的吸附,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是受2种以上因素共同影响的单分子层吸附,生物炭对TC的吸附容量顺序为q(XM600)>q(XM450)>q(XM300)。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发现生物炭对TC的吸附包括快速外扩散与缓慢内扩散2个过程。pH影响了生物炭与TC之间的静电作用及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导致吸附容量先减小后增大,在pH=9.02时最大。阳离子与TC之间的竞争作用导致生物炭对TC的吸附容量略有减小。
关键词
生物炭
抗生素
四环素
吸附
小麦秸秆
Keywords
biochar
antibiotic
tetracycline (TC)
adsorption
wheat stalk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9
3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骆俊鹏
方茹
李世钊
孟洋洋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省工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1-2407,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610003)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KC18150)
+1 种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培育项目(XKY2017121)
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SM-111)
文摘
通过在300℃、450℃、600℃下制备玉米秸秆基生物炭(YM300、YM450、YM600),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生物炭对水溶液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明显增加,孔径变小,酸性官能团减少。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并不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提高,吸附容量大小顺序为q(YM300)>q(YM600)>q(YM450),主要与低热解温度所得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炭化有机质的吸收-分配作用及丰富的表面功能团有关;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与升高温度促进了NOR与生物炭间的疏水作用结合相关;随pH值的增加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在pH=6.04时达到最大,与静电吸引及氢键作用密切相关;阳离子与NOR存在竞争吸附,离子浓度及类型均影响生物炭对NOR的吸附。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炭
抗生素
诺氟沙星
玉米秸秆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iochar
antibiotic
norfloxacin
corn stalk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特性
被引量:
12
4
作者
谭珍珍
张学杨
方茹
骆俊鹏
安天一
杨正武
张茹
贺斌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省工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368)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610003)
+1 种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KC18150)
徐州工程学院培育项目(XKY2017121)
文摘
采用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SEM、FTIR及Boehm滴定对小麦秸秆生物炭(XM300、XM450、XM600)进行表征,考察了生物炭对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增大,孔径变小,表面羧基、内酯基与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3种生物炭对NOR的吸附,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发现生物炭对NOR的吸附包括快速外扩散与缓慢内扩散;XM300对NOR的吸附容量最大(40.30 mg/g),得益于低热解温度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碳化有机质的分配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
诺氟沙星
小麦秸秆
吸附
分配作用
Keywords
biochar
norfloxacin
wheat stalk
adsorption
parti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氧化剂类型对rGO/CNTs催化膜去除水中消炎药成分的影响
严昱
夏芯
骆俊鹏
刘大朋
钱飞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谭珍珍
张学杨
骆俊鹏
方茹
史娟娟
王昌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的影响因素
谭珍珍
张学杨
骆俊鹏
方茹
李世钊
孟洋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特性
谭珍珍
张学杨
方茹
骆俊鹏
安天一
杨正武
张茹
贺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