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AT模型的马莲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1
作者 樊尚斌 汪月月 +1 位作者 周颖 马金珠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为定量分析马莲河流域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文章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出口水文站雨落萍站2006—2019年的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进行模拟,模型验证期R^(2)和NS均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马莲河流域模拟... 为定量分析马莲河流域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文章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域出口水文站雨落萍站2006—2019年的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进行模拟,模型验证期R^(2)和NS均满足模型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马莲河流域模拟期的降水量、蒸散发、径流深与泥沙负荷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发现流域下游干流处是主要的产流产沙区,且流域月累计降水、月径流量与月输沙量之间响应较好。分析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减少与草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淤地坝建设对流域减水减沙等水保效益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莲河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泥沙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2
作者 赵汉文 张强华 +1 位作者 汪月月 马金珠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55-63,88,共10页
葫芦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薄弱,为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基于RUSLE模型对葫芦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葫芦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向... 葫芦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薄弱,为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基于RUSLE模型对葫芦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葫芦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向好,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由东西差异逐步演化为南北差异;坡度是影响葫芦河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其解释力为0.132%,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侵蚀解释力为0.240%;在年降雨侵蚀力为600~700MJ·mm·hm^(-2)·h^(-1)之间、坡度为8°~15°、高程为<1500m和耕地及未利用土地所在区域是流域内易发生高强度土壤侵蚀区域。文章分析了葫芦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特征,可为该流域深入开展土壤侵蚀防治工作给予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河流域 土壤侵蚀 RUSLE模型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芴基团的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3
作者 高珊 巩世烜 +4 位作者 靳雨鑫 陈子奇 马金珠 冯敏强 樊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在常用的三苯胺给体单元和二苯并[a,c]吩嗪受体单元的基础上,利用螺芴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设计并合成了TPA-DSP和SPTPA-DSP两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螺芴基团凭借自身较大的空间位阻增加了分子的刚性,避免了发光核心基团的紧... 在常用的三苯胺给体单元和二苯并[a,c]吩嗪受体单元的基础上,利用螺芴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设计并合成了TPA-DSP和SPTPA-DSP两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螺芴基团凭借自身较大的空间位阻增加了分子的刚性,避免了发光核心基团的紧密堆积,减少了非辐射跃迁能量损失,有利于提升器件性能.在掺杂到4,4′-二(9-咔唑)联苯(CBP)中作为有机发光层时,TPA-DSP和SPTPA-DSP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TPA-DSP和SPTPA-DSP均发射红光,TPA-DSP在7%(质量分数)掺杂浓度下在580 nm处实现了17.8%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SPTPA-DSP在7%(质量分数)掺杂浓度下在580 nm处实现了19.3%的最大EQE.TPA-DSP和SPTPA-DSP的最大亮度分别达到了11800和12650 cd/m^(2),最大电流效率(CE)均达到了40.0 cd/A,最大功率效率(PE)分别达到了44.3和47.2 lm/W.由于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多螺芴基团的SPTPADSP展现出更加优异的器件性能.该研究表明,螺芴基团通过空间位阻的多重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性能,可进一步利用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红光 空间位阻 螺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足石刻裂隙渗流路径模拟研究
4
作者 嘉程 崔学凯 +1 位作者 王呈意 马金珠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1期45-52,共8页
微小裂隙渗水路径的精准识别是砂岩质石窟渗水病害防治的关键与难点,以渗水病害严重的大足石刻大佛湾卧佛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与LRP算法评价裂隙渗流贡献,识别优势渗流路径。结果表明,裂隙网络中地下水总体呈阶梯状斜向下运移,且... 微小裂隙渗水路径的精准识别是砂岩质石窟渗水病害防治的关键与难点,以渗水病害严重的大足石刻大佛湾卧佛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学习与LRP算法评价裂隙渗流贡献,识别优势渗流路径。结果表明,裂隙网络中地下水总体呈阶梯状斜向下运移,且趋向于沿较少裂隙构成的路径渗流,4号层面裂隙对裂隙网络渗流贡献最大。研究成功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裂隙渗流路径分析,可为砂岩质石窟裂隙渗水病害的精准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裂隙渗水 LRP算法 优势渗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混合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丽华 马金珠 +1 位作者 雒晓芳 杨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81-4589,共9页
从甘肃华庆油田污染严重的土壤中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得到A6,A5,D4,F1和F2共5种菌属的降解石油菌,在实验条件下向土壤中添加上述5种菌不同浓度的混合菌剂,并对土壤中的脱氢酶活性、土壤溶液电导率、氮磷的变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率的... 从甘肃华庆油田污染严重的土壤中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得到A6,A5,D4,F1和F2共5种菌属的降解石油菌,在实验条件下向土壤中添加上述5种菌不同浓度的混合菌剂,并对土壤中的脱氢酶活性、土壤溶液电导率、氮磷的变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石油含量为50 g/kg时,加入高效降解菌的石油降解率比没有加菌剂的降解效率高,添加2%,4%和8%菌剂48 d的降解率分别为68.01%,80.42%和78.47%,均大于CK(没有任何组分)的降解率45.50%,4种处理中4%菌剂的修复效果最显著。添加的有机肥中氮和磷的含量是影响石油降解率的主要因素,只有加适量的有机肥如4%才能使降解效果最好。混合菌株降解石油表现出先降解高碳数正构烷烃为低碳数正构烷烃,高碳数正构烷烃中奇数碳向偶数碳正构烷烃演化的规律;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烷烃在混合菌7 d的作用过程中发生明显降解,菌株能较好地促使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立体构型中不稳定构型向稳定性构型转化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剂 石油降解率 脱氢酶活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6
作者 齐识 张雅莉 +1 位作者 张鹏 马金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8,共6页
滑坡的发生受控于多种影响因子,同时影响因子中各属性类别对滑坡的发育分别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滑坡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白龙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选取8个影响因子,并对各影响因... 滑坡的发生受控于多种影响因子,同时影响因子中各属性类别对滑坡的发育分别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对滑坡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白龙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选取8个影响因子,并对各影响因子及其各属性类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平均敏感性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土地利用1.992,地质年代1.262,高程1.123,河流缓冲区1.059,距断层构造线距离1.058,坡度1.014,坡向0.978,NDVI(归—化植被指数)0.505,由于坡向和NDVI的平均敏感性小于1,因此予以剔除。最终确定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地质年代、距断层构造线距离以及河流缓冲区6个因子作为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参评因子。利用GIS的信息量法对白龙江流域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得到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性分区图。通过检验,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进而充分证明了参评因子选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敏感性分析 GIS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民勤县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宝军 马金珠 +1 位作者 赵鑫 黄天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9,234,共5页
通过对民勤气象站1956~2000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并运用非参数检验法(M-K法)对气温年际变化趋势检验和各个季节平均气温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民勤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0年平均增幅约为0.305℃,且... 通过对民勤气象站1956~2000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并运用非参数检验法(M-K法)对气温年际变化趋势检验和各个季节平均气温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民勤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0年平均增幅约为0.305℃,且达到0.05显著性水平。最低温度出现在1967年,年均气温为6.5℃;1967年之后,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90年代升幅明显,较60年代上升约1.2℃。(2)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性差异。除夏季外,春、秋、冬三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增温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和春季。其中,冬季和秋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贡献较大,夏季气温贡献最小,这可能跟夏季降水较多抵消了气温升高有关,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讨论分析。此外对气温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MANN-KENDALL法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鸟影像在典型古滑坡识别应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雅莉 马金珠 +1 位作者 张鹏 顾春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135,148,共7页
为了对甘肃南部典型古滑坡的滑坡灾害空间分布及其特征进行微观分析,采用高分辨率快鸟影像(Quick Bird Image)及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和实测资料,并合理选用滑坡体、滑坡后壁、后缘、裂缝、冲沟、滑坡台阶、鼓丘等作为滑坡识别标志,从... 为了对甘肃南部典型古滑坡的滑坡灾害空间分布及其特征进行微观分析,采用高分辨率快鸟影像(Quick Bird Image)及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和实测资料,并合理选用滑坡体、滑坡后壁、后缘、裂缝、冲沟、滑坡台阶、鼓丘等作为滑坡识别标志,从而判定甘肃省舟曲县大川乡泄流坡滑坡的具体位置、边界及规模等基础特征信息。提取滑坡地表细节情况,经与实地查勘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遥感图像初步解译的成果中泄流坡滑坡位置是准确的,滑坡识别所选用的典型解译标志也基本正确。基于上述方法,借鉴对泄流坡滑坡的解译经验,对舟曲县其他2个大型古滑坡即锁儿头滑坡和龙江新村滑坡进行了解译分析,其成果为研究区滑坡灾害防治及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表明,针对研究区建立的这种高精度滑坡识别方法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快鸟影像 遥感 多光谱 解译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近40a气候变化及径流的响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艳萍 宁娜 马金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15,共6页
采用M-K突变检测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白龙江流域近40a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气温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趋势不明显,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波动明显,呈下降趋势,90年代中后期气温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9... 采用M-K突变检测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白龙江流域近40a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气温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趋势不明显,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波动明显,呈下降趋势,90年代中后期气温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90年代中期之前上下波动趋势不显著,90年代中期以后呈下降趋势,流域气候趋于暖干化。上游气温年际变化存在7a、27a和4a尺度的周期变化,中下游武都和文县均以17a为主要周期;上游降水变化以7a和4a为第1、第3主周期,中下游的武都、文县则以25a、9a和4a为第1、第2和第3主周期。并且据相关分析得出降水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气温与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气候 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 小波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吲哚吡啶基吡咯烷通过抑制AKT-mTOR阻滞MDA-MB231乳腺癌细胞周期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亮 昝嘉伟 +3 位作者 冯遵永 马金珠 徐蕾 王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8-724,共7页
探索吡咯烷衍生物的螺旋吲哚化合物二吲哚吡啶基吡咯烷(Di-indolyl pyrrolidine,DIPRD)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使用CCK-8法检测DIPRD对MDA-MB231细胞的毒性剂量;使用DAPI/Ed U双染法检测MDA-MB231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使用... 探索吡咯烷衍生物的螺旋吲哚化合物二吲哚吡啶基吡咯烷(Di-indolyl pyrrolidine,DIPRD)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使用CCK-8法检测DIPRD对MDA-MB231细胞的毒性剂量;使用DAPI/Ed U双染法检测MDA-MB231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蛋白AKT、mTOR和凋亡相关蛋白p53、MDM2的磷酸化水平以及DNA修复酶PARP的水平。DIPRD在12. 5、25、50 mg/m L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下调EdU阳性细胞数量,增加G_1期并减少S/G_2期细胞数量,下调p-AKT(Ser473)、p-mTOR、p-p53、cyclin D1和CDK4水平并上调p-AKT(Thr308),p-MDM2及Cleaved-PARP水平。DIPRD可能通过AKT信号通路发挥周期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吲哚吡啶基吡咯烷 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南部武都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齐识 宁娜 马金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4,共7页
利用GIS技术分别与信息量模型和贡献权重模型结合,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距离断层构造线距离6个评价因子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得到基于2种评价模型的区划图。对比2种结果分析得出:... 利用GIS技术分别与信息量模型和贡献权重模型结合,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距离断层构造线距离6个评价因子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得到基于2种评价模型的区划图。对比2种结果分析得出:从滑坡灾害点的分布情况看,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进行分区,但基于贡献权重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中、高和极高度危险区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2.3%,略夸大了山区滑坡灾害的危险性。结合现场实际勘察结果表明:基于信息量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更符合武都区的实际情况。因此,利用信息量模型与GIS技术结合对甘肃南部武都区滑坡灾害进行评价,相比贡献权重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研究区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信息量模型 贡献权重模型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武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潘燕辉 张辉 马金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6,60,共3页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水资源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选择西部干旱区内陆河黑河的中游为研究区,分别运用主观、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各...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水资源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选择西部干旱区内陆河黑河的中游为研究区,分别运用主观、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各因素对黑河水资源影响的权重。组合权重评价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研究区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其累计权重达66.63%,大于气候变化影响权重33.37%;人类活动因素中人口占主导作用,权重为17.67%;气候变化因素中年降水量是主要因素,权重为2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鹏 侯慧敏 马金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收集石羊河流域相关资料,对石羊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及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利用水平和程度及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水资源 径流量 总量控制 水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来讨赖河流域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彧瑞 赵艳萍 马金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44,共4页
根据祁连、肃南、酒泉和金塔四站的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讨赖河流域近5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流域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60年代中期... 根据祁连、肃南、酒泉和金塔四站的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讨赖河流域近50 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流域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60年代中期后气温波动升高,8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升高幅度加大;流域内年降水量近50 a来呈平、枯、丰交替状态,总体上微弱增加;11、18 a分别为山区、平原代表站气温变化的主周期;山区降水量变化的主周期为11 a,平原区降水量变化的主周期则为21 a;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微弱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法 出山径流 气候变化 讨赖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模糊评判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宁娜 张鹏 +1 位作者 马金珠 赵艳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114,123,共5页
基于对甘肃南部泥石流历史与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武都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泥石流沟主沟纵坡降为主导因子,山坡平均坡度与暴发频率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对泥石... 基于对甘肃南部泥石流历史与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武都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泥石流沟主沟纵坡降为主导因子,山坡平均坡度与暴发频率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对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也越大。应用此方法划分出白龙江干流、北峪河两岸及甘泉-佛崖乡属泥石流灾害极度危险区;盘底乡属高度危险区段;五库乡属中度危险区段;五马乡等地段属轻度危险区段,此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 模糊综合评判法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甘肃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吸水条件下固定沙丘水分动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鞠 龙训建 +2 位作者 马金珠 张惠昌 易立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4-67,共4页
着重探讨了固定沙丘植物根系吸水问题。在甘肃省石羊河以东腾格里沙漠西南缘湖盆滩地邓马营湖北部一生长有白刺的固定沙丘上设置观测点,采用中子仪、负压计逐日定时分层测定沙丘0~175cm深度含水量和水分势能。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运... 着重探讨了固定沙丘植物根系吸水问题。在甘肃省石羊河以东腾格里沙漠西南缘湖盆滩地邓马营湖北部一生长有白刺的固定沙丘上设置观测点,采用中子仪、负压计逐日定时分层测定沙丘0~175cm深度含水量和水分势能。以野外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非饱和导水率、水分扩散率等沙丘水分运动参数,并从宏观角度建立了与水面蒸发强度、沙丘水分含量相关的附加根系吸水项的白刺根系吸水模型。用所建数学模型对6月和8月白刺生长期内无雨时段沙丘水分动态进行模拟,并选取6月5日、10日、12日沙丘25cm、55cm和100cm深度模拟含水量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1.97%~5.67%,大多在-0.016%~3.56%之间。同时,比较了秋季预测与实测沙丘剖面水分分布曲线。沙丘水分动态模拟结果的验证与分析表明:根系吸水率精度较高,能较正确反映无雨时段根系吸水规律;用所建数学模型预测的白刺生长期沙丘剖面含水量与实测值分布曲线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沙丘 根系吸水 数值模拟 水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华池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辉 雷文娟 马金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根据2003—2007年《华池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华池县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选取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等16个驱动因子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响华池县水资源承载力的三大... 根据2003—2007年《华池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华池县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选取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等16个驱动因子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响华池县水资源承载力的三大主成分因子,并对华池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工业迅速发展,用水量显著增大,而污水处理设施却不能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华池县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水资源 承载力 华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黄土塬区土壤包气带水分水势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云权 周向阳 马金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8,共9页
选取陇东黄土包气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地区包气带土壤水分、水势变化特征和土水势构成结构,结果发现,在陇东黄土塬区,坡头荒地等较干旱、沙质土壤中,包气带水分变化呈对数分布特征,而耕作土... 选取陇东黄土包气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地区包气带土壤水分、水势变化特征和土水势构成结构,结果发现,在陇东黄土塬区,坡头荒地等较干旱、沙质土壤中,包气带水分变化呈对数分布特征,而耕作土壤其水分含量特征则不满足这种类型。在土水势构成方面,溶质势所占比例平均约为20%,其中坡头荒地约占15%,耕地中约占25%;基质势所占比例最大,在坡头荒地占近80%,耕地样本的平均比例超过60%。溶质势各分势构成方面,起主导作用的阴离子为HCO3-,起主导作用的阳离子为Ca2+。黄土塬区HCO3-和Ca2+所占溶质势的比重分别约为50%和25%;Na+和Cl-各约占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水势 溶质势 黄土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S模型的甘肃南部小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鹏 张雅莉 +1 位作者 王刚 马金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3-46,共4页
SCS模型考虑了径流与土壤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能反映不同土壤和地面覆盖条件影响产流的特点,所需参数较少,是一种简洁且实用的流域径流计算方法。基于小流域DEM和遥感资料,利用GIS划分流域子单元,以甘肃南部嘴子沟流域为例,选取不同... SCS模型考虑了径流与土壤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能反映不同土壤和地面覆盖条件影响产流的特点,所需参数较少,是一种简洁且实用的流域径流计算方法。基于小流域DEM和遥感资料,利用GIS划分流域子单元,以甘肃南部嘴子沟流域为例,选取不同时段不同降水量,应用SCS产流模型对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径流深和径流量分布图;利用GIS技术实现径流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为模拟、评价及预测小流域泥石流的危险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GIS系统 径流 甘肃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Pu在某核废物处置预选区包气带的迁移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旭 司高华 +3 位作者 李哲 吴茂嘉 富宝锋 马金珠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在西北某核废物处置库选址研究的基础上,对放射性核素239Pu在研究区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入渗量少、岩土介质对溶解形式Pu的吸附作用强,在24万年的时间跨度内,239Pu难以穿越处置库下方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 在西北某核废物处置库选址研究的基础上,对放射性核素239Pu在研究区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入渗量少、岩土介质对溶解形式Pu的吸附作用强,在24万年的时间跨度内,239Pu难以穿越处置库下方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偏保守地考虑胶体可能促使Pu以水流速度迁移时,239Pu至迁移潜水面需480 a以上。研究认为,可溶性239Pu通过地下水途径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接受影响的可能性小;采用Kd模式可能导致对239Pu迁移速率的严重低估,应重视在水动力作用下239Pu胶体迁移景象的后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239Pu 核素迁移 分配系数 环境影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