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疗效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兆翔 高翔 +5 位作者 张宇 李广平 安浩君 马辰星 纪征 尚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09-2711,共3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种药物对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PCI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7例和氯吡格雷组49例,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测量两组患者术后24 ...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种药物对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PCI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7例和氯吡格雷组49例,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测量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1个月时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抑制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效果 支架内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截点的探讨与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辰星 许颖 +3 位作者 康向辉 郝士丹 李丹玲 张景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43-1945,共3页
背景目前广泛应用的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不是一个灵敏的诊断早期糖尿病的指标。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寻找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合理截点。方法选择2007—2013年河北省唐山市... 背景目前广泛应用的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不是一个灵敏的诊断早期糖尿病的指标。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寻找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合理截点。方法选择2007—2013年河北省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5~75周岁的门诊、住院患者以及体检健康者,均在检测空腹血糖后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OGTT后0.5、1.0、2.0、3.0 h血糖,以OGTT后2 h静脉血糖(2 hPG)≥11.1 mmol/L者为新诊断糖尿病组(3 915例),2 hPG〈11.1 mmol/L者为非糖尿病组(1 844例)。分析空腹血糖与2 hPG的相关性,绘制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新诊断糖尿病组中34.4%的受试者空腹血糖〈7.0 mmol/L。空腹血糖与年龄、性别无直线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25和-0.020,P〉0.05),与2 hPG呈正相关(r=0.853,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当2 hPG≥11.1 mmol/L时空腹血糖≥6.13 mmol/L。ROC曲线显示,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最佳截点也为6.13 mmol/L。空腹血糖≥6.13 mmol/L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优于空腹血糖≥7.0 mmol/L(敏感度分别为81.97%和65.62%)。结论空腹血糖≥6.13 mmol/L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优于空腹血糖≥7.0 mmol/L,且能降低漏诊率,适于作为筛查早期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截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诊断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和低血钾原因待查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景义 马辰星 +3 位作者 罗晓燕 刘宁 李伟 赵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232-4234,共3页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遇到高血压伴低血钾的患者首先想到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但是,还有一种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通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即Liddle综合征,其...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遇到高血压伴低血钾的患者首先想到的诊断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但是,还有一种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通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即Liddle综合征,其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高血压、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为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其血浆醛固酮水平很低,且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螺内酯对其治疗无效,故又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本文通过1例高血压和低血钾原因待查患者对Liddle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旨在通过本病例对Liddle综合征加以复习,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DLE综合征 高血压 低钾血症 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诺欣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3
4
作者 盛雪 纪征 +1 位作者 王兆翔 马辰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 达格列净联合诺欣妥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 入选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现HF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诺欣... 目的 达格列净联合诺欣妥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 入选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现HF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诺欣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6个月,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NT-proBNP、上转发光法检测Lp-PLA2,并记录患者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容积(LVEDV)、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6 min步行试验(6MWT)及治疗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Lp-PLA2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两组的LVESD、LVEDD、LVEDV、LVMI、LVRI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P <0.05);且研究组LVESD、LVEDD、LVEDV、LVMI、LVRI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 <0.05),研究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 <0.05)。治疗3、6个月时,两组患者6MWT水平较治疗1个月时明显增加(P <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6MWT水平较治疗3个月时明显增加(P <0.05)。且研究组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ACE发生率明显较低(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诺欣妥治疗AMI急诊PC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诺欣妥治疗,可降低Lp-PLA2,改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降低MACE发生率,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诺欣妥 达格列净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