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航行体出水空泡流动实验及其教学应用
1
作者 方明 陶成梁 +2 位作者 马贵辉 邓沐聪 于志超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1期221-227,共7页
出水航行体的壁面空泡流动特性是跨介质冲击动力学研究的典型问题,同时也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出水航行体弹射时壁面空泡流会发生剧烈的形态变化,由于流场变化复杂,往往难以捕捉空泡演化的具体过程。如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将剧烈的空泡... 出水航行体的壁面空泡流动特性是跨介质冲击动力学研究的典型问题,同时也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出水航行体弹射时壁面空泡流会发生剧烈的形态变化,由于流场变化复杂,往往难以捕捉空泡演化的具体过程。如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将剧烈的空泡形态可视化并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将会成为很好的实验教学案例,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为了精确捕捉航行体表面空泡流的形态,本文采用水下弹射实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航行体水下弹射的过程,对空泡形态演化规律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光学成像纹影仪进行纹影实验,探究航行体出水过程中的波动现象和表面流动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 肩空泡 尾空泡 实验教学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航行器动力学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聪 许海雨 +1 位作者 马贵辉 孙龙泉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3期384-395,共12页
近年来跨介质装备受到船舶与海洋、航空航天以及兵器等领域的高度重视,与跨介质航行器相关的总体方案、关键技术、研究方法以及使用效能等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阐述了跨介质航行器动力学相关研究背景,综述了航行器入水砰击、出入水流固耦... 近年来跨介质装备受到船舶与海洋、航空航天以及兵器等领域的高度重视,与跨介质航行器相关的总体方案、关键技术、研究方法以及使用效能等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阐述了跨介质航行器动力学相关研究背景,综述了航行器入水砰击、出入水流固耦合、跨介质仿生、跨介质动力与推进、新质跨介质装备、跨介质动力学试验与仿真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跨介质航行器发展需要解决的若干前沿关键技术,以期为促进海空界面动力学与无人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器 动力学 海空界面 无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筒盖与筒口气团的航行体出筒流场演化分析
3
作者 姚熊亮 赵斌 +3 位作者 马贵辉 曲昭宇 张淼 卢佳兴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16-3132,共17页
筒口结构及流场环境是影响航行体出筒过程多相流场与载荷特性的重要因素,文章数值研究了计及筒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的航行体出筒过程,分析了不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对航行体头部、尾部气团演化过程及筒内“水体倒灌”效应的影响及航行体... 筒口结构及流场环境是影响航行体出筒过程多相流场与载荷特性的重要因素,文章数值研究了计及筒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的航行体出筒过程,分析了不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对航行体头部、尾部气团演化过程及筒内“水体倒灌”效应的影响及航行体、筒盖的载荷特性.结果表明:横向牵连速度条件下,航行体头部出筒伴随筒口气团的偏移、破碎、分离和汇集过程;尾出筒时高温高压气团与周围附体气团融合,并经膨胀、颈缩后产生回射流现象;随着尾空泡形成,筒口截面处气团发生二次拉断、射流偏移现象,筒内“水体倒灌”呈“螺旋”倒灌方式.横向牵连速度主导着筒口绕流流场特征,其降低50%时筒盖载荷峰值降低了58.27%;筒口气团初体积直接影响出筒航行体附体气团体积,筒口气团初始高度增加50%时筒盖载荷峰值降低了17.64%;筒盖形状决定着其绕流流场载荷特性,相比之下筒盖弯曲系数较小时,筒盖载荷峰值降低31.48%;而筒盖开盖角度是诱导气团二次拉断射流偏移的主要原因,开盖角度由60°降低到30°时,筒盖最大受载峰值降低7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体 筒口气团 筒盖结构 出筒过程 流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椭球形气囊航行体落水-上浮过程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健 马贵辉 +2 位作者 孙龙泉 陈惟楚 李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8,共13页
针对水下发射模型试验中的模型低速落水问题,提出一种带椭球形气囊的航行体落水回收方案,两个气囊等距分布在航行体两侧,航行体与气囊之间用连接带相连。数值仿真基于Abaqus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通过对比AUV头段入水的试验结果和仿... 针对水下发射模型试验中的模型低速落水问题,提出一种带椭球形气囊的航行体落水回收方案,两个气囊等距分布在航行体两侧,航行体与气囊之间用连接带相连。数值仿真基于Abaqus的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通过对比AUV头段入水的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在不同姿态角和不同初始囊压的条件下,带气囊航行体低速落水后的运动过程、囊压变化以及连接带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航行体姿态角是影响落水-上浮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初始囊压次之;对于最大落水深度、囊压峰值、拉力峰值而言,趋于垂直落水的工况更加危险,最大落水深度为1.33倍航行体长度,最大囊压为3.7倍基准囊压,连接带最大拉力为2.2倍航行体重力。这些结论可为航行体落水回收的方案设计与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 气囊 落水冲击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槽对通气空泡融合的促进作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孙龙泉 颜皓 +1 位作者 马贵辉 赵纪鹏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6-394,I0002,共10页
航行体出水过程中肩部的自然空化将影响航行体的载荷分布及出水姿态,工程上常采用肩部开孔通气的方式改善航行体表面的力学环境,进而解决此类问题.本文针对水下航行体通气空泡周向融合效果不理想问题,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VOF(volume of ... 航行体出水过程中肩部的自然空化将影响航行体的载荷分布及出水姿态,工程上常采用肩部开孔通气的方式改善航行体表面的力学环境,进而解决此类问题.本文针对水下航行体通气空泡周向融合效果不理想问题,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VOF(volume of fluid)多相流模型和动态铺层的动网格技术,数值研究了排气孔下游增加小尺度环形凹槽促进空泡融合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工况下环形凹槽对空泡融合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凹槽可以有效改善通气空泡的融合效果.运动坐标系下来流经过环形凹槽时因为流动膨胀发生了边界层的流动分离,其诱导产生的卷吸作用一方面迟滞了空泡的轴向发展,促进空泡产生周向尺寸更大的剪切涡并沿周向膨胀发展,另一方面将部分通气气体吸入环形凹槽,吸入槽内的气体通过挤压破碎实现了周向融合,且槽内融合气泡溢出下泄促进融合边界上移.此外,凹槽可以通过改善空泡内部的流动状态,使空泡的形态和内部压力在不同工况下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均压通气 空泡融合 环形槽 剪切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水下航行体出水成功概率预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龙泉 任泽宇 +2 位作者 李志鹏 马贵辉 赵建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41,共8页
为了实现实测波浪作用下水下航行体出水成功概率预报,为潜艇作战提供一种水下发射的快速预报方法,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计算模型,对不同波浪条件下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参数进行了计算。同时,将不同波浪条件下的出水姿... 为了实现实测波浪作用下水下航行体出水成功概率预报,为潜艇作战提供一种水下发射的快速预报方法,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计算模型,对不同波浪条件下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参数进行了计算。同时,将不同波浪条件下的出水姿态参数进行集成,形成了规则波浪数据库。以渤海湾某时间段的实测海况作为发射环境,建立符合瑞利分布的波高概率分布模型,将尾部触水俯仰角作为判定条件,对实测波浪下水下航行体出水成功概率进行预报。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最恶劣工况下,相对于静水条件下的出水俯仰角偏差随着波高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波高下,受到出水相位的影响,出水俯仰角偏差呈余弦变化规律。该预报方法对于潜艇作战判定发射时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水下发射的成功概率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波浪 俯仰角 水下航行体 出水成功概率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角度对航行体表面等压气膜演化机制及流动特性影响研究(英文)
7
作者 陈浮 马贵辉 +1 位作者 俞建阳 姜帅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5-1512,共18页
等压排气是一种可有效改善航行体绕流流场特性、抑制纵向偏转的流动控制技术。文章数值模拟了带等压排气的航行体水下垂直运动过程,给出了不同排气角度时的排气流量及速度、气膜长度等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排气角度对等压气膜非定常发展... 等压排气是一种可有效改善航行体绕流流场特性、抑制纵向偏转的流动控制技术。文章数值模拟了带等压排气的航行体水下垂直运动过程,给出了不同排气角度时的排气流量及速度、气膜长度等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排气角度对等压气膜非定常发展过程及航行体绕流流场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排气孔附近及其下游流场、气膜尾部回射流场的拓扑结构,探讨了等压气膜的形态特征、演化规律及其降低航行体表面压力的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等压排气技术改善航行体流体动力学特性的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 等压排气流 排气角度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体垂直发射过程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浮 马贵辉 +1 位作者 权晓波 姜帅 《宇航总体技术》 2017年第4期65-72,共8页
在发射平台运动、海浪及海流、气水介质突变、空泡溃灭等的影响下,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呈现出干扰因素随机性强、干扰量大、弹道参数变化剧烈等特点。在分析、辨识各种干扰因素的形成机制及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航行体水下发射过... 在发射平台运动、海浪及海流、气水介质突变、空泡溃灭等的影响下,航行体水下垂直发射呈现出干扰因素随机性强、干扰量大、弹道参数变化剧烈等特点。在分析、辨识各种干扰因素的形成机制及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较为热门的不确定性量化研究中的数值方法和进展,主要讨论了基于多项式混沌理论的不确定度量化方法;最后,探讨了未来航行体水下发射过程不确定性量化研究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发射航行体 不确定性量化模型 数学方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井字梁施工中模板后装工艺的应用
9
作者 马贵辉 安晓文 邓晓宇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S2期88-90,共3页
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利用模板后装施工工艺解决在大跨度井字梁施工时钢筋绑扎与合模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介绍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阐述了在公共建筑大跨度井字梁施工时模板后装技术的实用价值与优势,为同类型与相近类型的公... 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利用模板后装施工工艺解决在大跨度井字梁施工时钢筋绑扎与合模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介绍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阐述了在公共建筑大跨度井字梁施工时模板后装技术的实用价值与优势,为同类型与相近类型的公共建筑结构施工提供一种切实可行、方便高效的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大跨度井字梁 模板安装工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浪对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职明洋 马贵辉 +1 位作者 任泽宇 赵建洲 《宇航总体技术》 2022年第4期15-26,共12页
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计算模型,包括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采用截平面方法对航行体出水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将所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符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边界元法研究了规则波浪参... 基于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水下航行体出水姿态计算模型,包括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采用截平面方法对航行体出水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将所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符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边界元法研究了规则波浪参数(波高、浪向、周期、相位)对出水姿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高影响波浪力幅值大小,对出水姿态参数有着直接的影响,波高越大对出水姿态参数的影响越大;浪向、初相位和周期主要影响流体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波浪附加惯性力,影响波浪力对出水姿态参数的作用效果;受到出水相位的影响,出水俯仰角和俯仰角速度呈余弦变化规律;随着周期的增大,周期对航行体出水姿态参数的影响逐渐减小,此时,相同波高下出水姿态参数只受到出水相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体出水 规则波浪 俯仰角 俯仰角速度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