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威夷尤克里里在20世纪中国的兴衰史
1
作者 马贞维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09-119,M0004,共12页
20世纪20年代,夏威夷尤克里里被华人带到中国进行了早期的传播。三四十年代尤克里里随着夏威夷音乐和草裙舞的风靡,成为一件较为常见的乐器,其“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少尤克里里演奏者和演奏团体,形成了一个发展“小高... 20世纪20年代,夏威夷尤克里里被华人带到中国进行了早期的传播。三四十年代尤克里里随着夏威夷音乐和草裙舞的风靡,成为一件较为常见的乐器,其“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少尤克里里演奏者和演奏团体,形成了一个发展“小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克里里在中国的发展日渐衰微,至1990年代初,尤克里里在中国基本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克里里 夏威夷音乐 吴显照 薛兆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他传入中国之考证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贞维 《音乐传播》 201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吉他曾两次传入到中国.第一次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这一次传入中国的吉他为复弦五弦吉他,流传范围也很小,仅在宫廷和部分教堂之中存续;第二次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次传入的吉他是现代意义上的六弦吉他,包括西班牙吉他、夏威夷... 吉他曾两次传入到中国.第一次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这一次传入中国的吉他为复弦五弦吉他,流传范围也很小,仅在宫廷和部分教堂之中存续;第二次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次传入的吉他是现代意义上的六弦吉他,包括西班牙吉他、夏威夷吉他两种,也包括带有扩音功能的电吉他.吉他在第二次传入之后,就一直在中国发展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 弦乐器 弹拨乐器 夏威夷吉他 西班牙吉他 电吉他《渔光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拨乐器“尤克里里”在中国的两次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贞维 《音乐传播》 2018年第1期25-28,109,共5页
"尤克里里"是一件在中国有着特殊历史机缘的外来乐器,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发展。第一次是在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规模较小,早期的杂志折射了其踪迹。第二次则是在当下,其发展规模大、覆盖面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教学活动较... "尤克里里"是一件在中国有着特殊历史机缘的外来乐器,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发展。第一次是在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规模较小,早期的杂志折射了其踪迹。第二次则是在当下,其发展规模大、覆盖面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业,教学活动较活跃,并出现了内容丰富、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演出和比赛活动,近年来在港台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乃至拉动了其在全球的复兴之势。对于这件乐器,宜好好地发展它,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克里里 乐器 历史 教材 演出 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他中译名的翻译与接受史略
4
作者 马贞维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8-64,97,共8页
1904年曾志忞将吉他译为“六弦琴”,这是目前最早的吉他中译名,20世纪一二十年代,“六弦琴”与五花八门的音译并用,造成了吉他译名无法统一的混乱局面。1934年“吉他”这一音译出现,并逐渐被使用,20世纪30年代末“吉他”与“六弦琴”并... 1904年曾志忞将吉他译为“六弦琴”,这是目前最早的吉他中译名,20世纪一二十年代,“六弦琴”与五花八门的音译并用,造成了吉他译名无法统一的混乱局面。1934年“吉他”这一音译出现,并逐渐被使用,20世纪30年代末“吉他”与“六弦琴”并用成为主流,这一局面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吉他”与“吉它”出现短期混用的局面,90年代末,“吉他”被广泛接受,地位得以确立,而“吉它”被逐渐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 六弦琴 吉它 音乐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与整理——以云南迪庆藏族民间音乐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斌 杨志刚 马贞维 《民族音乐》 2017年第6期20-21,共2页
本次收集整理由于经费所限,因此考察从澜沧江云南迪庆开始。主要考察了佛山、云岭、燕门、叶芝4个乡镇的藏族音乐,同时也兼顾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为什么要着重研究澜沧江云南迪庆境内藏族呢?一般观念藏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吃糌粑、喝酥... 本次收集整理由于经费所限,因此考察从澜沧江云南迪庆开始。主要考察了佛山、云岭、燕门、叶芝4个乡镇的藏族音乐,同时也兼顾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为什么要着重研究澜沧江云南迪庆境内藏族呢?一般观念藏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吃糌粑、喝酥油茶的放牧型游牧民族,但是当澜沧江流入云南,形成温暖潮湿的河谷地带,这里完全不同于高原的贫瘠、荒凉,而是水草丰茂、绿树成荫,还是全国第二大的原始森林,所以这里居住的藏族虽然宗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少数民族音乐 收集整理 民间音乐 藏族 云南 迪庆 游牧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吉他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志刚 马贞维 《民族音乐》 2017年第2期38-41,共4页
吉他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听到吉他的声音,可以说吉他这件乐器已经融入了我国。吉他这件乐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只要到达一个地区就会和该地区的文化相容,产生一种音乐风格。对我... 吉他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听到吉他的声音,可以说吉他这件乐器已经融入了我国。吉他这件乐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只要到达一个地区就会和该地区的文化相容,产生一种音乐风格。对我国而言,吉他是一种外来乐器,它的到来必然会改变我国的文化生态,使我国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削弱,大量的年轻人被它吸引,可能会造成部分年轻人崇洋媚外,崇洋媚外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年轻人缺乏中国精神,一旦缺乏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很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 中式 文化生态 中国精神 文化影响力 年轻人 日常生活 音乐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他在中国高度普及的深层原因探析
7
作者 杨志刚 马贞维 《民族音乐》 2017年第3期23-25,共3页
吉他这件乐器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普及程度最高的乐器之一,其出现频率极其的高。中国不仅是吉他演奏大国,还是吉他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出近千万把吉他。贵州正安县,广东惠阳区等地区,陆续成为了大型吉他生产基地... 吉他这件乐器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普及程度最高的乐器之一,其出现频率极其的高。中国不仅是吉他演奏大国,还是吉他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出近千万把吉他。贵州正安县,广东惠阳区等地区,陆续成为了大型吉他生产基地。据贵州正安县县委副书记杨晏超介绍:“现在我们正安县国际吉他产业园生产的吉他是300万把,我们的规划是要生产500万把,其中我们的出口占(中国)百分之三十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他演奏 中国 原因 县委副书记 正安县 普及程度 出现频率 吉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