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松林 马诗佳 +7 位作者 夏菖佑 高志豪 刘牧心 梁希 戴青 黄新我 蒋泽原 于冰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2,共12页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新一类CO_(2)地质封存方式,已在冰岛和美国成功开展技术示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主要将CO_(2)转化为固体矿物,在CO_(2)注入方式、埋存深度、储盖层物理性质要求等方面与砂岩储层碳封存差... 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新一类CO_(2)地质封存方式,已在冰岛和美国成功开展技术示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主要将CO_(2)转化为固体矿物,在CO_(2)注入方式、埋存深度、储盖层物理性质要求等方面与砂岩储层碳封存差异较大,两者监测方案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美国Wallula项目和冰岛Carbfix项目的监测经验,结合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特点,梳理不同CO_(2)注入相态(超临界态和溶解态)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案,横向比较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咸水层封存和油气藏封存的监测体系。砂岩储层的封存监测体系侧重观测CO_(2)储层的地质构造完整性,以及评价潜在泄漏路径上CO_(2)浓度的变化,监测周期通常要求在50 a以上。相较而言,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体系侧重于观测“水-CO_(2)-玄武岩”的矿化反应效果,反映井下流体物质性质的变化,包括各化学组分浓度、示踪剂浓度、p H值等参数,定性定量评价矿化反应程度及碳封存效果。最后,基于咸水层封存和油气藏封存的监测技术经验,结合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的技术需求,总结提出由监测范围、监测目的、监测方案和预警体系4大部分组成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通用性监测体系,形成了“地下-井筒-地表-地上”的三维空间监测体系。文章提出的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具有通用性,可为未来开展玄武岩CO_(2)矿化封存示范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二氧化碳 矿化封存 监测技术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发现我国最大彩鹮繁殖群 被引量:1
2
作者 白芙蓉 汪卉 +4 位作者 雷维蟠 阙品甲 马诗佳 张正旺 陈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9-639,共1页
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是一种大型涉禽,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广泛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区(del Hoyo et al.,1992;郑光美,2021)。彩鹮国内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 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是一种大型涉禽,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鹮科Threskiornithidae,广泛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区(del Hoyo et al.,1992;郑光美,2021)。彩鹮国内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新疆、西藏的部分地区(郑光美,2023),2021年被提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在我国曾一度绝迹70年,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数据缺乏(DD)物种(蒋志刚等,2016)。自2009年在四川邛海被重新记录到之后(阙品甲等,2020),十余年来彩鹮在云南、江西、内蒙古和西藏等均有记录,但多为零星个体(陈丽霞等,2012;赵雪冰等,2013;卢萍等,2017;杨乐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东南部 陈丽霞 郑光美 繁殖群 那拉提 欧洲南部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