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瓯海出土一件西周青铜器腐蚀成因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菁毓 梁宏刚 王菊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研究浙江温州瓯海M24墓出土的一件青铜器的腐蚀成因,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离子色谱分析仪(HPIC)等,对青铜剑腐蚀产物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已严重腐蚀,铜元素大量流失形... 为研究浙江温州瓯海M24墓出土的一件青铜器的腐蚀成因,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离子色谱分析仪(HPIC)等,对青铜剑腐蚀产物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已严重腐蚀,铜元素大量流失形成以锡元素为主的腐蚀产物。通过测量模拟瓯海土壤环境下的自腐蚀电位并参照Cu-H2O体系的电位-pH图,推导出了浙江瓯海出土一件西周青铜器腐蚀反应历程。研究结果对类似出土文物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酸性潮湿环境 吸氧反应 铜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饱水木材脱水定型机理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菁毓 胡继高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2期52-56,共5页
从木材干缩的一般理论出发,探讨了古代饱水木材脱水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古代饱水木材与新鲜木材的区别,提出饱水木材发生形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同现代木材一样,是由于氢键缔合的结合水挥发,从而引起干缩和开裂。要保持脱水后的定型... 从木材干缩的一般理论出发,探讨了古代饱水木材脱水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古代饱水木材与新鲜木材的区别,提出饱水木材发生形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同现代木材一样,是由于氢键缔合的结合水挥发,从而引起干缩和开裂。要保持脱水后的定型一方面要加固细胞壁外壁,更重要的从细胞壁内壁进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古代木材 定型 氢键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布朗迪(Cesare Brandi)修复理论在青铜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菁毓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4期61-63,76,共4页
布朗迪(Cesare Brandi)这个当代伟大的保护修复理论家,奠定了西方国家现代保护、修复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对布朗迪(Cesare Brandi)修复理论及其在青铜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及具体保护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布朗迪(Cesare Brandi)修复理论 文物价值 修复行为 预防性保护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腐蚀过程中高锡青铜的形貌变化和元素迁移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琪 王菊琳 马菁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75-3181,共7页
采用在含模拟土壤介质(0.010 4 mol/L Na2SO4+0.028 2 mol/L NaCl+0.016 4 mol/L NaHCO3)的土壤中埋藏铸造青铜试样的方法研究高锡青铜的土壤腐蚀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前后青铜的结构变化,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EDS)对微区成... 采用在含模拟土壤介质(0.010 4 mol/L Na2SO4+0.028 2 mol/L NaCl+0.016 4 mol/L NaHCO3)的土壤中埋藏铸造青铜试样的方法研究高锡青铜的土壤腐蚀规律;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前后青铜的结构变化,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EDS)对微区成分进行分析;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检测埋藏试样周围土壤中元素含量,同时用残留因子fCu/Sn和fCu/Pb定量分析腐蚀产物中Cu、Sn和Pb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该环境下高锡青铜腐蚀首先从α相与δ相界面开始,且α相先于δ相发生腐蚀,留下未腐蚀的岛屿状δ相;高锡青铜腐蚀过程中Cu优先向周围土壤中迁移,最终形成的含O、C腐蚀产物中富含Sn和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锡青铜 土壤 腐蚀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址木构件用防霉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秀英 李华 +3 位作者 赵桂芳 孙延东 马菁毓 兰拓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7,共3页
在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遗址木构件的防霉药剂,并进一步完善处理工艺,使之更加有效。在相同处理工艺和环境条件下,比较了不同药剂浓度处理木材后的防霉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双链季铵盐和菊酯类复合剂在浓度1.5%时抑... 在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遗址木构件的防霉药剂,并进一步完善处理工艺,使之更加有效。在相同处理工艺和环境条件下,比较了不同药剂浓度处理木材后的防霉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双链季铵盐和菊酯类复合剂在浓度1.5%时抑制霉菌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件 遗址 防霉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铁质文物保护的席夫碱缓蚀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景勇 贾淼 +1 位作者 马菁毓 贾梦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1,共7页
近年兴起的席夫碱缓蚀剂综合了传统缓蚀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但传统的溶剂法制备使用无水甲醇作为提取剂,毒性大。为此,本实验在原有的溶剂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溶剂法制备了一种席夫碱缓蚀剂... 近年兴起的席夫碱缓蚀剂综合了传统缓蚀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但传统的溶剂法制备使用无水甲醇作为提取剂,毒性大。为此,本实验在原有的溶剂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溶剂法制备了一种席夫碱缓蚀剂,并对其进行复配,以协同效应大大提高其缓蚀效率。通过盐雾试验、交流阻抗、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评价其缓蚀性能,并与文物保护常用的Fertan、钼酸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优选出最适用于文物保护的缓蚀剂。最终得到复配后席夫碱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达到92.89%,远远超过其他缓蚀剂,体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Fertan 钼酸盐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唐代陈元通夫妇墓出土银质文物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马菁毓 张可 +1 位作者 程博 董丹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了解陈元通夫妇墓出土银质文物的破损状况,更好地对文物进行处理,利用金相、XRD、SEM-EDS、显微硬度分析等,对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确定了腐蚀产物,观察到几种不同的腐蚀形貌,揭示了银质文物易脆裂的内因。提出保护处理文物时,对银... 为了解陈元通夫妇墓出土银质文物的破损状况,更好地对文物进行处理,利用金相、XRD、SEM-EDS、显微硬度分析等,对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确定了腐蚀产物,观察到几种不同的腐蚀形貌,揭示了银质文物易脆裂的内因。提出保护处理文物时,对银制品的脆性问题要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文物 金相组织 腐蚀产物 脆性 晶体颗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的保护处理
8
作者 马菁毓 程博 《文博》 2009年第6期487-491,共5页
铜胎漆器在中国古代因实用功能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品种。"漆衣铜镜"作为铜胎漆器的一个工艺品种,因其数量的鲜少而倍受漆器鉴赏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有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而得以较完整保存,出土后笔者首先对其... 铜胎漆器在中国古代因实用功能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品种。"漆衣铜镜"作为铜胎漆器的一个工艺品种,因其数量的鲜少而倍受漆器鉴赏家和研究者的关注。有一件凤纹漆衣铜镜由于长期浸泡于水中而得以较完整保存,出土后笔者首先对其损害状况和病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脱水保护处理,使这面铜镜达到较为稳定的保存状态。通过显微观察和电镜成分分析,确定漆彩绘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颜色。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绘制图案进行了效果与工艺的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胎漆器 脱水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博物馆明代铜佛像的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紫轩 范花宁 +2 位作者 马赞峰 马菁毓 尚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由于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具有数据采集方便灵活、硬件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选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对张家界市博物馆明代铜佛像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描述佛像立面与空心底部的影像采集,再应用Agisoft PhotoScan... 由于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具有数据采集方便灵活、硬件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选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对张家界市博物馆明代铜佛像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描述佛像立面与空心底部的影像采集,再应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的过程;从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与误差数值、模型成像与影像图的误差分析,得出佛像三维模型的精度误差微小的结论,证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模型成像清晰的特点。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比较,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成本费用低、工作流程高效简捷的优势,更适合在文物工作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三维重建 Agisoft PhotoScan 文物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