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轮盘材料电子束焊接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翔生 毛智勇 《航空制造技术》 1999年第S1期30-33,共4页
从发动机修复的角度分析经过400h服役后的涡轮盘材料GH4133A(B)的电子束焊接性,探讨了焊缝热影响区沿晶微裂纹的形态、产生原因及经过长期试车等试验后的变化。
关键词 涡轮盘材料 焊接性 电子束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整体转子电子束焊接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翔生 《航空工艺技术》 1995年第A01期32-37,共6页
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能密度的焊接方法,本文介绍了转子部件鼓筒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焊接接头形式、电子束焊接程序及焊接尺寸精度等内容。
关键词 压气机转子 真空 电子束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组织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栾国红 季亚娟 +1 位作者 董春林 马翔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共3页
在介绍摩擦塞焊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经过初步试验,分析了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明显分为五个区域,即母材、母材与塑化区Ⅰ过渡区、塑化区Ⅰ、塑化区Ⅰ和塑化区Ⅱ之间的过渡区、... 在介绍摩擦塞焊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经过初步试验,分析了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LY12铝合金摩擦塞焊接头明显分为五个区域,即母材、母材与塑化区Ⅰ过渡区、塑化区Ⅰ、塑化区Ⅰ和塑化区Ⅱ之间的过渡区、塑化区Ⅱ。其中塑化区Ⅰ和塑化区Ⅱ的材料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和流动,但流动方式和变形方式不同;硬度分布则是从母材区开始,硬度值逐渐下降,在塑化区Ⅰ达到最低值,随后硬度值逐渐增大,在塑化区Ⅱ趋于稳定且与母材硬度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摩擦塞焊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失配对电子束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海泉 张彦华 +1 位作者 李刘合 马翔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了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区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深入分析了接头区力学失配对疲劳裂纹扩展方向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力学不均匀性的影响 ,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具有不稳定性 ,位于高匹配焊接区的... 研究了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区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深入分析了接头区力学失配对疲劳裂纹扩展方向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力学不均匀性的影响 ,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具有不稳定性 ,位于高匹配焊接区的疲劳裂纹偏离原裂纹扩展方向 ,跨越焊接区与母材 ,呈复合型扩展 ;焊接区疲劳裂纹的偏转使得裂纹尖端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减小 ,从而焊缝区裂尖局部有效裂纹扩展驱动力下降 ,导致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下降 ,故此高匹配接头对疲劳裂纹扩展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疲劳裂纹扩展强烈地受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和形状影响 ,含疲劳裂纹的焊接结构完整性主要取决于低流变应力区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力学失配 疲劳裂纹 裂纹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焊接热冲击对GH4133A的微裂纹损伤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海泉 张彦华 +2 位作者 李刘合 张行安 马翔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39,共4页
电子束焊接是一个复杂的强瞬态的热冲击过程 ,包括发生在表层的热过程和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应力波与材料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电子束焊接热冲击效应分析了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微裂纹形成原因 ,研究了微裂纹损伤对 GH4133A电... 电子束焊接是一个复杂的强瞬态的热冲击过程 ,包括发生在表层的热过程和发生在一定深度的应力波与材料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电子束焊接热冲击效应分析了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微裂纹形成原因 ,研究了微裂纹损伤对 GH4133A电子束接头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冲击是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热影响区的微裂纹损伤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击 热影响区微裂纹 损伤效应 电子束焊接 GH413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焊接在原苏联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亚军 马翔生 《航空工艺技术》 1993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概述了电子束焊接在原苏联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60kV、15kW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特点及转子部件的电子束焊接。
关键词 电子束焊 应用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