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田田作品
1
作者 马田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效应对膨胀土收缩特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田田 于海文 +2 位作者 韦昌富 伊盼盼 姚传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704,共8页
膨胀土由于其骨架带有较多的固定负电荷,层间存在与负电荷平衡的可交换阳离子,使得土体呈现较强的胀缩性。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胀缩性会受到孔隙溶液化学成分的影响。选用广西地区的强膨胀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 膨胀土由于其骨架带有较多的固定负电荷,层间存在与负电荷平衡的可交换阳离子,使得土体呈现较强的胀缩性。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胀缩性会受到孔隙溶液化学成分的影响。选用广西地区的强膨胀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和收缩曲线影响的试验研究,引入了粒间应力的概念对收缩曲线进行描述,该粒间应力考虑了渗透、毛细和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盐溶液是通过渗透吸力对土-水特征曲线产生影响,对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小。土样在脱湿过程中的收缩变形是由粒间应力来控制的,类似于加压固结现象。大部分的收缩都发生在毛细阶段,为弹塑性变形;吸附阶段的收缩较少,为弹性变形。通过识别压缩曲线上的弹塑性分界点可以得出毛细和吸附作用的分界点,该分界点与独立测量的不同密实度下的持水曲线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粒间应力能够更好地描述膨胀土的化学-力学行为,特别是在低含水率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土-水特征曲线 收缩曲线 孔隙盐溶液 粒间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量对膨润土层间水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郝丰富 马田田 +3 位作者 于海文 韦昌富 田慧会 伊盼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1-2620,共10页
膨润土因其具有强烈的膨胀性、极低的渗透性通常被用作防渗以及缓冲材料。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膨润土的微观结构一个重要参数,进而会改变膨润土的膨胀性能以及水力和扩散特性。通过将改性后的锂基膨润土加热到不同温度,制备了一系列阳离... 膨润土因其具有强烈的膨胀性、极低的渗透性通常被用作防渗以及缓冲材料。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膨润土的微观结构一个重要参数,进而会改变膨润土的膨胀性能以及水力和扩散特性。通过将改性后的锂基膨润土加热到不同温度,制备了一系列阳离子交换量逐渐降低的减电荷膨润土。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减电荷膨润土在不同含水率下的孔隙水分分布特征以及层间距变化,分析了阳离子交换量对膨润土层间水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随着阳离子交换量的减小,可膨胀层的数量减少,导致膨润土的液限降低。根据核磁共振获得的横向驰豫时间T_(2)分布曲线提出了一个确定可膨胀层比例的初步方法,该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可交换阳离子降低的比例是非常接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量 减电荷膨润土 层间水化 可膨胀层数量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的冻结特征曲线和持水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1 位作者 周家作 田慧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2-177,共6页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一个很重要的本构关系,表征土体的持水特性。定义为孔隙水势能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在非饱和土中可以用来描述流动现象以及力学行为等。另外,冻土的冻结特征曲线(SFC)表示液态水的势能与未冻水含量之间的关系,也可...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一个很重要的本构关系,表征土体的持水特性。定义为孔隙水势能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在非饱和土中可以用来描述流动现象以及力学行为等。另外,冻土的冻结特征曲线(SFC)表示液态水的势能与未冻水含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作为持水特性的表征。采用压力板仪和蒸汽平衡法获得整个含水率范围内黏土和粉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同时采用低温恒温冷浴结合核磁共振系统(NMR)获得粉土和黏土的冻结特征曲线。根据冻土的冻融循环与土体的干湿循环特性的相似性,通过测量到的温度利用Clapeyron方程来计算对应含水率下的孔隙水势能。采用该冻结方法得到的孔隙水势能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与测试到的SWCC对比可知,由于气体或冰的存在使得孔隙水的势能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冰和气体使得土颗粒对孔隙水的相互作用不同。根据表面化学的概念,提出分子间作用力与吸附水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处于吸附状态的持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特征曲线 土水特征曲线 孔隙水势能 分子间作用力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变形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陈盼 魏厚振 伊盼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63-3270,共8页
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骨架变形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质吸力与饱和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可以同时描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变形特性与毛细循环滞回效应。根据塑性体变的产生使非饱和土进气值... 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土毛细滞回与骨架变形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质吸力与饱和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可以同时描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变形特性与毛细循环滞回效应。根据塑性体变的产生使非饱和土进气值增大的特点,建立了变形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的数学描述。该模型有效地考虑了饱和度对前期屈服应力的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土体在不同土-水状态条件下(脱湿和吸湿过程)强度特性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描述水力循环历史对土体变形的影响。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模拟非饱和土的主要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毛细滞回与变形耦合 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溶液对土体持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1 位作者 陈盼 夏晓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1-2836,共6页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低塑性黏土进行饱和,然后进行压力板和蒸汽平衡法试验,获得整个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分析不同浓度的孔隙溶液对SWC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盐分对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小,对总吸力影响较大,这主要...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低塑性黏土进行饱和,然后进行压力板和蒸汽平衡法试验,获得整个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分析不同浓度的孔隙溶液对SWCC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盐分对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小,对总吸力影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盐溶液引起的渗透吸力所致。在蒸汽平衡法试验中,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孔隙浓度增大,渗透吸力增大。然而,基质吸力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迅速增大,使得渗透吸力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在非饱和土中,总吸力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基质吸力包括毛细部分和吸附部分,当土体中含水率较低时,主要是吸附效应在起作用;渗透吸力与溶液浓度有关。根据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了吸附水膜和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由于溶质的存在对分子间吸附力的影响规律。根据表面化学原理,建立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吸附水膜厚度之间的关系,以描述处于吸附状态的土-水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溶液 土-水特征曲线 基质吸力 渗透吸力 分子间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防治山药根茎腐病和促进山药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田田 杨兴明 +1 位作者 沈其荣 陈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1-305,共5页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BOF)对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效果,在山药根茎腐病重发地块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1(CK+450 kg/hm2BOF)、T2(CK+750 kg/hm2BOF)和T3(CK+1050kg/hm2BOF)与CK相比,山药根茎腐病病... 为了探讨生物有机肥(BOF)对山药根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效果,在山药根茎腐病重发地块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1(CK+450 kg/hm2BOF)、T2(CK+750 kg/hm2BOF)和T3(CK+1050kg/hm2BOF)与CK相比,山药根茎腐病病斑的长度分别减小了65.1%、77.2%、78.0%,病斑所占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7.6%、80.0%、81.7%,对山药根茎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山药块茎的鲜重分别增加了15.2%、32.0%、37.1%,块茎长度分别增加了6.0%、11.3%、19.5%,块茎茎粗分别增加了10.9%、23.6%、50.9%,山药产量提高了15.3%、32.2%、37.3%;T1、T2和T3与CK相比,细菌的数量分别增加1.04、1.31、1.41倍、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1.09、1.18、1.71倍,真菌的数量分别减少了21.9%、46.9%、50.0%,从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明显减少山药根茎腐病的发生,同时对山药有较强的促生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山药 根茎腐病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溶液对土体冻结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1 位作者 夏晓龙 陈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19-1925,共7页
冻结特征曲线(SFCC)是指冻土中温度和未冻水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核磁共振系统和低温恒温冷浴获得了采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饱和的黏土的冻结特征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浓度的孔隙溶液对冻结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 冻结特征曲线(SFCC)是指冻土中温度和未冻水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核磁共振系统和低温恒温冷浴获得了采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饱和的黏土的冻结特征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浓度的孔隙溶液对冻结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冻结特征曲线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相同未冻水含量下,浓度越大,冻结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盐溶液引起了渗透势能,使得孔隙水中总势能降低,从而降低了孔隙水的冰点。在冻土中,孔隙水的冻结温度与能量状态有关,其中孔隙水的势能包括基质势能和渗透势能,而基质势能部分又分为毛细部分和吸附部分,渗透势能与孔隙溶液的浓度有关。当土体中未冻水含量较低时,主要是吸附效应在起作用。此时未冻水是以吸附膜的形式吸附在土颗粒的周围,将非饱和土的概念引入到冻土中,采用分子间作用力和吸附水膜厚度之间的关系,以描述处于吸附状态的冻结特征曲线。结合渗透势能来模拟不同浓度下的冻结特征曲线,与试验数据拟合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溶液 冻结特征曲线 Clapeyon方程 渗透势能 分子间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的三维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魏厚振 田慧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0,共6页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 非饱和土本构关系模型通常是建立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并采用了广义的von Mises准则,以描述非饱和土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本构行为。该准则假设在π平面上屈服面是个圆形,高估了土体除三轴压缩以外的强度,在平面应变中也会错误估计中主应力比。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SMP)考虑了第三应力不变量的影响,屈服面在π平面上为曲边三角形,可以较好地描述一般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剪切屈服和破坏特性。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将SMP准则应用到最近建立的非饱和土耦合本构模型中使其合理的三维化,能够有效地将模型从轴对称应力状态扩展至一般应力状态。根据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增加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模拟非饱和土在三轴伸长等一般应力状态下的行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耦合本构模型 空间滑动面破坏准则 变换应力 三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含气量的非饱和土的水力耦合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1 位作者 陈盼 李文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15-3420,共6页
大量的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试验表明,当土体处于吸湿过程直至吸力降低为0 k Pa时,土体并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还存在一定的残余气体。在高饱和度时,由于残余气体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体中,土体呈现较大的压缩性,使其与饱和土的性质不... 大量的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试验表明,当土体处于吸湿过程直至吸力降低为0 k Pa时,土体并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还存在一定的残余气体。在高饱和度时,由于残余气体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体中,土体呈现较大的压缩性,使其与饱和土的性质不同。在这种状态下,现有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预测到的土饱和度为100%,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使本构模型在高饱和度状态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对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塑性变形耦合本构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考虑残余含气量的影响。通过预测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了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残余含气量对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残余气体 耦合本构模型 毛细滞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毛细滞回效应的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与变形耦合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田田 韦昌富 +2 位作者 李幻 陈盼 魏厚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8-204,共7页
在Wheeler本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水力与力学耦合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中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水力历史变化下毛细滞回现象对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的影响,同时也可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对渗流... 在Wheeler本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水力与力学耦合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中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水力历史变化下毛细滞回现象对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的影响,同时也可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对渗流的影响。非饱和土的强度不仅与吸力有关,而且受到饱和度的影响。相同的吸力下,土样经过吸湿和脱湿路径的饱和度不同,因此,非饱和土的强度也不同。此模型以体积含水率的塑性变化和体变的塑性变化为硬化参数,不仅能描述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的强化作用,而且考虑了饱和度对强度及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基本吻合,证明该模型能够模拟非饱和土的主要特性。为了简化,此模型是在各向同性荷载下推得的,有待于推广到一般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多孔介质 本构模型 毛细循环 渗流与变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多个正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田田 赵增勤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0-1056,共7页
本文考虑了张力桥稳定性问题的数学模型,对相应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特殊的锥,在不同区间上利用锥拉伸和锥压缩不动点定理,给出了一类复合型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一个或多个正解的存在性... 本文考虑了张力桥稳定性问题的数学模型,对相应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造特殊的锥,在不同区间上利用锥拉伸和锥压缩不动点定理,给出了一类复合型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一个或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并且给出几个例子说明本文定理的应用,从而有助于对实际工程中张力桥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方程组 边值问题 正解 不动点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过程中南极磷虾虾青素降解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马田田 肖哲非 +1 位作者 欧阳杰 沈建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南极磷虾受热易使营养物质降解,为探索蒸煮对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稳定性的作用规律,将流水解冻的南极磷虾沥水后置于恒温环境进行隔水蒸煮,蒸煮温度为60、70、80、90、100℃,蒸煮时间为1.0、3.0、5.0、7.0、9.0 min,基于不同蒸煮条件下南... 南极磷虾受热易使营养物质降解,为探索蒸煮对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稳定性的作用规律,将流水解冻的南极磷虾沥水后置于恒温环境进行隔水蒸煮,蒸煮温度为60、70、80、90、100℃,蒸煮时间为1.0、3.0、5.0、7.0、9.0 min,基于不同蒸煮条件下南极磷虾含水率、蒸煮损失率和虾青素保留率变化情况,分析虾青素降解过程,并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在低温或短时条件下,含水率和蒸煮损失率无显著变化;温度上升或时间延长,虾青素保留率呈下降趋势;试验条件下,虾青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温度上升,虾青素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和降解90%所需时间减小,降解数学模型为k=0.002 8 T-0.088 8,R^(2)=0.966 4。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南极磷虾在蒸煮过程中虾青素的稳定性具有参考意义,可为南极磷虾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 蒸煮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土力学问题: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7
14
作者 韦昌富 颜荣涛 +4 位作者 田慧会 周家作 李文涛 马田田 陈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32,共17页
有效确定含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沉积物的工程力学特性并厘清其随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变化规律,是实现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围绕水合物开采过程所涉及的关键土力学问题,从物理力学特性的关键测试技术、沉积物... 有效确定含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沉积物的工程力学特性并厘清其随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变化规律,是实现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围绕水合物开采过程所涉及的关键土力学问题,从物理力学特性的关键测试技术、沉积物的力学特性、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模型、水合物开采过程土力学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等方面,分析和评述了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探讨了上述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认为,尽管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有关水合物开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岩土力学的角度来看,目前仍然面临着以下挑战:①大尺度含水合物沉积物试样的人工制备;②含水合物沉积物微细观组构的精细探测与定量表征;③组构变化对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与规律;④开采扰动下,流沙发生的条件及对储层稳定性的影响机制;⑤开采扰动下,多相多组分含水合物储层的多过程耦合问题;⑥水合物分解/生成条件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本构响应;⑦有关水合物开采过程数学模型的适定性问题;⑧高效稳定的水合物开采过程数值模型的全耦合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沉积物 土力学 力学特性 发展趋势 测试技术 理论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溶液浓度的变化对黏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于海浩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傅鑫晖 马田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4-569,共6页
孔隙溶液的变化对土体的强度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孔隙溶液浓度的变化对黏土的有效强度及黏土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应变控制式室内直剪仪和电镜扫描技术,对采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饱和的重塑土样进行强度和微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 孔隙溶液的变化对土体的强度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孔隙溶液浓度的变化对黏土的有效强度及黏土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应变控制式室内直剪仪和电镜扫描技术,对采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饱和的重塑土样进行强度和微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孔隙溶液浓度的变化对土体黏聚力有很大影响,随着Na Cl溶液浓度的增加,黏聚力呈现降低趋势,当Na Cl孔隙溶液达到0.1 mol/L时,黏聚力出现负值。黏聚力主要来源于颗粒间物理化学作用力对颗粒移动的阻碍作用,当黏土孔隙中的Na Cl溶液浓度增加时,颗粒间斥力减小,颗粒变的易于移动,黏聚力下降。同时由于土中真实孔隙水压力的存在,使得黏聚力呈现负值。另外,通过电镜扫描对土体微观结构的探测表明,用Na Cl溶液调拌的土样主要以凝聚结构为主,而用去离子水调拌的土样主要以集聚结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直剪试验 化学–力学耦合作用 有效强度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在研究四氢呋喃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慧会 魏厚振 +2 位作者 颜荣涛 马田田 韦昌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100,114,共4页
目前关于含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多采用间接法,由于这些方法都不是直接测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其研究结果受实验环境、仪器精度以及计算误差的影响较大。为此,突破传统的检测技术手段,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19%THF... 目前关于含四氢呋喃(THF)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研究多采用间接法,由于这些方法都不是直接测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其研究结果受实验环境、仪器精度以及计算误差的影响较大。为此,突破传统的检测技术手段,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19%THF水溶液从室温开始到水合物形成过程中试样的T2时间(氢核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和核磁总信号量随温度的变化,以探讨THF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T2分布和核磁总信号量均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THF水合物的生成与温度密切相关。根据核磁总信号的变化将THF水合物的整个生成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期、诱导期、加速生长期和稳定期:在诱导期阶段的物质组成具有随机性,有水合物簇出现,但这些水合物簇不稳定,随机的分解和长大,导致此阶段的核磁总信号有一定的波动。当经过诱导期后,水合物簇尺寸达到晶核临界尺寸,水合物开始大量生成。且随着水合物的生成,THF溶液逐渐消耗,生成速度逐渐变慢,直到达到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四氢呋喃 低场核磁共振 T2弛豫时间 核磁总信号 温度 水合物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黏土的压缩变形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盼 韦昌富 +3 位作者 李永和 王吉利 马田田 魏厚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9-36,共8页
海相软黏土的结构性对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的置换深度直接相关,是海堤基础沉降与稳定性分析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探究结构性对海堤地基沉降的影响,并对海相软黏土的压缩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海相软黏土的结构性对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爆炸挤淤置换法处理软基的置换深度直接相关,是海堤基础沉降与稳定性分析的不确定因素。为了探究结构性对海堤地基沉降的影响,并对海相软黏土的压缩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结构性黏土的压缩变形模型,同时给出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不仅适用于一维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分析,能够描述三轴应力状态下结构性黏土的压缩特性。利用所建模型对浙江漩门地区海相软黏土的压缩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考虑结构性对该地区软黏土压缩变形的影响,为该地区海堤沉降的预测提供量化分析的手段,有助于加强结构性黏土地区海堤地基设计与施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黏土 沉降 压缩模型 爆炸挤淤置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祎 李鹏 +4 位作者 刘晓君 任宗萍 马田田 赵宾华 徐国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选择陕北绥德县王茂沟流域5种不同退耕还林植物枯落物进行浸水试验,对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与吸水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贮量大小排序为苹果林〉油松林〉白羊草草地〉杏树林〉榆树林;枯落物层厚度与枯落... 选择陕北绥德县王茂沟流域5种不同退耕还林植物枯落物进行浸水试验,对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与吸水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贮量大小排序为苹果林〉油松林〉白羊草草地〉杏树林〉榆树林;枯落物层厚度与枯落物贮量存在对数关系:y=4.55ln(x)-8.74(R2=0.8);枯落物层贮量与枯落物水储量存在指数关系y=0.69e0.22x(R2=0.7);(2)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7~5.79mm,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0.89~3.02mm,枯落物有效拦量表现为苹果林〉油松林〉白羊草草地〉榆树林〉杏树林;(3)不同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较为相似,在2h内吸水速率呈直线下降,24h各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基本为0,达到最大持水量。对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效能的研究,可以为解决黄土高原生态水资源短缺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及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枯落物蓄积量 持水量 吸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雁山红粘土的土-水特征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傅鑫晖 韦昌富 +3 位作者 颜荣涛 马田田 蒙尚雁 李康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采用压力板仪对重塑红粘土在不同干密度条件下进行脱湿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常用的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 4模型对实测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其拟合结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越大、进气值越高,试样在... 采用压力板仪对重塑红粘土在不同干密度条件下进行脱湿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常用的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 4模型对实测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其拟合结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越大、进气值越高,试样在相同基质吸力下干密度大的试样含水量更高。将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干密度非常接近的贵州地区玄武岩红土进行了对比,发现红粘土的持水能力要比其他类型的粘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重塑红粘土 土-水特征曲线 压力板仪 非饱和土 雁山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松弛Picard法的高效非饱和渗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文涛 马田田 韦昌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6-262,共7页
有效地模拟非饱和渗流过程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土石坝渗流、污染物迁移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描述非饱和渗流的Richards方程是具有强烈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通常需要采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并结合有效的迭代方法进行求解。Picard... 有效地模拟非饱和渗流过程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土石坝渗流、污染物迁移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描述非饱和渗流的Richards方程是具有强烈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通常需要采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并结合有效的迭代方法进行求解。Picard迭代法是实用的非线性计算方法,在非饱和渗流领域应用广泛,但经常会出现收敛震荡、速度缓慢和精度降低的问题。为提高计算性能,结合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自适应松弛Picard法。通过模拟一维和二维渗流算例,并与传统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对算法和程序的准确性、高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数值震荡,提高收敛速度。研究成果对非饱和渗流有限元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渗流 有限元 Picard法 自适应松弛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