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必要、可行与限度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生松 辛治洋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工作,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必要的,其既是应对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下家庭教育失位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教育变革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在要求,更是弥补... 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工作,学校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必要的,其既是应对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下家庭教育失位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教育变革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在要求,更是弥补社会教育不足的客观需要。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属性与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性质具有统一性;学校教育场域特性与家长接受其家庭教育指导具有黏合性;学校的资源整合功能与社会主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具有联结性。然而,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时,学校应保持适当限度,即避免以“公共性”的名义侵蚀家庭教育的私人性,防止以“指导”的名义削弱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并警惕以“整合”的名义替代社会主体的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 家庭教育 学校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合作中家长主体性“在场”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生松 宁倩倩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11-14,共4页
家长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其主体性"在场"使家校合作共育具有真实性、发展性、实效性。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中往往出现家长主体性"在场"缺失的问题,其具体情形为主体性不"在场"、主体性"伪在场&qu... 家长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其主体性"在场"使家校合作共育具有真实性、发展性、实效性。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中往往出现家长主体性"在场"缺失的问题,其具体情形为主体性不"在场"、主体性"伪在场"、主体性超常"在场"。为了促使家长主体性回归,提高家校合作共育效力,不仅要支持家长角色构建,完善家校互动平台,还需强化家校合作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长主体性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