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关系-健康”视角下的互联网使用与青年世代健康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未 马炬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66,共12页
互联网技术赋能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重组,“人媒互动”“人际互动”“偏好互动”的结构演化形成了个体间差异化的健康结果。围绕“技术-关系-健康”的逻辑主线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年世代健康的影响契合了时代价值和学术关怀的基本内涵。基于... 互联网技术赋能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重组,“人媒互动”“人际互动”“偏好互动”的结构演化形成了个体间差异化的健康结果。围绕“技术-关系-健康”的逻辑主线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年世代健康的影响契合了时代价值和学术关怀的基本内涵。基于2017年CGSS数据的系列计量因果推断方法的结果显示高频度互联网使用影响青年健康存在“双刃剑效应”:在具备提高个体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客观生病住院次数的“健康溢价”功能的同时,却导致青年群体BMI指数增长的“健康惩罚”。在路径机制方面,高频度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网络、健康管理和网络诱导等途径影响青年世代健康,其中健康管理与网络诱导在部分路径中也起到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人口健康 健康惩罚 健康溢价 青年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未 马炬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8,共20页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婚姻 因果推断 健康结果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方与故乡:农民工的流动范围、社会环境与健康结果——基于CMDS2017数据的多重假说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未 马炬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9,共18页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Firth惩罚极大似然估计、KHB模型、广义精准匹配等系列计量模型探索流动人口中最主要群体—农民工的流动模式新趋势及其背后的健康选择机制,并进一步探究“国内跨省”“省内跨...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Firth惩罚极大似然估计、KHB模型、广义精准匹配等系列计量模型探索流动人口中最主要群体—农民工的流动模式新趋势及其背后的健康选择机制,并进一步探究“国内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空间流动模式下农民工健康的群体性差异究竟是受迁移影响还是由社会环境所致这一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在农民工这一群体中,传统意义上的“流动”与“不流动”的“健康移民”效应和“三文鱼”偏误仍然存在:农民工群体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流入地户籍人口健康状况;缺乏良好健康状况的农民工“返乡意愿”更为强烈。此外,健康选择机制还存在于“流近”与“流远”的农民工群体中。农民工健康状况在“国内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流动模式转向下呈现出健康状况梯级下降的空间格局。考虑到客观健康指标和流入地的社会环境(个人收入与流入地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测量)后,“健康移民”效应仍在局部范围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工 “健康移民”效应 “三文鱼”偏误 社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